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学生家长,这就能衍生出很多项目,如果和一个区里的大部分学校都合作,那就是一整个区的资源,教育行业,资源为上。” “你们,算教育行业?” “当然,我们的老师都是实实在在有资格证书的,学历也比业内其他机构普遍要高出一个等级,甚至很多老师也有教师资格证,我们给学生做心理辅导,给家长做讲座,教育两代人,这都称不上教育行业么?” “个人单独的心理辅导什么情况我不清楚,但你们和学校合作的活动,恕我直言,并不专业。中医讲求一人一方,心理治疗也是,你不能因为他们是同一间学校同一个年级就判断他们心理有同样的问题可以用同一种方式来处理。” 田胜东看着凌游,笑得有些轻蔑:“还是那句话,医学研究和生意是两码事,我承认你说的对,但你想想,学校想要的是个简单的心理疏导,讲求的可不是什么一人一方,讲求的是高效,利用最短的时间达成还不错的效果,就可以了。说实在的,现在学习压力那么大,社会和家庭都各有各的复杂,哪个孩子的心理是绝对健康的?我觉得很少。凌游,每个公司,每个机构的存在都是有道理的,你在医院待久了,还是要出来看看的。” 凌游没有再和田胜东聊下去,两个人就这么坐在路边喝完咖啡,他似乎看到有些东西溶在那支雪茄烧出的烟雾中,又随着烟雾逐渐消散。 他对这样的心理疏导活动心存愤懑,又感觉无力,很像是他曾经经历过的,马拉松跑到终点,冲破体能极限放松下来的,彻骨的疲惫感。 他走去地铁站。 这是城市中另一个热闹的商圈,所有的经过的地方都有一个影子,在火锅店、地铁站、电影院。这些天,凌游的日子过得很平淡,也规律,类似于每天都从日历上撕掉一页纸的按部就班。可那张纸似乎是不太容易撕掉,它长得太过坚韧,只能一点一点,慢慢听着纸张撕扯的声音,那声音被家里无声的环境衬托着,听着竟有些残忍。 于是多了很多空闲。 从头开始回想,他发现杨亚桐单纯得过分,就这么不管不顾地跟他在一起,至于自己将他带入乐园还是地狱,他都不过问。 凌游在这个城市里有时候是听不到声音的,而他似乎也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状况,甚至开始喜欢走在闹市人群中却一片静谧的感受,他的听力大部分时间都不怎么好,但有时又能听到跟杨亚桐说话很相似的声音,即使很轻很远,也能像石头一样重重地砸在心头。 心情不一样,这个城市也就从花团锦簇变成了一座坟墓,花也照开不误,只是于他看来,都是用来祭奠的。 第三十三章 成长专家3 杨亚桐的伤感来得很慢。 他一直都记得,分手当天,他是平静的,甚至是带点微笑回去的,可如释重负感持续了不到24个小时,就开始变质。 起因是他整理自己的考研课件,从一本真题集里掉出一张便利贴,撕下次数太多已经没了黏性,被用来做书签。每每看见上面一行字,他都忍不住微笑。 凌游写着:我去跑步了,你差不多到做这一页的时候,我就会回来。 一阵风吹来,纸飘落在桌子底下,没有重量,和那句话一样轻描淡写。他居然没有弯腰去捡的勇气,仿佛让它轻飘飘地待在地上,第二天就会自己消失,和每天都会升起的阳光一样自然。 是的,自然。自己和凌游分手分得突然却也自然,就像他们牵着胖大海正在湖边散步,风吹来,一阵烟似的,就把两个人吹散了。 这天晚上,他在床上躺到了凌晨三点半,还没睡着。起身,把椅子推到阳台上坐着,并且从李靖的桌上拿了一支烟,学着他的样子点燃。 暮春的风已经有些暖意,他后仰着头,昏昏欲睡,很奇怪,在床上躺着睡不着,在椅子上坐着却睡着了。 醒来看见李靖坐在身边,他揉了揉眼:“你怎么坐这儿了?” “起来上厕所,看见你手里的烟还没灭,我怕你把宿舍楼给点了。” 杨亚桐苦笑:“我没抽,我就想,试试看。” “别试了,去洗个澡清醒清醒吧。” 李靖看见他眼里的血丝,没说话,拍了拍他的肩膀:“现在还早,要不你跟我聊聊吧,你这么一直不说话,看着挺瘆人的。” “我……没什么想说的。” “很伤心么?” “有一点吧。” “只有一点么?我现在还记得凌老师出国那些天,你急得上蹿下跳的。” “我是个猴么!” “哎开个玩笑,笑了就好了。” 杨亚桐脸上的笑意来得快走得也快:“我不是不难过,我是太清楚为什么会分手了。该谈感情的时候,我们只用了身体,该用身体的时候,我们又开始用脑子思考。” “哇,还挺深刻。” “算了,不说了。都结束了。”他深深叹了口气,叹掉了李靖的关切,理智得不像是那个对凌游一见钟情的人,“我去洗澡,今天大查房,要早点到。” 杨亚桐和李靖的组最近在六附院小儿外科实习,严谨高效是外科的特点,但小儿外科,又加了些温暖与柔和,他很喜欢这里。 爱屋及乌,连一脸凶残的老主任他都喜欢。作为实习生,全身都堆满了被骂的理由,反应慢了,动手快了,说错话了,答错题了,且每位老师骂人的方式都不一样,有些根本不说话,一个眼神就能让人哆嗦,有些则是语言相当丰富,以至于实习结束,每个人都练就了一身承受冷嘲热讽的能力。儿科主任老杨可不一样,他骂人很实在,吼得中气十足,吼完立刻开始教学,教学内容细致到简直不像是对待轮转一个月就走的学生,而是他亲生的研究生。 这天,老杨不在,带他们的是儿外科副主任医师穆之南。 这是个面容清癯的医生,话不多,好像多说一些会浪费元气似的,而且查房特别快,像在赶进度,今天他从最后一间病房倒序查过来,一路走到第三间,问:“6床的情况你们了解么?” 李靖翻着病历,回答道:“患儿两岁时因巨大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进行过一次手术,预后良好,一个月前体检发现心脏有杂音。心脏彩超提示左室流出道狭窄及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脱垂并中度关闭不全,排期手术。” “嗯。”穆之南转向杨亚桐,“你说一下先心病什么样的情况需要二次手术?” 杨亚桐答道:“计划性二次手术主要针对婴幼儿及复杂先心病有计划地分期治疗,非计划性手术主要处理残留或新发心脏畸形,包括需要治疗的术后短期并发症,比如出血,长期并发症,比如缺损残余分流、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