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祭坛上一切都准备完毕后,洛苏在通天鼎上插上三炷香,而后向祭坛下,微微点头,示意可以开始,李世民满脸肃然走到祭坛边上。
洛苏摩挲着手中茶杯,淡淡说道:“第一步自然是安抚人心,李建成死去,没有你死去问题那么严重,但他还是有些旧部的。
那道白光中夹杂着金色的光芒,充斥着神圣和温暖的意味,望着便让人有种舒服的感觉。
洛苏微微笑道:“太子,你现在最该做的事,是准备接受你父亲的禅让,记得好好准备一番去素王陵,素王会为你赐福。”
“这座祭坛是素王陵中最古老的存在,这是周康王修建的,康王曾经在这里祭祀素王,在召王年间,这里又经过修缮,没想到一千多年过去,除了岁月的痕迹,竟然没有彻底损坏,素王的伟力,真是让人动容啊。”
他不知道素王老祖是不是已经苏醒,但他站在这上面,只觉自己能够通天一般。
太子,一定要重视这些人,这是老祖宗很在乎的东西,他曾经说,要建立一个什么幕府,但我有些记不清了,但这很重要。
洛苏沉吟了一下后说道:“现在有一杯茶水,我放在这个石桌上,你可以通过撼动这个石桌掀翻这杯茶水吗?”
“素王的神灵在天上,诸夏的光辉万万年!”
【尊敬的主人,请您注意约束洛氏子弟,不要让洛氏子弟超越臣子的界限,皇道气运在不正确的时间发动,其后果将难以想象。】
“呜~”
在所有人的眼前,李世民再次跪在祭坛上,张开双臂向着苍穹朗声道:“昭昭有唐!”
洛苏站在祭坛上高声道,声音宛如雷霆,震动四野。
两年时间足够你向天下展现你的诚意了,只要你有决心,这件事不是大事,只是需要耐心,时间会证明你已经放下了屠刀。”
最严重的莫过于史书,写史书者,对本朝多有回护,要修正。
然后那些金色的光芒缓缓组合,先是变成一个很怪异的字,然后一点点的变化,最终形成了所有人都能够认得出来的一个字——昭!
洛苏就像是那片星辰灿烂银河炫目的夜空,他则是站在山顶上遥望着那片星空的孩子,现在星光照在他的身上,让他目眩神迷,不能自已。
而现在,如果你能塑造纷乱三百多年的诸夏意识,又有谁敢说,你不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圣王呢?”
至于武将就更不用多说,洛玄夜拜左麒麟卫大总管,依旧是唯一一个大总管,位在诸将之上。
鉴于对建成旧部的攻讦激烈,在近两年告发的谋反案都不受理,告发谋反的和被举报的,都到长安来对质,不允许私自处理,私自处理的按照挟私报复杀人处理。
这道声音普通人听不到,但姬灵均和洛苏却能够听得到,李世民也听到了这一声讲给他听的言语。
李世民一眼就看出来是挟私报仇,但由点及面,如今天下汹汹,可见一斑。
“素王的神灵在天上,庇佑子孙福寿延!”
但在我规划的未来中,这种君王是不够的。
谥号虽然准确,但有人是不应该拿到谥号的,这些人都应该去掉。
困扰着他的一个问题这么轻而易举的被解决掉,让李世民很是欣喜说道:“看来我向文公求道果真是正确的,还请文公教我,如何成为您口中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圣王,建立古未有之的功业。”
所有人的震惊都远远不如此刻的李世民。
开未来的局面,李世民暂时没有头绪,但前半句他注意到了,“拨乱反正?”
这么下去,我看将来家族,还要再重重挨苍天一刀,就像是邦周那样,到了那个时候,你们才能知道,时代真的变了。”
在数百年前,这一幕震惊了汉帝国的所有人,在数百年后,这一幕震惊了唐帝国的所有人。
洛玄凌拜左千牛卫大将军,负责保护皇帝。
我早就说过要变革,变革。
现在洛玄夜竟然说这些来自极西之地的夷狄,可以进入文学馆,这简直,有辱斯文!
“请陛下登台祭素王!”
仅仅对过去的拨乱反正,就已经足够!
因为他想带着一位天子来到这里,今天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万人齐声呼喊,声浪宛如实质的风浪一样,将四周的桃林吹的哗啦啦作响,一道道回音就如同在山涧中回荡一般,不绝于耳。
这相当于对历史上每一个君王排序,他所体现的不仅仅是君王本身,还有这个时代的需要。
尉迟恭拜左青龙卫大将军,侯君集为右青龙卫大将军。
姬昭的陵墓自然是颇为不凡的,山明水秀,在最初并不如何豪华,尤其是和后世的那些君王的陵墓比起来,显得有些寒酸。
天子埋葬之所在,这是当初姬昭所定下的制度。
嘶!
这下围观众人是真的有些要炸了,这竟然是当初汉武帝用的那一尊,即便不说是不是真的有效果,仅仅这个兆头就是好兆头。
仅仅是一顿,乐曲就再次响起,所有人都期待着后面的结果,洛苏也在等待着稍后的结果,李世民更满是紧张,这算是一场赌博,如果这么大的阵势却得不到什么,那结果就糟糕了。
李世民在这其中必须占据一席之地!
这位即便没有洛氏,也收拾山河的伟大帝王,避免了华夏再次陷入神州陆沉的伟大君王,姬昭可以允许洛氏改变他的人生轨迹,但只能是往更好去改。
李世民抱拳肃然道:“还请文公出山助我一臂之力,我不能没有文公,大唐不能没有文公,诸夏不能没有文公。”
洛苏对李世民的选择并不意外,在李世民身上有一种强烈的自信精神,那是一种包容万物的气魄,“既然如此,你可以下达一项诏书。
伱封赏他们,就会有更多假的谋反案,建成旧部就不能安定,你的宽恕政策就会是一场空。
其中有不少家族使用世家是否不妥?
有的人单独列传是否不对,有些合传是否条目不清。
在天柱之处,姬昭微微睁开了一丝眼睛,他的一丝气息落在人间,就形成了那一道通天彻地的光柱,到了他现在的地位,只有极少数的人还能够让他关注一下。
现在魏征提出了这个请求,李世民立刻说道:“孤加你为陕东道宣慰使,将孤的意思传达出去,孤有远大的志向,不愿意大唐内部流血,只要有才能,不论出身,都能够得到重用。
“请陛下登台祭素王!”
洛苏的分析很有效果,李世民好受了很多,随着李世民带着洛玄夜离开,洛玄星望着二人的背影,突然问道:“老祖宗,您刚才和太子说的是真的吗?
洛苏早就思索过无数次,此刻直接说道:“曹魏开兴庙号之风,又有勋爵滥辞,是否应该废除。
李世民带着庞大的卫队来到这里,更是将整个朝廷的人都带到这里,无数人繁杂的脚步声传来,顺着陵中已经略有些残破的青石铺就的直道,直直的向着尽头而去,林中的飞鸟被惊起,发出一声声略显尖锐惊恐的啼鸣。
到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准备登基大典了。
自今而起,诏、敕、制,以‘蒙素王上皇恩典,全诸夏人的天子’作为开头,以昭示我大唐天子的法统来源!
昭告天下,咸使闻之!
传达四海,诏及八荒!”
但这世上真正的神圣会伴随着时间而愈发神圣耀眼,姬昭正是如此,千年过去,有的君王以及被盗墓贼光顾,但是姬昭的陵墓却愈发的宏伟,渐渐变成了一座山,一座遍布着桃花的山。
……
任何人都不能免俗,就连洛玄夜等洛氏子都震惊的望着这一幕,毕竟还有什么比见到一缕直的如同尺子量过的白烟还让人震惊呢?
在短暂的眯眼后,姬昭再次闭上了眼睛,天柱中不知日月,只留下一道呢喃。
他环视着周围,然后便见到祭坛周围的所有人都跪了下去,如同潮水一样,黑压压一片,仿佛黑月之潮,不见尽头。
文武百官齐声道,目光中满是振奋和激动。
这些史书都要重新修订,这是一项浩瀚的工程。
【尊贵的主人,大唐的篇章将要正式开启,根据家族子弟洛苏的计划,本篇章将拥有多支线任务,各支线任务将获得不同的奖励以及气运点。
眼神是有力量的,李世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就如同强烈的海啸一样,就如同携带着泰山要奔赴北海一般,那汹涌的伟力,让他的魂灵颤抖,让他的精神震颤。
是因为政治制度还不够完善。
到了汉代,从刘邦到刘彻,两代摄政,四位天子,再次重塑了纷乱数百年的诸夏意识。
洛玄星感受到了一股寒意,重重挨苍天一刀,什么意思?
……
请主人自行查看。】
无数人在惊呼着,甚至有人惊得直接站起来往后退了几步,还引起了一阵阵骚乱。
李世民终于说出话来,他高声道:“素王上皇降下天启,朕在天启中接受素王赐福,朕乃天子,天子,素王之子也!
素王与朕同在!
孤这些年招募四方的勇士和智者,最后组建了天策府,这正是孤将来也要做的,让所有人都知道孤的志向。”
李渊是个很懂事的人,既然已经被架空,他也不愿意再占着位置不动,在册封李世民为太子后,很快他就传达出自己退位为太上皇的意思。
如果是曾经的他,或许也将要在这之下被震撼,但现在他的精神魂灵几乎是大圆满。
当听到“国师”两个字的时候,洛苏就知道自己和大唐实在是有缘,自己和李世民实在是有缘,他也福至心灵般的感受到一股冥冥中的指引,或许素王老祖让自己降世,就是为了眼前的这个英武的年轻人。
人群中略有些骚乱,通天鼎,传说中能够沟通上天的载具,祭祀之人只要将文字记录下来,而后投入鼎中,就能够让上天知晓,和素王沟通时,与上天别无二致,亦是使用通天之物。
素王在上,臣李世民,诸夏天子,大唐皇帝,率大唐宗戚,文武百官,祭告上皇,建元贞观,以昭四方。”
在你之前,甚至早在邦周时期,就有无数的这种事,你大可不必认为,你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洛玄夜很少这么说话,李世民郑重的点点头,示意自己明白。
洛玄夜既是给李世民介绍,也是给其他文臣武将介绍道:“陛下,沟通素王最重要的载具就是这尊鼎。
“至高至圣、至尊至尊。
望着面前的桃花,洛苏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一千多年前,他永远都无法忘记,他在第一次去世前,见到的那一幅场景,漫天的桃花纷飞,在树下素王站在那里,如同神圣。
在过去数百年中,这种事情太多了,这难道是单纯人心所能够说明的吗?
素王陵中响起了山呼海啸般的颂唱之声,颂圣曲中再次多了一句,这是和大唐有关系的,这种场合的气氛是会感染人的,就算是对此不了解的人,也会在这种气氛中,跟着颂唱起来。
想必你已经决定宽恕太子建城的旧部。
至于造假那是不可能的,这座祭坛在汉书中有明确记载,当年汉武帝就是在这里祭祀素王,而且望着祭坛时,那种铺面而来的时间之感,那些苍莽之感,是做不了假的。
李世民走上前去,从洛苏手中接过香火,插进通天鼎中,然后他也跪在鼎前,向着冥冥中的上皇叩首。
安抚河北,魏征是老手,现在河北之所以这么乱,就是这老小子当初给李建成招揽的,他这个人是很有能力的。
“这是什么?”
历史上的君王又有谁应该站立在关键的主位上。
我的父亲真的是因为我才拥有天子之位,我的大哥和李元吉,真的是在逆天而行。
啊?
洛玄星懵了,老祖宗您在说什么?
咱们洛氏不是一向支持嫡系继承法吗?
见到洛玄星的表情,洛苏瞟了一眼说道:“在过去的一千多年,一个君王只需要守成就足够了,甚至就算是平庸一些也可以。
李世民僵住,但他的脑子却疯狂的转动着,他几乎是福至心灵的说道:“文公,您是古代的贤臣,就如同神话中的人物一般。
当这一句出现时,洛苏只觉磅礴的底蕴在增加着,洛苏都有些好奇李世民到底从那道白光中得到了什么讯息,竟然让他喊出了素王之子的话。
在洛苏出世后,还不曾来过这里。
这个天下就像是这杯茶,决定它会不会动的是根基,以及作用在根基上的力道。
自古以来,又有几个人能够得到来自素王的天启呢?
李世民在万众的呼声中,一步步走到祭坛上,他走到祭坛上后,不低头则看不到群臣,抬起头只能看到洛苏一人。
我一个后辈又怎么能够让您成为我的臣子呢?
我想要成为您的弟子,但想必您是不愿意收下我的,我郑重的请求您,担任大唐的国师,位在三师之上,尊崇无比,您不是臣子,而是老师,天下所有人的老师。”
以后还有谁能指摘我呢?
……
位在三师之上,在大丞相废黜后,三师就有种大丞相的味道,三师的地位还在三公亲王之上,李世民当初的天策上将,在亲王三公之上,但在三师之下,而现在洛苏在三师之上,三师之上只有一个位置,那就是诸夏天子。
虽然在爵位上还没有提升,但职官的提升才是最重要的,现在的李世民从实际上,以及名义上,都已经控制了朝廷的中枢。
“素王的神灵在天上,庇佑大唐万年年!”
在冥冥中,洛苏秉持着他的意志,姬昭降下神光,告诉所有人,李世民没有犯错,我,素王上皇天,认可他的所作所为。
魏征、王珪等李建成旧臣则面露喜色,魏征更是直接说道:“太子英明,如果有这道诏令,臣愿意前往河北安抚故太子旧部。”
面对这个两难的选择,你会怎么做?”
……
一位震铄古今的君王,一尊望穿历史的圣贤,在这个辉煌的时代相遇,一群或悍勇的战将、或智谋通天的文士、不远万里而来的旅人,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思维下的智者在这里相遇,在这里共聚,在这里献出自己,贞观的画卷又如何能不光辉灿烂呢?——《唐帝国兴衰史》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umkj.cc。手机版:https://m.shumkj.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