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时空穿越 >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 第883章 洛苏第二次讲道,开明政治!(840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883章 洛苏第二次讲道,开明政治!(8400(2 / 2)

如果不是于国有利,于天下有益,我们又怎么会出现在这里,父皇,还请多多思虑啊。”

隋炀帝不在乎天下百姓,那底层的胥吏就敢随意压迫。

即便以洛苏通贯古今的眼光来看,他也找不出一种更好的宰相制度了。

君主不讲道理,依靠自己的喜好做事,甚至生杀予夺。

毕竟洛玄辰的天赋比起房杜这种顶级宰相来说,差的有点远,洛玄辰的优势在识人和学术,对数术也比较擅长,性格威严谨慎,所以能作为大军后勤官。

但洛玄夜很少要什么东西,李世民略一沉吟,心中虽然还有疙瘩,但还是叹口气道:“就按照青阳你说的,让父皇避居宫苑中。

群臣百僚,不惶惶终日,而能专于政务,各有所职,这就是政治清明。”

洛玄夜走进堂中,将李世民的意思告知李秀宁后,李秀宁沉默了许久,而后缓缓道:“唉,进宫吧。”

君王如果真的想要做什么,仅仅凭借这个政治惯例,臣子们自然是拦不住的,没有任何制度能防得住杨广这种人。

李秀宁上前,叩首在李渊的面前,泣声道:“父亲,女儿来看您了,您瘦了。”

三省制度,将丞相的权力分到众人身上,所有的政令,经过三高官官的反复商议。

细微的阳光透过重重殿宇的缝隙,稀疏的洒落在庭院的角落,这里的供给已经不再复往昔的充裕,所以大部分的殿宇都昏暗着,偌大的宫室,非常寂静,烛火摇曳之间,映照出空荡荡的大殿和回廊。

洛玄夜已经不少次见到妻子暗自垂泪,但是平阳长公主又不能和李世民说。

洛玄夜沉声道:“父皇,太极殿不是一间宫殿,如果您想要宫殿,陛下可以为您修建一座比太极殿更壮丽的宫殿,太极殿是帝国的象征,它代表着大唐的正统,代表着陛下的正位,现在您居住在这里,陛下就不能南面而王,这难道是父皇您想要看到的吗?”

隋朝有三省制度,但那个三省制度是空的,杨坚和杨广都不重视三省,而是乾纲独断,不能发挥这个制度的作用。

二人结伴回宫,洛君成和李丽质也被二人带上一同进宫。

秦朝之前的邦周,和如今制度相差太多,我便不提,从秦朝开始,一直到后来的汉朝,相国、丞相权力极大,几乎总揽全国政务,这保证了在天子没有足够能力的同时,丞相可以辅佐邦国运转,但问题在于,如果丞相也出问题,没有能力呢?

天子曾经和我谈论过隋文帝的问题,天子可还记得当初是如何说的吗?”

这样或许会有人指责陛下,不能尽孝。

李秀宁和李世民是同父同母的姐弟,洛君成和李丽质是亲表兄妹,不请圣婚的话,不能成婚。

君主在拔擢宰相以及黜落宰相时,不应该以私人喜好去做。

李世民天赋很高,他一听完洛苏所说,立刻就问道:“国师,如果这样的话,那三省政事堂宰相看待天下的视角,岂不是要一致?”

这天下就没有本该做什么,而变成了,我要什么,每一个人都如此,那天下会变成什么样呢?

君主以身作则的效果是极大的,因为上有所好,下必效之。

李世民轻抚胡须,他听到第三个人的时候,就知道洛苏是故意点这些人的名字,让他们说给自己听,于是朗声笑道:“朕看刚才诸卿说的就非常好,我大唐就是要做到刚才诸卿所说的那些。”

你们玩吧,姑父还有些事务。”

除非那个人一直对,一直对,从未出过错。”

天子你怎么样对待你的宰相,你的宰相就会怎么对待僚属,既而一层层向下。

洛玄夜在李世民面前倒是不至于冷面,他缓缓叹息道:“陛下。

一群最聪明的智者,就是诸位,对每一条政令都以自己的智慧,去提出意见。

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等到李世民气消了,这件事也就算是过去了,这就是这个制度的可贵之处,这是一种相权对君权的制约。

现在李世民还没能彻底把李渊的影响力清空,现在还不能让李渊有重新接触旧人的可能。

他望着脚上反着光的鞋,又向前一大步,这下温暖炽热的光全部都照到了他的身上。

天子理论上应当有无尽的权力,但现实中,却总是会引起祸患。

洛君成作揖,李丽质福礼,洛玄夜微微笑着,心中则暗道:“再过几年,该请素王老祖赐下圣婚了,否则还不能成婚。”

李秀宁终究不是心中只有亲情的女人,她也是流着李氏之血的人,面对现在这种情况,她知道最好的处理手段是什么。

集合众人的智慧,而不是一个人的智慧,去治理一个天下。

这就是李世民对隋文帝杨坚的评价,洛苏很是认可道:“杨坚已经算是资质很高的君主,他的能力很强,但即便是他,也会犯下许多的错误,他越是勤政,犯下的错误就越多,最终这些错误,都有可能会成为葬送帝国的元凶。

……

洛苏这突然点名,有点像是当初读书时突然被夫子点到,杜如晦还抖了一下。

话音未落,便从堂中跑出一个约莫六七岁的小女孩,穿着华美的锦绣宫装,面容如皎洁明月,小巧鼻梁挺直秀美,樱唇饱满红润,笑起来时乳牙细密,宛如珍珠镶嵌在珊瑚中,肌肤细腻白皙,大眼睛犹如秋水含烟,睫毛扇动宛如蝴蝶振翅,很是灵动,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如瀑般落在腰间。

一个人会出错,如果一群人都出错的话,那就是解决不了的问题了。

李世民很高兴,他一向以诚待人,甚至想要给跟随自己的诸位将军,世袭刺史,这相当于当初大行分封。

李渊还给了洛玄夜岭南王的位置让他体面离开长安,按照李渊动不动杀人的习惯,这已经算是不错了。

宦官的声音高高吊起,拖着长长的尾音,“宣!”

李丽质年纪虽小,但有皇后长孙氏教导,却颇为得体大方,此刻洛玄夜询问,她一边将手中凉茶递给洛玄夜,一边站在洛君成身侧,带着些许稚气道:“回姑父,是宫人带我来的。”

否则到时候可能会迎来不利之事。

但是打猎之事,稍后再议,不能随便让什么人接触太上皇,以免出现奸邪之人蛊惑。”

但这个制度对于中等以及之上的君主,帮助就太大了。

朕与国师说,今日谈论三省事宜,所以国师前来论道,诸卿且听之。”

洛玄夜匆匆回到公主府,一进府中就见到自己的长子洛君成正在舞着马槊,劈在空中,泛起阵阵鞭辟之声,端的是虎虎生威,虽然才十岁余,却已经有模有样,看样子是继承了洛玄夜的武力优点,他有些好奇问道:“君成,怎么不去后院校场习武?”

李世民指着那从殿中射进来的光束朗声道:“国师,这开明政治,就是光。

在过去的数百年中,伴随着靖难诸侯的消失,那种主人翁意识,已经消失了,宰相成为了权力的工具,而现在洛苏告诉君主以及臣子,宰相和天子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样的,只不过宰相可以换,天子不能换而已。

“父亲英明睿智。”

天子曾经和我讲过此事,让天子自己来说吧。”

她双手捧着一杯凉茶,从堂中走出,脸上带着清稚的笑意,“表哥,喝茶。

如果是其他人这么说,李世民可能会笑笑然后不做声。

群臣若有所思,房玄龄问道:“国师,正如您刚才所说,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对三省视而不见,我大唐又该如何避免呢?”

诸位可知晓?

中书令你来说一下。”

那殿中夏天热还潮湿,冬天又阴冷,他年纪大了,待在那里实在是受罪。

长乐公主还小,自然和体力充沛的洛君成不同。

李世民闻言心一梗,魏征,可真有你的啊。

如果不是李世民必须上位,李渊又太偏心李建成的话,洛玄夜是不会参与当初针对李渊的行动的。

是啊。

太极殿中,李世民终于坐上了自己心心念念的位置,政事堂诸公按照位次左右列坐。

他本来是可以享受天伦之乐的,但现在却全毁了,好歹现在还有平阳在,就不要让平阳也跟着伤心了,他叹息一声道:“唉,你们去回禀二郎,朕同意搬离太极殿,让二郎好好治理大唐。”

而现在,李世民在气头上的诏令,在中书门下那里就过不去,那下级尚书省接到诏令后,就可以说一句,“未经中书门下,何以为诏?”

李世民沉默着,然后躺在长孙氏腿上。

李秀宁的身躯颤抖了一下,泣声道:“父皇,会的,女儿会常来。”

他所要做的是,确定大唐下一步的计划,即在王道仁政取得一定效果后,天下已经有一些恢复后,大唐又该去往何方。

李世民闻言迅速翻找着记忆,“国师,您是说,朕很讲道理?”

李世民摸摸洛君成的头,他是洛君成的舅舅,对自己姐姐的这个独子,他很是喜爱。

但唯一不会做的,就是讲理。

“皇姐年纪还不算特别大,仅仅只有一个儿子,还是略有些少,洛氏嫡系凋零,皇姐应当再要一个才是,现在天下归朕,不必担心了。”

李秀宁也规劝道:“父亲,人到了您现在这个年龄,所想的难道不就是承欢膝下,现在陛下、三郎和我,就是您仅有的子女。

洛苏听罢突然转过头问李世民道:“天子认为呢?”

洛玄夜离开之后,这宫室突然显得有些空,也或许是李世民的心中有些空,李世民身处其中竟然颇有几分冷清和压抑。

李世民准备等他和李丽质成婚后,就调他进入千牛卫,做千牛备身,到了合适的时候,就让他出外征战立功。

洛玄夜一见,顿时显出笑容来,怪不得自己儿子在前院练这些花架子,原来是长乐公主来了,“公主可是自己来的?”

洛苏又问了几个人,基本上大同小异,有了洛玄辰的出言,剩下的几个人,大致上将自己想象中的政治清明的场景描述了一番。

张婕妤刚想回嘴,见到是李秀宁和洛玄夜,当即有些讪讪的闭住了嘴,也不见礼,往后殿去寻李渊了。

洛苏颔首道:“没错,就是这一条,天子你很讲道理,不要忘记这一条,这是圣王之道的根基。

……

政治清明与否,和臣子的关系不大,而在君王,如果你想要一个清明的政治环境,那就要维持现在的境况。

太上皇,他毕竟是父皇,就算是让他离开太极殿,也不至于让他到西殿中。

现在洛玄夜这一脉,因为洛玄夜的地位,已经重新恢复了祖宗保佑,不过外人不知道,所以圣婚这个仪式还是要举行,这是为了给其他人做出一种示范。

他的声音如同晨钟暮鼓,回荡在太极殿中,久久未散。

李秀宁点头,这也是她的计划,现在她和洛玄夜只有一子一女,这绝对不够,洛苏扩展嫡系数量,多支主脉并行,让他们多生,多生才能生出天才来。

说罢立刻转身离开,洛玄夜作揖后,连忙跟出去,二人上了马车,李秀宁有些失神问道:“夫君,你说父皇……”

政治清明。

李渊对洛玄夜还是很不错的,至于武德年间后期,就连李世民都已经那样了。

长乐公主李丽质,李世民的嫡长女,因为是皇后长孙氏所生,所以特别受到李世民的宠爱。

李世民对于权力看的很清楚,并不是一定要全部把在自己手中,他只拿自己能掌控住的。

他的胸中涌动着一些东西,想要迫不及待的建立一番功业,然后让李渊看一看,告诉他,当初他的选择是多么的错误。

洛苏对自己在唐朝的定位很清楚,他只做大政规划。

现在他定下了初期几年的大致方向,那除非李世民来问,否则他是不会去参与具体事务的。

殿堂内的帷幔半垂,殿外的阳光本也不能全部照进来,即便是正午日当空时,那光越过门槛,也不过是堪堪落在李世民的脚前。

当初祖宗保佑撤掉后,洛氏的家主都是医圣,就是为了尽力防止婴儿夭折,不过这数百年中,还是有许多嫡系夭折,毕竟凛冬城的确是太冷了。

譬如现在大唐要行王道仁政,那政事堂中的诸位宰相,就要心往一块使,而不是将那些会破坏政策的人放进来。”

……

“独属于大唐的光辉,从帝国的最顶层照射下来,李世民和他的宰相们,共同维护着一个堪称君主专制时代最开明的政治制度,李世民倒下后的政治遗产,宛如一座座横贯的山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唐王朝兴衰史》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umkj.cc。手机版:https://m.shumkj.cc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