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考生一个公平公正的科举。” 王文鹤被说的心中微微动容。 不错,正是公平公正的科举。 天下多少寒门苦读的士子,唯一指望的就是这独木桥一般的科举,若连科举都不能保证公平,他们要拿什么向天下人谢罪! 王文鹤出身贫寒,最能体会这些读书人的困境。 他甚至揣测过,林楠绩发现考生伙同考官舞弊,大可以不告诉他们,等到科举结果出来,再向皇上单独禀报。那时不仅可以取得皇上亲信,更可以铲除异己,将他们这些朝中大臣一一除去,安插于己有利的人。 但林楠绩偏偏没有这么做,他将这一切坦诚地告知他,王文鹤的心情反而复杂了。 林楠绩:“王大人?” 王文鹤回了回神:“你先回去,此事我先禀告皇上,必定妥善处理。” 林楠绩的心终于放下来了:“如此便好。” 为期九天的科考结束,在贡院吃喝拉撒了九天的考生们陆陆续续出来,一个个面有菜色,腰酸背痛。 林楠绩作为考场的巡监,差事也算告一段落。 陆乘舟一出来就扶住林楠绩,双眼无神,浑身萎靡的模样。 “考了九天!真不是人的过的日子,我都要饿死了,酒,我要喝酒!” 林楠绩和司南浩颇为无语地扶住他,林楠绩毫不犹豫地拆穿他:“考了九天,你睡了四天。” 陆乘舟惊讶:“我有睡那么久?” 林楠绩忍住翻白眼的冲动:“第一场你睡了两天,第二场你睡了一天,整个贡院就你睡得最多。” 司南浩也不忍直视:“毕竟是会试,好歹重视些,这可不是谁都能考的。” 陆乘舟:“走走走!喝酒去!” “去哪儿?”林楠绩问。 司南浩摸了摸下巴:“去春风明月楼吧,今天考完会试,不少举子要去斗诗,咱们也去凑凑热闹?” 陆乘舟一脸坏笑地看向司南浩:“哦,有认识的姑娘?” 林楠绩也露出了然的神情。 司南浩脸上一红,清了清:“胡说什么呢,这不想见识见识陆公子的文采。” 几人结伴往春风明月楼而去,林楠绩忽然感觉身后有人在看他似的,若有所感地回头。 贡院旁边的街巷挤满了刚考完的举子,有人脸上志得意满,有人满面愁容,有人像被三场考试榨干了一般双目无神。 林楠绩的视线找寻了一遍,都没有找到那人。 “看什么呢?”司南浩拍了拍他的肩膀。 林楠绩连忙回过头来:“没什么。” 三道身影渐渐走远,李承铣放下茶寮二楼的竹帘,和汪德海从茶楼上下来,李承铣看着几人远走的方向:“你觉得他们今晚是去哪儿?” 汪德海老脸堆着笑:“这……老奴不知,陆公子刚考完科举,估计找个地儿喝酒去了,年轻人嘛,都爱热闹。” 李承铣点点头,眉梢一扬:“这些举子寒窗苦读数十年全奔着这一场,确实值得热闹热闹。” 汪德海招人把马车牵至眼前,掀开帘子让李承铣上马车,自己坐在前面,就着话茬继续说道:“每逢科举考完都是最热闹的,不少酒楼都会举行斗诗会,让这些满腹才华的举子们过过瘾。” “甚至还有私设赌局的,赌哪位举子能一举夺魁。” 李承铣靠在马车里,放松下来,懒洋洋道:“哪个酒楼最热闹?” 汪德海想了想道:“应当是春风明月楼。” 李承铣:“这个名字听起来耳熟。” 汪德海解释道:“就是许兰因姑娘所在的春风明月楼。不少举子考完……都会去春风明月楼找姑娘喝喝酒,唱唱曲,春宵一刻值千金呐!” 春宵一刻值千金? 李承铣手指轻轻摩挲下巴,目光若有所思。 “既然如此,朕当与民同乐才是。” 汪德海大惊失色:“皇……皇上,宫外危险呐,那春风明月楼更是三教九流汇聚之地,咱们还是回宫吧。” “汪公公说的有道理,皇上三思啊!”赶车的车夫忽然出声,将二人吓了一跳。 汪德海指着车夫,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敖……敖统领?怎么是你赶车?” 敖敬川一把摘掉头上的斗笠,露出真容:“皇上在哪,卑职在哪,卑职誓死保卫皇上的安全。” 李承铣轻嗤一声:“廖白帆不是在那里安插了人手,还能是什么龙潭虎穴不成?” 他的话语不容拒绝:“掉头,我们也去凑凑热闹。” *** 林楠绩一行人到了春风明月楼,来得晚,雅间已经订完,几人也不在意,在大堂里捡了个位置坐下。 周围几乎全是刚考完的举子,见到几人落座,都窃窃私语起来。 司南浩打趣道:“别人都是读书人三五成群,我们一个半吊子举子,一个蕃子,一个公公。” 林楠绩和陆乘舟哈哈大笑。 陆乘舟潇洒倒酒:“谁也别嫌弃谁!” 林楠绩平时不喜欢喝酒,今天也给自己满上了。 略喝了些酒,明月楼里人声鼎沸起来,好不热闹。 就在这时,台上轻缓地走出一道曼妙的身影,纤纤素手抬起,敲了一声锣鼓。热闹的场面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当中的女子。 那女子道:“今夜春风明月楼的斗诗会正式开始,最后胜出者,可夺得明月楼的彩头。” 林楠绩放下酒杯:“是许姑娘。” 司南浩早就看向了许兰因,踌躇道:“你说我现在学作诗还来得及吗?” 林楠绩、陆乘舟:“……” 台下不少人斗被许兰因所吸引,许兰因嫣然一笑:“本次斗诗,两两相斗,七步一诗,没做出来的人下台,换下一位,直到最后一位胜出。彩头是大画家白石先生的《山径春行图》。” 此话一出,台下的举子瞬间沸腾了。 白石先生乃是当世的书画大家,他的画千金难求,而《山径春行图》更寓意着好兆头。所有举子都跃跃欲试,希望为自己博得一个好彩头。 台下左侧的举子最上了台,“唰”的一声展开折扇,胸有成竹地迈出七步:“我先来!春来无处不繁华,最忆东风二月花。可惜世间多少事,好园亭馆在天涯。” 他的声音流畅,丝毫没有停顿,一首完整的诗句顷刻做成。下面的人顿时叫鼓掌欢呼:“兄台做的漂亮!” 右侧又有一个人上台:“我来挑战兄台!” 这名举子只迈出五步,诗便做好了:“红芳紫萼苦相兼,谁似清香独占帘。疑是佳人翠裙客,醉粧浓淡近南簷。” 摇着扇子的举子双手抬起,行了一礼:“佩服,佩服。” 春风明月楼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因着热闹的斗诗会,大堂内更是挤得水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