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63(1 / 1)

,紧接着,他听到天幕中的女子说了一长串对皇考不敬之语,甚至还说皇考假死出家。 随着天幕轻快的女声,方才午门紧绷的弦,突然就松了。 作者有话说: 会在这几章补上之前缺更一天的字数,这几天更新时间不定,谢谢大家体谅,【鞠躬】 第39章 给清朝皇帝看清宫剧(二) 蒲安假装没有看见康熙的留言, 说实话,她也很好奇康熙的容貌,不过清朝的皇帝们好像很害羞,目前为止, 没有一个皇帝和直播间视频联系。 康熙发现天幕中人没有丝毫畏惧, 她不紧不慢地和人聊着皇考的风闻,毫无尊敬之意地直呼天家姓名, 然后话头一转—— 【皇太极与顺治, 可以说是清朝深情皇帝的天花板了, 但他们的后代子孙对爱情好像没有太过向往, 雍正和乾隆还有一些关于爱妃的历史传闻, 但康熙只有宠妃, 没有爱人。 有传言说赫舍里皇后与康熙少年夫妻,是康熙的真爱, 所以康熙对他第一个嫡子才宠爱非常。 我不知道康熙对赫舍里皇后的爱意有多少, 不过康熙对他们的儿子的父爱,在史书上记载得明明白白,这位独得父皇恩宠的幸运太子,就是爱新觉罗胤礽。 虽然他历经两立两废, 但在康熙认识到儿子已经是自己皇位的竞争者前,他对胤礽的关爱只多不少。】 康熙与群臣的瞳孔一缩,若他们没有猜错,雍正、乾隆, 就是本朝皇帝之后的继位者,众人正在猜测谁是未来天子时, 便听到太子两立两废的惊天消息。 感情这种让人心脏大起大落的事, 他们还要再经历一次? 相较于大臣们的腹诽, 皇子们的内心想法更复杂,不过一个个都是内秀的,任心中掀起惊涛骇浪,面上不显露一丝痕迹。 康熙显得更平静无波,但他瞬间便思考出为何还会复太子之位,无外乎三种可能,第一,父子情分;第二,太子倒台后,其他儿子们觉得有机可乘,闹起风波;第三,朝臣执意反对,迫使他不得不为了明君形象,恢复太子之位,毕竟汉臣最看重储君稳不稳定。 【太子胤礽自出生,母亲便难产去世了,他被康熙接到乾清宫照顾,是康熙唯一一个亲手抚养长大的儿子,在两岁时被立为太子,从此开启了四十多年的储君生涯。 在胤礽年幼时,他与康熙称得上父慈子孝,当胤礽出天花时,一国之君的康熙亲自照顾病中的儿子,给太子选择居住宫殿时,特意选了距离乾清宫最近的毓庆宫。 出于想让太子少受汉臣影响,以及不舍太子在外读书的原因考虑,胤礽五岁时,朝臣请太子出阁读书,康熙没有允准,而是亲自教导太子学习满洲文化,直到太子十岁。 康熙亲自上手教导太子,那是教导吗?那是鸡娃! 他以自己小时候读书读一百二十遍为标准,严格要求胤礽,一个儿童,要将四书五经每本读上一百二十遍不止,随便抽查,倒背如流。 等太子十岁这年,终于要出阁读书时,康熙不放心,亲自给他挑选老师,皆是当代著名大儒,上课的内容也全部出自康熙之手,康熙还时不时会在太子上课时前来观看,宛如一名班主任。 皇太子的课表是这样的:寅时,也就是凌晨三点,他就要开始复习昨天学习过的知识,凌晨五点,老师才开始给他授课,七点时,老师或康熙会抽查背诵或功课,九点开始,太子要练习大字,每个字写一百遍,等到十一点,终于可以吃午饭,然后休息一会。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样的课业足够了吧,但是还没完,太子下午也有课,下午体育课,射箭骑马完了后,还要写作业。 康熙曾说:‘皇太子从来惟知读书,嬉戏之事一切不晓’,怎么可能晓得,凌晨三点就开始读书,一天里只有吃饭上厕所才能休息,他上哪儿去晓得嬉戏玩耍? 连太子的老师汤斌都说皇上教皇太子过严,害怕皇太子这么学下去,总有一天要完,不过很快,他就不这么说了,因为康熙公平地鸡每一个儿子。 在这样的教育下,他的儿子们都很优秀,这也为将来的九子夺嫡,埋下了伏笔。】 蒲安当时查资料时,看到清代皇子们反人类的课表,就对他们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和同情。 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这句话放到清朝,就是你见过凌晨三点的紫禁城吗?没见过?太懒惰了,不配做朕的儿子! 还好现代没有……等等,现代的某区家长们,也不遑多让啊! 果不其然,评论区提起了这个话题—— “康熙一定和海淀区家长很有话聊。” “有啥共同话题,人家鸡娃是为了娃以后当好国家的君主,现代人鸡娃是为了娃当好资本家的牛马。” “唉,要是清朝时期能出海掠夺资本,现在享受高福利的人就是我们了。” “康熙的儿子都有能力,放到其他朝代,怎么着也是一方明主了,可惜聚集在一起,养蛊似的,全都内耗了。” 康熙眉头狠狠一跳,什么叫出海掠夺资本?本朝施行海禁政策,看天幕所言,出海比海禁的好处大不成? 还有,九子夺嫡是什么?哪九个儿子胆子这么大?果然太子一倒下,他们就不安分了。 【说起九子夺嫡,我们不得不说一说康熙一废太子。 康熙看重太子,他处理政务时,会带太子一起看奏折,下江南或巡幸塞外时,也会带太子去深入考察民间民情。 甚至在他远征噶尔丹,命太子监国时,父子二人还多次书信联系,康熙‘不胜思念尔’,让太子给他寄去穿过的旧衣服,在他思念儿子时穿上’,还责怪太子不常写信给他。 肉麻的事,康熙没少干,肉麻的话,康熙也没少对太子说。 既然康熙已经将太子视为下一任帝王,又有多年父子之情,他为什么要废太子?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以‘不法祖德,不遵朕训’,一废太子。 官方说法是,太子骄奢淫逸,刚愎自用,暴力嗜杀,肆意打骂朝臣,在十八皇子去世时,太子还不收敛,一点也不友爱兄弟。 并且还窥伺帝踪,帐殿夜警,‘伊每夜逼近布城裂缝向内窥视’,令康熙昼夜不宁,担心太子不满索额图被杀,想为其复仇,因而谋害父皇,篡位登基。 总而言之,太子是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家伙,康熙说自己包容了这样的人二十年,如果他当上皇帝,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还在塞外就废了太子,命令皇长子胤禔看管,等回到京城,在午门召集群臣,颁布废太子旨意,然后祭天,告诉上苍,一系列行为快准狠。 太子党的大臣也遭到清算,连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