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去塞外的皇十三子胤祥也被牵累圈禁。 看似是太子深负皇恩,但实际上,是因为随着时间流逝渐渐苍老的皇帝,与慢慢成长野心膨大的储君,因为权力,而脱下父子关系的外袍,变成两个对手。 所有的感情,一旦涉及权力财富,就会变质,父子也不例外,何况他们竞争的,是全天下只有一把的至尊宝座。】 胤禛低着头,不叫人看他眼睛,心道难怪回京后没有见到十三,也不知如今十三府里是什么情形。 康熙注意到朝臣们闪烁的眼神,他才从塞外回京,一回京就宣布废太子,朝臣还没来得及知道废太子的详细过程,就被天幕提前告知了。洪喽疏媛 天幕将所有遮羞布都扯下来,明晃晃暴露出一个年老帝王不甘心的面目。 【康熙之所以将权力看得如此之重,除了人类天生的恋权之心外,也与他的生长环境有关。 众所周知,康熙幼年丧父,登基没两年又丧母,祖母孝庄太后虽然亲自抚养辅佐他,但也无法完全代替父母。 康熙登基时,主少国疑,权力在四位辅政大臣手里,他想掌握权力,还得先想办法联合索尼,智擒鳌拜,逮捕遏必隆,又蛰伏多年,杀了索额图,将分散在权臣手里的权力,彻底收拢回来。 清朝的臣子中,有许多前明旧臣、世家大族,他们让康熙意识到,如果他手里没有权力,这些效忠他的人,很可能会如同抛弃南明一般,抛弃他,会发生霍光与汉昭帝事件。 所以康熙没有安全感,他意识到,唯有权力,才是他最好的武器和盔甲,在太子试图染指权力时,他会觉得太子不是在染指权力,而是想取而代之,想要他的命。 一废太子后,不到一年,康熙再度复立太子,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无法断绝父子之情,更是因为,他需要太子钳制皇长子,胤禔。】 蒲安通过康熙的童年,试图分析他的心理。 康熙废太子之举太过特别,毕竟历史上的废太子们,要么是因为母族出事,譬如郭圣通之子刘强,要么是因为真的自身不堪大用,譬如李世民之子李承乾,很少有因为皇帝猜忌太子,故而废位的。 随着天幕的话语,康熙眼神愈发幽暗,他好似被人自以为是地评价一通,末了,还感受到了淡淡的同情。 康熙缓缓握住座椅把手,他要想个法子,把这胡言乱语的天幕给射下来,他看到天幕左下角,还有许多其他人的留言,都是试图揣测帝心的—— “康熙废太子都是带到塞外,在太子无人可用之时废他,可想而知当时胤礽已经积累了一批雄厚的资本了,连康熙都得退避。” “太子积累资本,不是康熙默许的吗?他之前给了太子等同于皇帝的待遇,宁可亏待自己,也不能亏待太子,大臣们自然以为储君是板上钉钉的下一任老板了,当然要讨好喽。” “毕竟康熙与胤礽不是朱元璋与朱标,说到底,还是父子两人信任度不够,康熙提前预设了胤礽一定会造反。” 胤禔还在上驷苑看管废太子,本来太子被废,他是很高兴的。 作为南征北战、战功赫赫的巴图鲁,胤禔觉得自己才够资格去继承皇阿玛之志,不知从何时起,太子在他眼中不再是兄弟、不再是半君,而是一个阻挡他道路的人。 如今听到天幕最后一句话,胤禔背后出了一层白毛汗。 他突然想起,好似从康熙四十年起,每年皇阿玛巡幸塞外或南巡时,必定会同时带上他与太子,有两年阅永定河和南巡时没带他,却也带上了没有根基,只能听命皇父的十三。 皇阿玛好像从很早开始,就提防太子了,那这些年皇阿玛给他的恩宠,难道就是为了让他与太子相斗? 他与太子,两个年富力强的儿子,各有拥趸,且一个占长,一个占嫡,一个符合满人继位者要求,一个符合汉人继位者要求。 只有他们两个斗得不可开交,皇阿玛才能稳坐钓鱼台,如果他俩有任何一人势力过大,东风压倒西风,皇阿玛必会扶持另一个上位。 “大哥,多有意思。”胤礽坐在小小的帐篷里,语气幽幽,“皇阿玛算无遗策。” “闭嘴!”胤禔怒喝一声。 胤礽没有再说话,他知道,他已经达到刺激大哥的目的了。 【废太子之事并没达到康熙的预想,在他的设想中,废太子一事一能震慑朝纲,告诉群臣,谁才是天子,二能震慑儿子们,告诉他们,有非分之想,就会落到这样的地步。 但康熙没有想到,废太子加剧了九子夺嫡的风浪。 一废太子没多久,皇三子胤祉上书,奏报皇长子胤禔对废太子使用魇胜之术,导致太子形似鬼附身,侍卫们果然在太子住所搜出魇胜之物,康熙立刻圈禁了皇长子胤禔,并且复立胤礽为太子。 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我们,当然知道什么魇胜那都是封建迷信,世界上根本没有鬼神之事,所以这一出闹剧,就是康熙他想复立太子,收拾长子,收拾八阿哥胤禩,做出的幌子! 在复立太子前发生了一件事,让康熙意识到,他幻想中的兄友弟恭,是不会出现在自己儿子身上的。 一废太子后,康熙明确表示,朕的好大儿啊,你不适合当储君,然后胤禔提出了一个更蠢钝如猪的建议。 他见自己登基无望,心想,不是自己,那是同一个母妃抚养的小八也行,于是道,有个看面相的术士,叫张明德,他说老八胤禩的面相日后必大贵,如果要杀胤礽,不必老爹你亲自动手。 这种话是不是有病?康熙才因为有人要染指他手里的权力,废了太子,如今老大就跳出来,自己分不了权力,就让老八上? 而且虎毒不食子啊,康熙虽然废了太子,但心里还是有点父子之情的,不然也不会在废太子时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结果他的好大儿说要杀了他的好二儿? 这个建议让康熙意识到,即使没有太子,其他儿子也在觊觎皇权,而且皇子们的斗争,已经到了真槍真刀的地步了。 那还不如叫原来的太子回来呢,毕竟有他压着,其他皇子争斗不会到达白热化的地步,想必太子经过这次废立事件后,对君父也会更敬重。 于是康熙自导自演了一出魇胜,圈禁皇长子,又时常召见废太子,还给朝臣暗示,我最近每见一次胤礽,心情就好一次,然后他说:‘这次立储君,大臣们投票吧,你们选谁,朕就立谁’。 大臣收到了来自皇帝的暗示,转而向胤禩投出宝贵又要命的一票。 康熙发现,满朝文武都推举八阿哥当太子,他更觉得儿子们在觊觎皇权,如同一群狼在时刻盼望着老狼王的死亡,只等老狼王无力掌控狼群时,他们就会一拥而上,将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