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哦,对了,其实中间陈师兄来找过他一次。
还真让他打探出了一些留学生里私下传的秘闻,不过乔喻听过后,便抛之脑后,感谢了陈师兄后,便让他不用再打听了。
毕竟陈卓阳最近也挺忙的,要准备毕业答辩。已经定好了日子。
虽然论文本身比较水,但也得保证答辩的时候不出什么大篓子——总不能太丢导师的人了。所以要准备的东西其实也挺多的。
乔喻喜欢这种清静。
这次邀请的教授水平都很高,以往的论文自然水平也很高,通读完后,让他对整个朗兰兹猜想的理解深入了许多,以至于乔喻回头在审视之前对于解决几何朗兰兹猜想那套理论的理解,隐隐感觉他已经快摸到问题的关键了……
他脑海里似乎已经有了一个反例的雏形……有种蠢蠢欲动,呼之欲出的感觉。
用许多人自嘲的话说,就是好像又长脑子了,以至于总感觉脑子里痒痒的。
这种情况持续到华清关于几何朗兰兹猜想系列研讨会正式开幕。
第一天的主讲,就是来自普林斯顿的埃弗顿教授。
乔喻也再次享受了特殊安排,就坐在第一排。
袁正心还直接把潘敬元安排在了乔喻旁边,方便两人随时沟通。
虽然两人在微信上经常沟通,算是神交已久,当然主要是乔喻单方面请教,但现实里还是第一次见面。
尤其是潘敬元,虽然早已经知道乔喻才十六岁,但没有见面之前年龄只是一个概念,亲眼看到那张还带着青涩的脸,更让人感觉破防了。
很容易便升起你小子为什么不老老实实滚去高中上课的感慨。
乔喻老老实实的跟潘敬元打过招呼后,潘教授问了句:“你那天的心得我看了,怎么样?找到了反例没有?”
少年摇了摇头,诚实的答道:“还没,但我感觉已经快触摸到了。”
这个回答让潘教授感觉心情有些更不爽了。
少年却兴致勃勃的说道:“潘教授,您想听我仔细讲讲我的想法吗?”
潘敬元摇了摇头,说道:“等会吧,埃弗顿教授的讲座快开始了。”
“哦,好!”乔喻老实的点了点头,顺便纠正了坐姿,看上去更正式了些。
毕竟这可不是在燕北大学参加讲座,要注重燕北大学的脸面,而且估计等会师爷爷也会过来。得给大人们长脸。
更别提这次研讨会前排还有许多外国友人在场。
乔喻很清楚在这种场合他有多收敛,在导师跟师爷爷的办公室里就能有多放肆。很浅显的道理,可惜很多人不懂。
果然如他预料中那样,袁老跟一位外国教授一起走进了会场,看到乔喻坐得端端正正,师爷爷还冲着他笑了笑,眼神中满是宠溺……
整场讲座乔喻听的很认真。大概是学术上许多东西真就是这样坐在台上讲更有感觉,或者说更容易有激情,反正乔喻是听的津津有味,比看论文有趣的多。
因为时间有限,埃弗顿教授大概是围绕两个点来讲的。
其一,是如何将表示论中的对称性和几何结构结合起来,以获得对猜想的理解;其二,则是p-adichodge理论如何为几何朗兰兹猜想提供新的视角。
而伴随着埃弗顿教授由浅入深的讲述,乔喻突然感觉一直在脑海中阻拦着他灵感的栅栏就好像正被人用极为暴力的方式疯狂摇晃着,久违的灵感正在喷涌而出的边缘疯狂试探……
就像即将就要喷发的某士山般美妙。
万字更新第三十五天打卡完成!
第119章恭喜你,已经看到了些美好的风景
“……我们知道,在研究代数曲线时,脊络的选择和自守形式的构建是关键……其最大问题的关键点在于galois表示可能只在特定的p-adic环境下有效,当我们建立一个p-adic数域……”
埃弗顿教授的报告还在不停钻入乔喻的耳中,但乔喻此时脑子已经完全被各种线条塞满。
就差一点点,一点点……
不是这些东西……
因为论文中都已经论证过了……
作者非常谨慎的用了诸多限制,来保证结果的正确性,要另辟蹊径。
等等……
挑错就不应该被现有的想法所束缚,只要在对方搭建的框架内,不超出框架,他也可以自由的去定义……
一个非同一般的奇异点,但并不是常见的奇异结构……
“有了!”乔喻突然兴奋的叫出了声。
会议室内也顿时安静下来,无数道目光集中到了前排。
后排的教授们只能看到一个个后脑勺,但坐在第一排的大佬们跟台上的埃弗顿教授,则用困惑的目光盯着这个突然叫出声还一脸兴奋的少年。
毕竟这真的很不礼貌,哪怕乔喻只是个未成年的孩子。
尤其是潘敬元,他坐得离乔喻最近,直接被刚刚那一声吓得一哆嗦,简直莫名其妙……
乔喻也飞快的反应过来:fuck,闯祸了!
于是少年如同条件反射般直接从椅子上弹了起来,立刻便开口道歉:“非常抱歉,埃弗顿教授,以及各位老师,实在是埃弗顿教授刚才讲的内容太过精彩了!
给了我太大的启发,让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很特别的反例,好像能够证明丹尼斯教授跟山姆教授近期在arxiv上发表的系列论文关于ambidexterity定理证明部分出现了局部-全局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