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知道啦。”
乔喻回完后,突然想到他现在能帮母校做点什么了。
放照片的话,他正好今天才拍了不少,在学校大门口拍的,正好能帮着把母校宣传一下。
说不定以后星城就从四大名校,变成五大名校了呢?
于是乔喻点开了老张的微信。
今天的照片都是专门负责摄影的老师用单反拍的,发给老张之后,老张才发给他的。
乔喻从其中选中了一张他跟学校一众领导的合影。
他站在第一排最中间位置,左边是张校长,右边是兰杰,第一排都是校字头的领导。
什么教导主任、政教处主任还有班主任跟老师都在第二排。
正打算登陆微博,乔喻想了想,又用手机自带的编辑功能,把他的相貌作了些模糊化的处理。这才上了微博。
许树动作很快,他登陆上来之后便看到实名认证标签果然又增加了一行,看着还挺舒服的。然后又看了眼自己的粉丝数,有惊喜,他记得注册当天粉丝数才2万多来着,他放这里没动竟然涨到3.1万了。
乔喻还挺开心,如果这些粉丝都是真人的话,都能组五个合成旅了。
点击了发布微博,把处理过的照片上传,需要编辑文字了,乔喻一时间没想好写点啥。
冬令营的生活好像没什么好说的,开幕式之后就是考试,参加讲座,自由交流……
好像没什么让他印象深刻的……
自然而然的,乔喻脑子里浮现出余永俊跟余伟的样子。
印象深刻也就这两个活宝了。
余永俊那个无赖他懒得理,于是脑子里只剩下余伟那傲娇的小表情。
文案这不就来了嘛……
“众所周知,跟语文、英语这类主观题极多的文科类考试比起来,数学类的考试甚至是竞赛,想拿满分,不是应该如同呼吸一般简单的事吗?
但为什么某个天天耍帅的家伙,却总是拿不到满分呢?是因为不想吗?临海联赛第三名,cmo还是第三名那位同学,找找自己的原因好吧,两个多月没点进步,有没有努力学习?”
文案写完,乔喻又检查了一遍,好像没有错别字,然后心满意足的按了发布按钮。
这文案应该挺完美的。
就是不知道余伟那家伙平时上不上微博,如果他没看到的话,就没什么意思了。
不过让乔喻没想到的是,这条微博刚发出去,他正打算直接退出去干点别的,突然微博评论区就有了动静。
这谁啊?
把微博当微信?回复这么快的?
难怪回复这么快,就三个问号。
一点情绪价值都不给,差评!
不过就这么一会的功夫,评论很突兀的变多了。
“数学竞赛拿满分真的跟呼吸一样容易?我读书少,大佬别骗我。”
“刚想喷,才看到是今年cmo第一的满分大佬,小里巴巴数竞也是满分,这是真大佬实在喷不动,兄弟们,积攒怒气值,咱们去找下一个装逼的喷!”
“我滴锅乖乖,cmo第三还要被骂的吗?难道这就是强者的世界?慕了,慕了。”
“虽然博主很牛逼,但实事求是的说,联赛只算全省排名,cmo是全国排名,临海第三跟全国第三,还是有进步的吧?当然,第一diss第三,我们外人就不多说什么了。”
“不懂就问,cmo难道不是首席营销官的缩写吗?什么时候跟数学扯上关系了?”
“社会人为什么会看到这条微博的?cmo是华夏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缩写,对应的是imo,在华夏也被称为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只有cmo中的最强者才能代表华夏去参加imo!”
“奥数啊!牛逼!话说这个cmo成绩单在哪儿能查到啊?突然好想去看看第三名到底是谁!”
“不是,乔喻大神,原来你这么调皮的吗?”
……
看着飞快增加的评论区,乔喻摸了摸下巴,有些摸不着头脑。
那些关注他的粉丝都是些什么人啊?
如果学生占绝大多数的话,应该没时间上微博的吧?
不对,伴随着评论的快速增加,乔喻发现他的粉丝数也迎来了一波上涨,这才几分钟的功夫,已经3.6万粉了。
凭空多出了近四千粉丝。
乔喻重新调出了微信,找许树问了句:“发一条微博效果这么好的吗?十分钟就涨了四千粉丝啊?那我要是以后每天都坚持发一条微博,岂不是很快就能坐拥百万粉丝了?”
很快,对面回了个瀑布汗的表情。
“大佬,不是,账不是这么算的!首先因为你还属于新人大v,所以现在会有一些流量方面的扶持。其次我们后台有用户的大数据画像嘛,你的微博会优先推送给那些平日关注科普、知识分享类博主比较多,以及对学习、科学这块感兴趣的用户。
另外这类针对性推送的效果也是逐次递减的,毕竟平台类似画像的用户是有定数的,前期大家关注了,后期肯定就少了嘛。不过虽然每天坚持更新微博虽然对增加粉丝量用处不大,但对于增强粉丝黏性肯定是有极大好处的。”
“哦,这样啊。”乔喻随手回了句,对微博的兴趣大减。
只能说这解释很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