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红色的,一套是纯白色的。 程宝珠看着那俗不可耐的大红色……坚决不肯退步。 徐川反而就是喜欢这种纯正的红,瞧着就觉得热闹,于是也不肯让步。 他梗着脖子说:“红色在外头是最贵的,想买都买不到呢,你喜欢的白色要多少有多少。” 程宝珠哼一声转头,俗,太俗! 白色穿在身上,衣服哪里脏了也容易发现,关键是软软嫩嫩的,才像天使宝宝。 这种大红色,显黑! 最终还是程宝珠赢得这场争论,她的审美绝对是压制徐川的。 电风扇就在旁边呼呼吹着,散发着冷气。 徐川控制不住自己的手,下单了衣服后,又下单奶瓶,还长吁短叹地可惜没刷到奶粉。 他正准备起身去做饭时,门口传来敲门声。自从家里添了架小风扇后,他们的院门平日里都是关着的。 “徐川,宝珠!” 是程复维的声音。 程宝珠赶紧把电风扇收起来,徐川面带喜色起身去开门。 果然! 程复维见到他立刻道:“好小子你过了!人事那里让你下周一去上班!” 程宝珠匆匆出来,期待问:“多少钱?” 程复维无语:“这是钱的事儿吗?” “当然是!”程宝珠说,“工作不就是为了赚钱吗。” 他们家最近收支极其不平衡,这是很危险的一件事儿,她还想着钱留着过几年买房子。 徐川压着激动:“哥你先进来,就留下吃个饭,我去跟我爹妈那里说一声。” “行!”程复维也不矫情,抬着车就进来。 “宝珠,你给哥倒些绿豆汤。”徐川说完,急忙跑到老屋去。 他不像程宝珠,只觉得县城的工作真的只是一份赚钱的工作。 在他这里,县城的工作还代表着县城户口,以及能够传子传孙的铁饭碗! 一时之间,徐川竟然有点儿热泪盈眶。 徐川离开了,进屋后,程宝珠又拉着程复维问:“到底多少钱。” 程复维:“……转正前28,外加各种票。转正后38,票翻倍。” 程宝珠终于放心,28元足够他们家花一个月的了。 她给程复维倒了绿豆汤,趁着徐川还没回来,又捧起酸梅汤美滋滋地喝着。 房间里还残留着些许冷气,温度比外边低上不少。 程复维喝一口,又看一眼程宝珠。他总觉得宝珠好像有点儿变化,哪里变了他又说不出来。 胖了? 也是,徐川手艺好,她又不上工,可不就是会胖了吗? 村头。 徐川兴冲冲地赶到老屋,迫切地想和家人分享这个消息。 正巧路上遇到送信的,送信的小于经常送徐川爹娘的信,于是在门口是就直接把信交给徐川。 “部队寄来的?”徐川顺口问。 小于点点头:“还你大姐的。” 他几乎每个月都得给这家送信,基本上全是部队来的信。 徐川接过来,笑笑道:“谢谢啊,大热天的麻烦你了,要不进去喝杯水?” 小于赶紧推辞:“真没时间,上岗村我还得走一趟呢。” 说完,两人挥挥手他便离开。 徐家这会儿正在准备午饭,家里只有江玉兰和虎头小谷两兄弟,其他人都还在田里上工干活。 “妈!” “干啥?” 徐川压抑不住激动:“跟你说个好事情,我下周一要去运输队食堂上班。” “啥?” 徐川丝毫不掩饰脸上喜色:“之前宝珠他堂哥告诉我运输队的食堂估计要招人,我前几天去试了下,刚刚宝珠她哥说我被录取了,让我下周一去上班。” “哐当——” 只听到厨房里有一声响,然后就见江玉兰瞪大眼睛冲了出来。 她愣了好一会儿,脸上爆发出大笑:“哎呦喂我的亲娘哎!运输队录取了!我从小就说你有福气,其他人还不信呢!” 江玉兰开心得原地蹦起,硬是拍了徐川好几下。 “这工作好啊,什么世道都饿不倒厨子,你还真是误打误撞了嘿!” 从前徐川手艺哪有这么好,分明是结婚之后天天给宝珠做吃的,手艺这才练了出来。 又再加上工作是宝珠娘家堂哥介绍的,江玉兰便愈发觉得这桩婚事结得对。 村里人说什么这两个懒人凑一块,是寅吃卯食。缺德一点儿的还说,两人不是穷死就是饿死。 江玉兰这下要板挺直了,瞧瞧瞧瞧,整个老坑村哪个同辈的有他家徐川厉害! “虎头,虎头……算了,先不要让村里人知道。” 江玉兰本想让虎头去把家里人叫回来,不过想想徐川还没去报道,干脆压着这个消息,等之后再说出去。 徐川只来报个喜,报完后说:“妈,我就先回去做饭了,宝珠堂哥这会儿在家里。” “行行行,你先走,千万别怠慢人家……家有没菜?没有的话我这里带下去,你和宝珠晚上记得来妈这里吃饭!” 江玉兰追到门口说。 “有呢有呢!” 徐川又跑回家中,家里还有条鱼,于是就直接做了红烧鱼。再加上香菇蒸鸡蛋,黄瓜炒瘦肉以及炒青菜后,便凑齐四样菜。 程复维感叹:“往后我去食堂吃饭就专门挑你做的,记得给我开点小灶。” 徐川一口答应,又想起住宿问题:“像我这种有家属的该住哪儿呢,总不能也像你们一样就宿舍吧。” 程复维笑了:“还真是!你要不就每天骑着车上下班,要不就住我们那种宿舍。像咱们这种还没转正的没房子分,就是转正多年的,也不一定能分到房子。” 徐川拧眉,他肯定是不能可宝珠分开的。要是每天骑车上下班,时间也会很赶,毕竟每天还有早饭要做。 租房子? 县城房子没那么好租,都是好几家人住在一户院子中,或者就是住在小棚户中。 别说宝珠还怀着孕呢,就是没怀孕也不能住在这种环境中。 徐川问:“复维哥,你大概知不知道食堂几点钟开始做饭?” 程复维摇摇头:“这我还真不知道。” 他哪能知道食堂几点做饭啊,想想说:“我们大多都是七点半左右吃的早饭,如果要做应该是六点多开始做。早饭也没啥,天天就是地瓜粥,加上各种小菜,每周四有包子,每周五有馒头。” 徐川这么算算,松口气。 这样他每天倒可以骑车上下班,只要骑快点就成,也和从前卖甑糕的时候差不多。 作者有话说: 徐川暗示:哥,我媳妇现在不一样了。 程复维:是不一样了,好像有点胖了。 徐川:……想炫耀的嘴巴蠢蠢欲动啊! 第3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