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家里给成高弄了份工作,不然他就要下乡,我姐想把这份工作给她的好弟弟。” 方海大吃一惊道:“那怎么行?” 弟弟是人,儿子就不是人了? 赵秀云也苦笑道:“当然不行,她自己还没跟我提,是成高写信来我才知道的。” 她是真心盼着姐姐能过得好,这会也觉得除非一阵雷劈中她,不然这辈子是不可能好了。 方海不赞同道:“当然是自己的孩子最要紧了,侄子能给她养老吗?” 这道理,大家都懂。 赵秀云等着的就是这句,正色道:“不是我挑拨啊,但我得丑话说在前头,我生苗苗以后,你家里就提过过继的事。” 她当时太不好,懂一点的老人家都知道以后不好生养,毕竟是新社会,不提休妻这回事,但打主意的人不在少数。 方海当然知道自己家的人是怎么回事,虽然也不太愿意说他们坏话,还是说:“他们想得美。” 他就是生不出孩子,也没有那种给别人养孩子的大度。 赵秀云表明自己的态度,也就放心,打给哈欠道:“睡吧。” 方海窸窸窣窣把报纸放好,关掉台灯,心里琢磨这事。 他睡觉一向不安分,今天没动静,赵秀云心里生疑道:“你不舒服?” 方海走着神呢,轻笑出声道:“知道了。” 知道什么啊! 赵秀云羞得一张脸,差点把他的背挠花。 等怀中人沉沉睡过去,方海轻轻叹口气想,老家估计有得闹,这几回来的信别的不说,都在催怎么还没动静。 老人家最重子嗣,他想起他妈的性子都头疼。 要怎么拿捏呢? 他第二天非常真诚地问媳妇。 这事也有赵秀云的一半责任,她笑得不怀好意说:“有个法子,有点缺德。” 多缺德? 方海侧耳倾听。 赵秀云趴在他耳边说:“你不能生。” 这可真是缺德啊。 方海想想自己要是写信回去这么说,哪怕嘱咐不要说出去,也一定会传出去的。到时候哪还有人记得他功成名就,说起来都是老方家那个不行的。 而且这也不完美啊,家里一定会闹过继。 赵秀云出主意出全套,说:“这信我来写,保管他们屁都不放一个。” 她写的时候,方海就在旁边围观。 其实也挺简单的,就是以“他方海居然不行,你们老方家必须给个交代”开头,把上上下下骂一顿。 方海怀疑这是她的本心,积攒许久的怨气,也不敢问,接着往下看。 后头的就简单了,写“方海求我不要离婚,所以以后家里钱归我了,以后你们老实,我就按月给钱,不老实,一毛我都不给”,完完全全翻身当家作主的姿态,写得那叫一个眉飞色舞,显然不知道憋了多久。 这能管用? 方海有些质疑。 他这窍开得不够,赵秀云笃定道:“怎么不管用,其实前面后面都可以不说,只要说惹我我就不给钱就行。” 老方家可每个月指着他每个月寄回去十五块钱过日子,一个壮劳力,全年满工分,扣吃扣喝,也就剩个二十块。 方海只是还对父母留一丝情,不想用这个威胁罢了。 赵秀云可没有,也不等邮递员上门的日子,哒哒跑到公社把信寄出去,高兴地拍拍手,等着婆家人收信人的反应。 叫她诚实,现在是太诚实。 方海的天平倾向她和孩子,只能假装没看到。 第70章 胆子大 老方家的回信还有得等,赵秀云…… 老方家的回信还有得等, 赵秀云大外甥成高的第二封信就来了。 她在上班时间收到,在办公室拆开, 表情虽然没什么变化,眼神却冷下来。 李玉多问一句说:“家里的信?” 她们这样也算背井离乡,收到老家的信总是最高兴的。 赵秀云笑盈盈,看不出什么异样来,说:“对啊。” 她很快转移话题说:“国庆发的特票,是不是今天领?” 中秋过完是国庆,逢年过节总是让人最高兴, 赵秀云一到发钱□□的日子,高兴得能飞起来, 工资份额里的是到后勤领,妇联还另外给家属们准备了,都是今天领。 李玉也是一脸高兴说:“对啊, 说是还发油票。” 大人二两、孩子一两是月供应,谁过日子不是掐着吃。 赵秀云把信收起来说:“那供销社又得挤得不像样。” 李玉想起来心有戚戚道:“是啊,9号楼那天有个挤摔的,一脸血, 别提多吓人。” 其实这种福利供应,数量数得真真的,大家就是赶早不赶晚。 赵秀云寻思自己这点小身板,上回挤都够呛, 这回还是算了。 她跟张主任说一声, 去后勤把票领回来,等什么时候供销社挂牌子,什么时候再去买。 方海晚上就看她一遍一遍地数,别提多高兴, 忍不住说:“你这数一晚上了啊。” 再数一百遍,也不会多变出一张来。 赵秀云白他一眼说:“你知道什么?” 农民种地看得到丰收,他们一天天的不就是指望钱票丰收,看了当然高兴。 方海是不知道,拍拍床催她赶快睡。 赵秀云推他一下,说:“我有正经话想跟你说。” 唉,怎么每天都有正经话,耽误睡觉啊这不是。 方海打着哈欠坐起身,问:“什么事?” “你认识的人里,是不是有个叫王超的?” 王超? 有点耳熟,可方海从前是个万事不过心的,头晃来晃去,嘴巴动了又动,就是说不出个答案来。 赵秀云提示他道:“你战友,应该是首都人。” 战友啊? 方海一拍大腿说:“是有这么个人。” 有这个人就行,赵秀云问:“你能不能帮我打听一下,他是什么级别,家里有什么人?” 打听这个做什么? 方海不太确定道:“应该是可以,不过问这个做什么?” 赵秀云把成高的信给他看,方海一目十行,看完说:“成高不是才十七吗?你大姐这么急着给他成家啊。” 打建国,乡下虽然还是结婚早,但大多是过了十八。 赵秀云说:“可不是,我现在是越来越不知道她琢磨什么。反正成高说,他妈看好这女他觉得怪怪的,说是你战友的孩子,在老家那边插队,反正你帮我打听一下,有没有这个人吧。” 也不是什么大事,方海爽快应。 隔天找几个人帮忙打听,但没有那么快有消息。 赵秀云知道急不来的,也没催,把注意力放在两个孩子身上,尤其是禾儿。 小丫头片子,每天都鬼鬼祟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