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他介绍给皇帝。 可见朝廷大员之间,也在明里暗里的搞竞争。有什么政治资源,马上自己垄断,不能教别人得到好处。 张叔夜也知道他这个心思,于是第一时间表态,这副牌完完全全在您手里,您不用担心被别人抢先。 “太守,诸位义士,”宿元景笑道,“今日开始,你们可愿与本官同进退,扳倒蔡、童,在此一举?” 几个大官小官纷纷拍胸脯表态:“全凭太尉做主!” 阮晓露被晾在后头,隐约觉得这件事有点变味。她和宋江等人本来只是想救国救民,做个好事,可是渐渐地,变成了党争的工具人,成了宿太尉手里会喘气儿的棋子。 不过话说回来,眼下这个朝廷风气,不党争,也办不成事儿。 只是,如果卷入党争,则意味着必须明确站队。尽管己方几个人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万一站队错误,清算起来,也逃不掉。 罢了罢了,就算他们站队错误,斗不过童贯蔡京是小事,大金国铁骑压境是大事,到那时,整个朝廷都岌岌可危,估计也没人来找他们算账。 她脱口跟着叫道:“俺也听太尉吩咐!” 宿元景微微一惊,这才注意到一直缩在后头的这个姑娘。 “本官健忘,你是……” 张叔夜赶紧抢过话头,说她就是个随船打杂的。 宿元景笑道:“听闻你这济州府内,有个水泊梁山,是个江湖人聚义的去处,眼下还在办什么武林大会。我看这女子面貌野气甚浓,还以为是那里的人呢。” 阮晓露:“……” 您眼力挺准。 张叔夜赶紧又说,梁山大归大,但那里的江湖草莽颇识大体,自诩扶危济困,并无聚众谋反之 意,下官眼下采取怀柔政策,争取早日将这些人感化,为国所用云云。 又要表明自己收拾土匪的态度,碍着阮姑娘在场,又不敢说得太露骨,把个老太守急得左右为难,鬓间直出汗。 阮晓露在旁边忍笑。 您随便埋汰,俺不生气。 宿元景自然而然地问道:“既然那梁山好汉如此能耐,怎么不招安?” 大宋重文轻武,对外如此,对内也是如此。遇上难啃的土匪强盗,第一反应是花钱消灾,封个弼马温,让他们消停。至于捉拿、剿匪,那是下策。 宋江听到“招安”二字,微微一个激灵,喜形于色。没想到自己这些江湖兄弟的归宿,却在这里! 刚要附和,却被张叔夜抬手压了下去。宋江嘴唇微动,不敢乱说话。 张叔夜又是两颗汗。总不能说,试过好几次招安,这帮人不识抬举,不愿跟咱们狗官为伍,每次都把我的人给骂出来…… 灵机一动,道:“济州府没这个兵马编制,拿不出那么多粮饷。” 宿元景想了想,道:“太守也许不知,如今江南方腊造反作耗,正好可以收编这些散兵游勇,派去平定江南。如果胜了,也是给他们一个报效国家的机会。就算有所折损,也是为国捐躯,不亏他们。” 张叔夜:“这个……” 宿元景:“你想个办法,把这事办成了,又是大功一件。” 阮晓露一头黑线。原著里的宿太尉,好像就是负责最后梁山招安的吧?这执念真是深切,不走剧情不罢休。 张叔夜找不出推脱的理由,眼看就要答应,阮晓露深吸口气,叫道:“不用这么麻烦!” 宿元景吓一跳:“嗯?” 第214章 阮晓露一直在旁边当隐形人。两个当官的讨论事情, 旁边几个平民小角色既然已经跟定自己一方,压根没在乎他们听见。 张叔夜这下冷汗成行。现捂嘴也来不及,只能佯怒:“不懂礼貌!这是能随便插话的?下去下去!” 阮晓露反倒声音更大:“方腊作乱不假, 但我跟你们说个秘密。他们跟本地盐贩闹掰,眼下缺盐缺钱, 手头拮据。要对付他们, 也不用那么麻烦,非要从山东招安一群土匪过去。只要切断他们的经济命脉、钱粮供应, 假以时日,他们自己就撑不下去。” 早间她在梁山脚下看到金芝公主和庞万春, 听得寥寥几句对话, 就已经想到此节。如果方腊势力如日中天, 以李俊的见识谋略, 万万不会在这个时候跟他们翻脸, 平白将自己的大本营置于险境;李俊既然敢跟方腊集团叫板, 只能说明他们“大明国”已是强弩之末, 开始走下坡路了。 不然, 为何这两个方腊集团的重要人物,身上穿的戴的,还没有几年前那个陈十三华丽铺张呢? 不管这个推论成立不成立, 先一股脑塞给宿太尉,免得他打招安梁山的主意。 她这只无法无天的小蝴蝶, 翅膀扇扇,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微小的作用。 宿元景愣了半天,问张叔夜:“这, 这是……” 这是你哪找来的奇葩村姑! 阮晓露笑道:“民女不识礼数,胡乱讲话, 太尉恕罪。” 宿太尉已隐约猜出她的来历,肯定不止是个打杂的侍女。 话说回来,“海上之盟”一行人深入极北,没有兵马护卫,一路艰难劳顿,遇险无数。若非有江湖高手同行保护,怕是也无法顺利来回。 若非她跟梁山有关系,宋江这几人脱险回归之后,又为何直奔济州府来呢? 宿元景的为官之道,向来是“遇事留三分”。有些事肚里清楚就好,没必要计较过甚。 因此也就装糊涂,看她一眼,对张叔夜道:“此事需密密再议。眼下天色已晚,你先回吧。在驿馆里耽搁太久,恐引人议论。” 张叔夜遵命,又请示:“那这几个人……” 宿元景:“留下来,莫使再与旁人接触。我明日要去九天玄女娘娘庙公干,你趁这一日写好奏折,我另拟一份名单,是朝廷中可以助力之人,你要写好书信,备好礼品,等我回程之时,再来见我。如若顺利,你就等着宣召回京的旨意吧。” 这是明确告诉他,假如张叔夜提供的这副牌,真的能扳倒童、蔡,那张叔夜这太守是做到头了,立刻就能给他安排回京,轻轻松松回到庙堂之上。 张叔夜忙起身行礼:“太尉忠义昭昭,立功名于万古,见义勇于千年。非特国家之幸甚,实天下之幸甚也!” 宿元景笑道:“都是为国分忧,何以如此见外。” 两人说了几句场面话,张叔夜带着三人告退,退出的时候步伐轻快,好像年轻二十岁。 几个小厮凑上来伺候。张叔夜随手赏了一人一小块银子。小厮们欢天喜地,好像过年。 张叔夜令小厮给宋江等人安排宿处:“你们就住在驿馆里,行李派人取来便可。太尉明日要去庙里降香,你们好生休整一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