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6(1 / 1)

的儿子明年就要早夭了! “在曹冲逝世后,曹操属意的继承人是曹植,他命曹植与他一起四处征战,在此期间,曹植写下《白马篇》《自试表》等诗,深得曹操喜爱,但曹植有一个大缺点,他太爱喝酒了! 《三国志》关于这点,也有记载,‘植任性而行……饮酒不节’,‘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意思是曹植打开皇宫大门,从皇帝御用的驰道上,驾车而行。 曹操知道此事后勃然大怒,同年就立了曹丕为世子。” 曹植面色不变,又灌下一口酒。 评论区热闹起来—— “我觉得这是曹丕设计的。” “有人说曹植是‘以天下让,时人莫之知也’,会不会是曹植为顾全大局,自污名声?” 蒲安笑道:“具体是什么,我并不清楚,不过据此记载,可以看出,曹丕与曹植确实有利益竞争关系,那么,曹丕究竟有没有在登基后,命曹植七步成诗,做不出诗就要杀了这个弟弟呢? 我的回答是,没有。 首先,那首大名鼎鼎的七步诗,倒底是不是曹植所做?这件事存疑。 七步诗最早出自于南朝宋时期的《世说新语》,其中道:‘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发,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但是,在曹植的任何诗集里,都没有找到这首诗的痕迹。如果说不敢收录的话,倒也正常,可至少会被三国时期其他人记载下来吧?可是遍寻三国时期相关记载,根本没有这首诗的痕迹。 而南朝距离三国,至少过去了一百年,一百年都没有记载或流传的诗,为什么一个世纪后,突然就突然现世? 且曹丕死于公元226年,而曹植死于公元232年,一个想杀弟弟的人,会让弟弟比他还多活六年吗? 所以我认为,这首诗和这件事,很大可能,都是后人杜撰的。” 听到这的曹丕和曹植依然平静,他们了解自己。 曹丕心道,若是他真想杀了谁,何必用这种麻烦法子,都是皇帝了,直接召见,安个罪名,赐一杯毒酒,不比什么七步作诗方便? 曹植则心说,什么煮豆持作羹,这诗写得也太简陋了,他怎么会写这样的诗? 评论区—— “那曹植与甄宓的事呢?” “他不是有篇洛神赋吗?不是赞美嫂子的吗?” “是啊是啊,甄宓的名字都出现在《洛神赋》里了。” 蒲安道:“首先《洛神赋》中的洛神是虚构出来的,曹植只是和想象中的仙女,有了一场美好的爱恋。 其次,谁说甄宓叫甄宓,不对,谁说曹丕的甄夫人叫甄宓?” 一直看天幕的曹丕一愣,他昨日和今日听到甄宓这个名字,可一点都没往自己夫人身上联系,一直以为自己后来又纳了一个叫甄宓的妾,没想到这事居然和夫人有关。 曹植的表情也是一怔,坐起身来,酒也不喝了,这意思是……后世之人认为他痴恋自己的嫂子? “甄夫人和众多古代女子一样,没有在史书上留下姓名,她一直被叫做甄夫人,所以,《洛神赋》中说的宓妃,根本与她毫无关系。 初嫁袁绍次子袁熙,后来袁家于官渡之战输给曹家,曹丕看中甄夫人,便将她娶回家,两人成亲时,甄夫人二十二岁,曹植只有十二岁。” 曹植听得连连点头,污蔑小叔子与嫂子的关系,这究竟是谁传的谣言? 左下角就刷过一条评论:“可《洛神赋》不是还有个名字叫《感甄赋》吗?” 蒲安道:“并非是《感甄赋》,而应该是《感鄄赋》,曹植后来被立为鄄城王,鄄城在古代被称为甄,比如什么‘诸侯会于桓公于甄’,甄就是鄄。 再者,退一万步来说,即便曹植真的爱慕自己的嫂子,以古代伦理严苛程度,他怎么可能直接作情诗表明心意?即便真的作情诗,又怎么可能直接给诗作命名为《感甄赋》?这不是明晃晃告诉曹丕,此弟不宜久留吗?” 差点被戴绿帽子的曹丕,和差点被冠上不伦的曹植,都松了一口气,但他们这口气松得太早了。 评论区涌现出一大批欢天喜地的人儿—— “我就知道,丕植党站起来!” “野心勃勃强势哥哥×清冷禁欲文弱弟弟,相爱相杀,你们不来上一口吗?” “曹丕×曹植车/囚禁/R18,有资源,看我主页……” 评论区其他正经粉丝有些慌乱—— “等等,你们说的,是我想的那个意思吗?” “年轻人,什么都磕只会害了你。” “人家是亲兄弟,跟爱情有什么关系?” 但是磕生磕死的人根本不在乎—— “亲兄弟,哇哦,更刺激了。” 看到这儿的曹丕和曹植:…… 一条从未想过的道路,猝不及防出现在他们眼前。 昨日他们还嘲笑孙吴的周公瑾,被后人看作古今第一气量狭小之人,也嘲笑了蜀汉的刘备,后继无人,儿子还被后世写成“扶不起的阿斗”这样的俗语。 没想到今天……呵,还不如被人觉得气量狭小或者不堪大用呢! 曹丕愤怒地将杯子砸到地上,以手指天,突然发现自己点了关注后,就可以在一片白色上写字,他像要戳死人似的,使劲写:“谣言!都是谣言!” 这几个字还没写完,就看见天幕左下角刷过一片评论,仔细一看,评论人是才高八斗的曹子建? 蒲安发现自己的评论区被大佬刷屏了,为什么说是大佬呢?因为这人发的东西她根本看不懂。 什么“礼崩乐坏兮,秣驷无主”,什么“相道不察兮,行迷未远”,一大篇占据了整个评论区的长文,用的还是草书。 蒲安暂停了一会去看评论,最后遗憾放弃,她只看懂了极个别飘逸的字句,完全不知道这位曹植真爱粉什么意思。 评论区也因为这篇滑了一分钟才滑完的长评静默,而后,大家纷纷在后面跟了一个“六”。 “完全看不懂大佬写了些什么,但不妨碍我觉得六。” “不会是用特别的输入法字体,胡乱打了几个字吧?” “不是,我专门写书法的,这是章草,话说什么输入法有毛笔字的字体了?” 激情发言的曹植,在看到所有人都在说“看不懂”时,觉得自己气得要吐血,世上最憋屈的事,就是你在骂人,结果那人听不懂! 他又要激情发言了,主题就是批评这些后世人懈怠学业,连赋都看不懂,整天只知道搞一些歪门邪道,大逆不道之事。 蒲安最后总结道:“三国实在是个传奇的时代,我认为这个时代,是一场盛大的葬礼,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