很轻视,把她们当做狐假虎威、跳梁小丑之流。但事到如今,见她们独辟蹊径,扯出神来一笔,让陷入僵局的斡旋重新运转起来,直至今日大功告成,不禁都佩服张叔夜的远见魄力。 当晚,岛上大张筵席。宋方使团带来不少珍馐美味,此时还剩两三成,今日全部端上桌,三国使团庆贺约成,一醉方休。 张叔夜令人取出几个大箱,打开来,里面都是上等丝绸、茶叶、白瓷等物,还有一大箱书籍,作为赠给邻国使臣的礼物——这些都是一早就随船带来的。如果谈成了,那就是贺礼。如果谈判破裂,那就是买卖不成仁义在,我大宋不可缺了这礼数。 辽金使节连忙道谢。辽使看到礼物中居然有书籍,更是惊喜万分。原来为了防止契丹刺探国家政策、军机要事,宋朝一向禁止书籍外流,走私偷带者重罚。今日宋使赠予的这大批书籍,却比其余奢侈物品都要意义重大。 翻开来一看,辽使的笑容消失一半:“《圣济总录》 ?医书啊?” “是我国的官修医书。”张叔夜介绍,“听说辽东地方受战事波及,疫病流行,百姓死伤甚多。我大宋天子体恤民生,特令翰林医官院收集本草方剂,以为民间行效。今日挑选其中精华数卷,赠予诸君,若能救得一二性命,便是无上功德。” 两国使节齐声念诵佛号,躬身道谢。 同时又有点尴尬。人家礼数周全,准备了这么多厚礼,自己可什么回礼都没带——纵然有无数金银,也显得太不够档次。 还是耶律大石脑子转得快,迅速解下自己随身宝刀,珠光宝气地往前一递,说这是我国太后御赐之物,有正气辟邪之奇效。赠给南国君臣,以作永久纪念。 那边完颜斜也不甘示弱,把乌老汉往前一推:“这个人,原是我部落的奴才,精通数国语言,是不可多得的通译人才。送你们了!” 乌老汉吓得扑通跪地上。几个宋使也连忙推辞,说我国不兴奴隶制度,一个大活人,不宜随便送来送去。这才作罢。 阮晓露悄悄向后一瞥。答里孛眼中带笑,看向耶律大石的眼神亮闪闪,仿佛平地里刨出一罐金子。 阮晓露想,大石兄又给辽国挣了脸面,回去要升官发财啦。 ----------------------- 宋宣和二年、辽绍兴二年、金天辅四年,在大宋帝国的斡旋和促推下,辽金两国代表在沙门岛举行和谈,并达成正式停战协议。双方同意立刻退兵止战,军事人员脱离接触,相关争端和诉求通过和平谈判方式解决。大宋国信使张叔夜强调,宋方希望辽金双方认真落实业已达成的休战协议,彼此保持克制,共同推动辽东地区和平进展。宋放愿继续为此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 一次划时代的地缘政治博弈终于落幕。辽金使团分别乘船离开。宋朝官兵收拾了两日,也回到山东内陆。不过,留了一队官兵驻守岛上,以备日后重新启用此地。 从甲板上远远望去,沙门岛重新归于荒凉。晴空朗日,海鸥盘旋,透明的海水如同琉璃,在阳光下折射出一层层颜色。 甲板上照例躺着个晒太阳的大姑娘,这次没人嫌她有碍观瞻,顶多是路过的时候小声提醒一下:“姑娘,往旁边挪挪,免得闲人踩着你衣裳。” 阮晓露嘻嘻一笑,立马照做。 “海上之盟”变成了“孤岛和议”,同样的航线,迥然不同的结果。今番见证历史,她心情大好。 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她自己的小舱房里,除了原先的行李衣物,又多了个小箱子,里头装满金银珠宝——并非张叔夜许诺的报酬,那要等回到大陆再行兑现——大部分是答里孛下令赠送,感谢她在斡旋过程中的突出贡献。不过,阮晓露还隐约觉得,答里孛之所以出手豪迈,也是希望她在接下来的维和行动中发光发热,多给大辽谋点利。 而另外一小部分金银,则是金国使节所赠。金使离开的前一晚,乌老汉来找她叙旧,吞吞吐吐地表达了完颜斜也的意思:宋使所赠之医书,但因其太过专业,完全在他们的汉语水平之外,就连乌老汉也难以理解。如果南国江湖中有什么出色医人,可以解读此书、学以致用的,欢迎引荐到大金国,包吃包住,待遇从优。 阮晓露当然满口答应。大宋国人才济济,各行各业都竞争激烈,肯定有人愿意北漂闯荡。况且又是治病救人的善举,没理由不支持。 她物欲不高,知足常乐。除了努力让自己和家人活得舒坦之外,没刻意攒过什么钱。倘若放在几个月以前,这箱金银足以让她心花怒放,抱着睡它好几天;但自从见识过李俊快递来的方腊遗产以后,她心态平和很多,没那么容易激动。 “够娘养老。”她想,“以后的盐田分红也让他们攒着吧,别大老远送了,怪累的。” 不过她静心细思,又觉得此举颇有可玩味之处。女真百姓笃信萨满,生病了首先请求神明保佑,顶多服食一些土制草药,如若不愈,便认为是邪灵作祟,命中该有此劫,对死亡看得很豁达。 怎么就突然开始改变观念,寻访异族医师了呢? 莫非,是有大人物健康堪忧,又不信命…… ----------------------- 官船顺利登陆登州海港。那府尹范池白战战兢兢,伏地迎接。他对“沙门岛和议”一无所知,还以为这些大官要追究自己瞒报沿海匪情呢。 但张叔夜刚刚完成旷世之功,府尹私下那点小心眼,对他来说已是无足轻重。 张叔夜带着使团回京复命。他让阮晓露也随行:“朝廷少不得重赏于你,你琢磨琢磨,想要什么。” 他当官当得磊落,绝不是那等画饼之徒,别人给他尽心办事,他也不能教人空手而归。 阮晓露笑道,“您能帮我求一纸赦书吗?” 张叔夜吓一跳,“什么?” 其实阮晓露是想起原先那个水浒世界,浪子燕青机缘巧合,得到皇帝一张亲笔赦书,日后自在行走江湖。现在燕青大概不需要这玩意,这福气能传给她吗? 张叔夜想明白她的意思,脸一板,“你要干什么?” “不干什么。”阮晓露忙道,“就是以防万一……” “以防万一,”张叔夜冷笑,“有这好事,本官先去求一张。” 阮晓露也只是试探一下,并不坚持。若天下太平,她仅凭自己的名字已经可以独行江湖;若世道大乱,一百张赦书也没用。 “倒是可以给你讨个封号。”张叔夜提议,“你若看上哪个贵胄公子,以后嫁人,也不算辱没了他。” 阮晓露哭笑不得。这张大人思想挺开明,就是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对平民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