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一边躲闪一边笑闹。 “宋安你行不行啊,点烟倒是挺熟练,点个火这么难么?” “你行你来,谁平时没事儿点火玩儿啊。” “你们这些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没经验,都起开,我来。” “你可拉倒吧,说的跟你家需要烧柴似的。” “你们内科医生就负责在旁边看着就行,实操还是得外科。” 事实证明外科医生也并非无所不能,他们最终还是找客房借了一个LED仿真篝火,只能摆拍一些不太清晰的照片。 杨亚桐想,假的确实有些扫兴,连带着他心里的那点快乐,都不像是真的,是为了应景做出的装饰。 开出度假村,驶上高速,孙奚继续问:“什么时候发现的?” “年初。” “吃药了?谁帮你开的?” “蓝主任。” “老蓝知道这事儿?” “知道,但他谁都没说,也没上报,算是帮我瞒了。” “他这么善良么?我怎么有点儿不信呢……” “他……其实是个不错的老师,我以前不懂事,总觉得他针对我。” “我倒是没觉得他针对你,可他平时跟个包青天似的刚正不阿那劲儿,会帮你?” 凌游想到蓝霆的样貌气质,联想到“包青天”,不由得笑了。 “你现在好点儿了么?” “好多了,几乎没什么感觉。刚才心脏不太舒服,很闷,喘不过气。” “待会儿做个动态心电图吧。” “嗯。”凌游点头,又问,“你这是,往哪儿开的?” “一附院啊。” “别,别去一附院,去逸仙吧。” “你以为不去附属医院就没人认识你了?你爸妈要是从拐弯抹角的途径知道你的事,不是更严重?” 凌游在心里权衡片刻,无奈道:“算了,去吧。”紧接着又补一句,“先别说那个……” “知道,先把检查做了再说。” “谢谢。” 孙奚叹了口气:“凌游,有什么问题都可以跟我说,你应该——”他停顿一下,“我应该值得你信任。” “学长我不是不信任你,我是……自惭形秽。” “没这个必要。还记得么,你说过最多的一句话,‘你不是错了,你只是病了。’” “嗯。” 当晚,两人一起睡在急诊病房。 “本来想跟你共享一个标间的,结果跑到这儿来睡病床。”孙奚翻了个身道。 “双人间病房,也是标间的一种。” “我以前一直觉得你是我见过最洒脱的人,满脸写着不在乎。” 凌游苦笑:“我不是,我内心纠结得要命。我有个朋友,是个很洒脱的人,她可以在对现状有所不满的时候,申请个学校出国读书,我当时想,如果我当年,没有那么执着地要考医学院,一切是不是会好很多。” “人生境遇谁能预料呢,而且你家的环境,你的基因序列里就有一段写着DOCTOR。” “唉,我当初就应该听徐主任的劝,她一直都不想我学医,如果我不进医学院,就不用在学校里被所有人注视着,不用在家里旁观满屋的成功医生,不用在精神科看遍人生百态……也不会,遇到他。现在我每天早晨醒来,都是无边无涯的沮丧,人为什么要醒,我为什么活着,我到底是谁。” 孙奚这才知道,他今晚的病发,跟遇见杨亚桐有很大关系。 “你说怎么就这么巧,连团建都能遇到六附院。” 凌游在黑暗里幽幽地说:“他变了很多,和我在一起的时候,连自行车都不会骑,现在居然开始骑摩托车了;他刚来实习那会儿,不说话也不怎么合群,现在和同事们一起吃饭,谈笑风生。” 孙奚似乎不想让他沉浸在这样的状态下,突然换了个话题:“哎,我那天看了一篇文献,研究性取向是选择还是本能,有些观点说是基因的生物学效应,受激素的影响,可能还包括免疫系统的信号分子,还有一种研究,说是大脑中某些区域大小不同,比如下丘脑前区的INAH3和连接大脑两侧的前连合。” 凌游听他聊得像个研讨会,笑了笑:“你这说的是解剖结果吧。” “哈哈,对,所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局限。” “那我以后可以给你研究,你可以拿我测激素,测基因,搞那些蛋白质啊钾通道之类的,等我死了再解剖我大脑,争取拿个诺贝尔奖,在颁奖的时候感谢我一下就可以……” 凌游很难入睡,他们聊到深夜,大部分时间都是孙奚在说话,他居然找到了给女儿讲睡前故事的感觉,一直讲到凌游连微弱的回应都没有,彻底睡着,他才长舒一口气,放心入睡。 第四十二章 听见你的声音 杨亚桐的导师穆之南,是第一年开始带研究生,作为开门弟子,他觉得异常荣幸,甚至开始畅想以后每年都有新的学生来,他也将永远站在最前面,于是把微信名改成了“大师兄杨亚桐”。毫不意外地,遭到了李靖的强烈抗议,跟他争辩凭什么自己是二师兄,最后还是老师主持公道,说你俩并列大师兄,这事儿才算完。 凌游看见这个新名号,笑了笑,紧接着发微信问父亲:六附院小儿外科的穆之南您认识么?怎么样? 凌文玖回了八个字:技术精湛,无可限量。隔了一会儿又问:怎么你有认识的人找他手术么?我知道他心脏方面做得很好。 凌游把“不是,随便问问”删掉,改成了“是的,帮人打听一下”。 凌文玖又回:省内数一数二,可以放心。 凌游放心了。 作为导师的穆之南,几乎不让杨亚桐和李靖做什么额外的事,反而让他俩很惶恐,总觉得这导师太客气了,显得很生分。 午饭时,李靖说:“老师,我同学说他导师会派给他很多杂活,跟生活助理似的,有时候还会去学校给他儿子开家长会。” 穆之南笑笑:“嗯,我也听说过。” “那您怎么什么都不让我俩干?拿外卖都自己去。” “我……不太习惯让学生做这种事。” “感觉您什么都不吩咐,好像跟我们划分得很清楚。” 穆之南说:“好吧,原来还有这层意思,我是觉得你们已经很忙了,我自己的事当然是自己完成。那这样吧,医院公众号有一个先心病手术的专题,让我提供一篇稿子,我也懒得写,找学生要了个最近上课的录音,你们帮我整理成文字好么?顺便检查一下有没有什么错误或者不合适的地方。” 晚上,李靖在宿舍用杨亚桐的电脑处理录音:“杨亚桐,你这个平板老是跳出来内存不足,我说怎么这么卡,点一下点不开,多点几下就井喷式的,关都关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