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海风掠过悬崖,卷起大片海鸥的鸣叫,低矮的柑橘林在风里摇晃。山坡间的石墙黑黝黝地立着,与灰白的天色相互映衬,带出一种粗粝而安静的美感。
郑莱采的酒庄就坐落在山坡上。建筑是极简的长方体,混凝土与玻璃并置,仿佛刻意要与周围的自然形成对比。屋外能望见远处的海,屋内却温暖安静,酒窖的木桶散发着醇厚的气息,与窗外的冷风隔绝开来。
她这一年赚得盆满钵满:投资的电视剧接连爆火,甚至开始将触角伸向电影圈。资本圈消息一向互通,她手里拿得出成绩,很快就有人追着想要分一杯羹。
于是她干脆把人拉到济州岛酒庄——一半借着休闲名义社交,一半是撮合资源。邀请lia也是出于某种投资的心态。
音乐并不是这些投资人的主要领域,可在郑莱采看来,lia身上具备的价值已经远不止“写歌”那么简单。
这样的介绍未必能立即带来合作,但真正的合作,总是从这种反复的接触中生长出来。在闲谈里,lia逐渐捕捉到一种陌生的视角:这些人对她的兴趣远远超出想象。
在他们的眼里,她不只是yg旗下的制作人。他们在意的是——她年纪轻轻便能独立操盘专辑;她和海外平台的潜在联系;以及她的名字本身能带来的关注度。
这和杨贤石的视角并不相同。
在yg,她始终被放进“制作人”的框架里。杨贤石看重的是她的产出,是她对艺人的辅助。甚至她自己也是这么想的——无论是频道,还是计划联系sony
publishing,都不过是试图把这种优势放大。那是“岗位价值”的逻辑:她属于某个系统的一部分,价值大小取决于系统需要她的程度。
可在资本眼里,衡量远比她想象得复杂。学历、频道、舆论里的标签,甚至她的年纪,都可以被调度、被放大。
她因此察觉到一种微妙的风险:如果只把自己当作资源,就注定要被人分配。思维的惯性让她习惯把自己放在系统里。可,那真的是唯一的出路吗?郑莱采自然看得更清楚。
她想进入这个领域。kpop正在走向世界。但邀请lia并不完全出于现实的考量。她喜欢lia,或者更准确地说,她欣赏聪明的人。
这个女孩的锋芒并不外露,却在时时刻刻汲取一切养分。静水之下,暗潮涌动。那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让人忍不住靠近,也让人想要押注。
郑莱采找到了偷偷避开众人,在门外吹风的lia。“感觉怎么样?”她眨眼,举起手中的红酒,轻轻碰了碰lia的杯子。“感觉很神奇。”“神奇?”
“……嗯。明明不算困难的问题,但人总是很难跳出原有的思维方式。”lia没说是什么问题,郑莱采也没有问。她靠在栏杆上,眼神越过lia望向远处的海。
冬日的海面像一片巨大的金属,风吹过时泛着细碎的光。“这就是资本的乐趣啊。”她语气慵懒,“换个角度去看,人从来都不止一种价值。”
lia垂下眼,指尖在杯壁上轻轻摩挲。她明白郑莱采的意思,也知道她有意提点。但心底,仍旧泛起一丝不适。“你不喜欢这种感觉?”郑莱采忽然问。
lia一愣,抬头时正好对上她似笑非笑的目光。郑莱采笑意淡淡:“这里面确实没有什么浪漫的成分。说到底,就是一场游戏,每个人都要接受规则,无非是位置的差异。”
风声穿过门廊,带着一丝冷意。lia指尖停下,沉默片刻才道:“我明白。至少我想选择,自己站在什么位置。”
郑莱采点点头,唇角微勾:“嗯,这就够了。很多人连这点都看不清。”lia抬眼看她,语气平静:“欧尼喜欢这个游戏吗?”郑莱采失笑,眼神落回杯中摇晃的红酒。
“喜欢?”她轻声反问,语带几分调侃,“那要看你把‘喜欢’当成什么。”她抬手轻轻晃了下杯子,酒液在灯光下荡开一圈暗色的涟漪。
“对我来说,只要能赢,其他都无所谓。”她顿了顿,转头看向lia:“可你呢?你要的答案,大概不会和我一样。”lia静静望着她,片刻,唇角轻轻弯起。
她没有回答,只是轻轻碰了一下郑莱采的酒杯。
第123章
lia离开酒庄时,夜色已经沉下来。车子一路向岛的另一端驶去,权至龙无意参加郑莱采的聚会,跟团队直接落脚奢华度假村。她要前去和他们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