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是飞剑!” “我的妈呀,这也太爽了吧!” 人群纷纷被这道仙气无比的身影和那硕大的飞剑吸引了注意力。 亲自批准了宋药去往飞行现场的大领导看着电视里青年意气风发的身影,眼底满是包容与宠溺。 中洲是在这个孩子的手下一步步起来的。 而这个孩子却是他们看着长大的。 无论是论公还是论私,他们都像是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着宋药。 他们希望他能永远快乐。 希望这个不满十岁就在为国家做贡献的孩子得到属于他的荣誉。 大领导笑着看着宋药得意无比的身姿,对着身边下属下令:“公布吧。” 中洲不再惧怕什么了。 他们也不需要再惧怕了。 正在播报新闻的记者们听到耳麦里的声音,哪怕是经过了严格训练的他们脸上也忍不住露出一丝诧异。 他们强忍着不去看天上那正踩着飞剑肆意飞翔的身影,努力对着镜头微笑: “今天,久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宋同志也来到了现场,他正踩着一柄飞剑,飞的速度不算快,但却潇洒无比,宋同志名叫宋药……” 无数媒体开始集体报道那个站在飞剑上的身影是谁。 在这样强大的中洲下,中洲的国宝,也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展现出他的光辉。 宋药正飞的起劲,听到底下的惊呼声,还有欢呼,往下看了一眼,发现大家好像是冲着自己来的,青年忍不住越发得意的挺直了腰杆。 这一身可是文爷爷帮他挑的。 他就知道,一定很帅! 第234章 【宋同志真名揭露,竟不满二十】 【宋药研发xxx时竟才xx岁】 中洲很少有这样新闻爆炸的时刻了。 就连飞行通道开启这样的大新闻,都只占据了一小半频道,大部分的媒体都在说那位极其神秘的宋同志真实年龄竟然才十九岁的事。 说实话,这听上去就很玄乎。 “但是仔细想想,咱们中洲好像一直都很玄乎。” 这个评论一冒出来,立刻就被顶成了热门。 正沉浸在“我们中洲最国宝的科研人员今年竟然才十九岁”情绪中无法自拔的大家伙突然意识到。 对哦,我们中洲好像一直都很玄乎诶。 地震预测机器,防护罩,飞行翅膀,甚至现在还要向宇宙进展,说出来哪个不玄乎了。 而且与宋药一同出现的,还有和他差不多年纪的科研人员们。 他们大多都曾经是一个班的学生。 科大少年班。 那个当初刚成立时还被外国批判过的特殊班级,在若干年后,终于向全世界展示了它的成功。 宋药和赵晓东他们这些可开心了。 他们表面上一副“我不在乎,我是个淡泊名利的人”,实际上每次回了宿舍,都会凑在一起看新闻上是怎么夸自己的。 现在的他们已经不再是小时候那样,一张床能够容下六个小豆丁了。 于是,大家不得不转移到沙发上。 “这是夸我的。” “这是夸我。” “我喜欢他们用的这个词,少年天才却从未懈怠。” 宋药喝着牛奶,心情舒畅的看电视里面用尽各种词语夸他们。 看着看着,他突然咦了一声。 “石楠?她也提前毕业了?” 赵晓东吃着棒冰,随口回答:“早就毕业了,石楠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的可快了,你不知道她有多狠,实习的时候专门跑各种危险地方潜伏,我都没敢跟我奶我妈他们说。” 宋药吃惊:“啊?我怎么不知道?你们怎么都不告诉我的?是不是石楠让你不要告诉我的?!她是不是怕我反对!” “告诉你干嘛,你自己不也是,实验的时候哪里危险哪里钻,而且你凭什么反对啊,我这个当哥哥的都没反对呢。” 宋药心虚的咳咳几声:“胡说,那是前几年的事了,我现在实验哪里有危险啊?” “那是因为你现在方方面面防护到位,遇到危险也伤不到你。” “我那是为了实验的成果,科学总要有所牺牲的嘛,而且只是小伤,又死不了。” 赵晓东呵呵:“石楠也这么说,她说她是为了揭穿更多的真相,揭穿真相总要有牺牲的嘛。 发现自己如此双标的宋药不吱声了。 他们两个一直知道石楠致力于满世界跑的拍摄那些隐秘,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经历过被人贩子绑架的无助与恐惧的原因,她希望能救出更多像她当初一样无助的受害者。 当然,支撑着她到处跑的并不是信念,而是强大的武力值。 石楠本来就天赋异禀,又从来没放弃过进修武力,别说一般人不是她对手了,就算来个八九个,她都能顺利逃脱。 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论逃跑,她称第二,没人敢当第一。 这也是宋药和赵晓东一起帮她在家人面前遮掩她工作危险程度的原因之一,他们追寻自己的梦想,石楠也在追寻她的梦想嘛。 更何况,石楠还会从全国各地给他们邮来各种土特产。 就俩字:好吃。 看完电视,宋药就和赵晓东一起抱着一箱子笋去食堂了。 这可是石楠亲手挖出来的,一起长大,她知道俩人都好这一口,特地弄的嫩呼呼的嫩笋,试图来贿赂他们。 美滋滋吃着嫩笋的宋药一边吃一边点头:“放心,我肯定……等等,她要贿赂我们什么?瞒着家里她的工作危险?” 赵晓东:“那倒不是,她现在没有工作了。” 宋药:“?她辞职了?不会吧,她不是很喜欢当记者吗?而且她怎么又没告诉我?!” 赵晓东:“她说要当面告诉你,辞职也没事啊,她现在单干了,你还记得之前在星河县她搞得那个报社吧,石楠毕业之后去大公司本来就是为了学习经验,现在经验学到了,她就不干了。” 宋药瞬间明了:“看来她是想采访我们了。” 说着,青年克制的微微翘起嘴角:“毕竟我们现在是名人了,采访我们对她报社的发展肯定很有帮助。” 赵晓东也不意外宋药能猜出来,一边闷头吃一边说: “是啊,石楠就是这么想的,你是不知道,她赚的钱基本都投资在装备上了,我真不知道她们报社里的记者到底是记者还是特种兵,一个个能文能武,身上装备还多。” 宋药对这点却相当赞同:“当然要装备多点了,就跟我们面对间谍一样,肯定得提前做好防护准备啊,难不成要等着间谍来了再应对吗?” “我跟你说,我给咱们宿舍装了第15个防护系统,回去之后正好实验一下。” 赵晓东:“……你俩才该是兄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