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字否决了大臣们对西域轮台,修建国防工程、派兵屯田、增加百姓人头税的提议,并解释为何会否定提议原因。
表示不愿意军民死略离散,重困老弱孤独,扰劳天下。
最后97字指出西域边防基层问题,和今后政策重心:
禁止边防对士卒残酷刻薄行为;
严查官吏随意增加税赋;
劝耕农课,发展农业;
重启马令政策,指朝堂根据每户养马数,来免除相应该徭役制度;
对马令政策还特意增加政治任务:命大汉二千石以上的汉臣,都要写‘如何增加马匹,及加强边防建设的方案’,他要翻阅查看】
秦
这是罪己诏?
望着天幕展出来的‘轮台诏’内容,秦始皇愕然,随即眉头微蹙,大汉经年征战,大汉人丁凋敝,国民不安,自然会行安抚民心之策,此边疆军令调整被认为罪己诏?
秦始皇迷惑…秦始皇不解,作为史上第一个帝国皇帝,首次听到后世罪己诏说法,不由得自问:后世变成如此严苛吗?
那…他先祖秦穆公不听群臣劝阻,执意伐郑,结果遭到晋军设伏,大败于崤…那他作的‘秦誓’,也是罪己诏?
他抬手揉了揉额角,心里默想秦誓内容,惟古之谋人,则曰未就予忌…仅从字面看,穆公也没认错?
秦始皇拧眉,国君认罪,岂不是折损帝王威严?
【所以汉武帝‘轮台诏’根本不是罪己诏,而是调整对外作战的军事策略的诏书,用两字概括:停战。
他跟后悔怎么扯上关系的呢?
汉武帝后悔之语出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
天幕语气微微怪异:【汉武帝有悔,是因大宋为改积弱积贫,宋神宗起变法改革企图强国,王安石各类‘变法政策’参考了桑弘羊改革之举。
作为变法新党对立的‘旧党’,司马光政途受阻后,与‘新党’王安石相抗,加之新党变法有参考桑弘羊改革之举,是以在资治通鉴中采用‘汉武故事’内容,有悔过一说】
宋
翰林学士司马光?
赵顼一愣,下意识地将目光落到清瘦人身上,怔了怔道:“司马中丞不愧是学术通明之人,清明于史不负德性之名。”
司马光是参知政事欧阳修举荐,当年他多方征
()求治国方略,对方‘节流’政见,以此挽宋救世。
但节流政策与他改制不合,如被他不喜,与他略不有合,所以一直未能定下何种改革之制。
看来…未来他力撑王参知变法…
而刚刚升为参知政事的王安石,瞪大了眼,他与君实为好友,都想拯大宋与危难,为何会走到对立相抗?
【真正的罪己诏是什么样的呢?】
秦
扶苏认出了天幕展出的诏书:‘罪当朕躬,弗敢自赦,唯简在上帝之心,其尔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
这是商灭夏后,汤为安抚民心下的诏令,出自尚书.汤诰。
这也是罪己诏?
至于另一封诏书…
他目光落到天幕尾部的几行字:
朕德望微薄,克承大位以来,下给增添了百姓的怨尤,上震动了星辰日月……朕反思后意识到,所有的错咎都在我一人身上。
官吏们还要恪尽职守,对我的过失要给我指明,千万不要有所顾忌、有所保留。
因为日食下罪己诏?
扶苏微愣,不知这封诏书出自哪位帝王?
他觑眼细望,才在天幕角落发现一行小字:东汉明帝刘庄?
他一怔,这位汉明帝似乎...也创建了太平盛世?
只是后世连日食也要归罪于帝王?
天幕没有解答他的疑惑,而是继续道:【‘轮台诏’通篇无‘罪’字,唯‘朕之不明’四字,勉强跟忏悔靠得上边而已。
‘轮台诏’和“罪己诏”挂上钩,是因宋孝宗北伐失败,下诏责揽罪于身,为此杨万里特写‘读罪己诏’一诗宣其感悟。
其中诗句‘莫读轮台诏,令人泪垂’,将宋孝宗下的‘罪己诏’比作汉武帝‘轮台诏’,从此‘轮台诏=罪己诏’】
汉
朕放缓对西域的经营,让百姓得以喘息,使国力得以恢复。
推行重农政策,让百姓休养生息,怎么在你大宋嘴里变成罪己诏了?
刘彻面带厉色,对大宋及后人曲解又无可奈何,先前天幕讲解‘孟姜女哭长城’时,他还嘲笑秦始皇被人曲解太甚,如今天上一口锅砸到自己身上.
而卫青等人头上则冒出大大的问号:朕之不明何时成悔之名词了?
汲黯想到元光陛下求贤良诏书:朕之不敏,不能远德...
张汤想到文帝曾下诏:无以朕之不德,而专乡独美其福...
……
怎么又是你大宋?
不德、不明、不逮、不敏等词语常用于诏书内容,表示开心、伤心、揪心等词汇,‘不明’指未能明察秋毫,其严重程度甚至比不上‘朕之过失’四字。
强行将轮台诏与罪己诏扯上关系,是暗指他们作为汉臣皆是庸臣,不能辅助陛下澄清天下?
诸臣面上愤然,他们为陛下择谥号为‘武’,足以表明陛下平生功过,既有开疆拓土之
功,也有穷兵黩武贬义。
盖棺定论的事你后人为何要画蛇添足,以古讽今?
你大宋既看不上我大汉,现今又污我陛下名誉,若不是.霍去病抱臂恨恨道:“大宋倒是好运,是后世朝代,若与汉同期...哼哼!”
汲黯张汤主父偃等人:(撸起袖子狠狠点头)
【所以汉武帝悔吗?
有,但更多的是担心他精选的辅助大臣,能否延续他定下的政治基调,让大汉继往开来恢复元气,改善国内沸腾、民生贫苦的局面!
临终前的汉武帝,是在走钢丝与天对赌,但凡有所差池,辅臣谋逆,大汉便是山崩土塌,天地重换颜色。
所幸他赢了!】
天幕赞叹不已:【汉武帝不愧是天选之猪,他指定霍光、驸马都尉金日磾、丞相田千秋、少府上官桀、大司农桑弘羊作为辅助大臣,让他休养生息的遗志得到继承。
经过昭帝短暂执政后,大汉更是迎来汉家苍龙种——汉宣帝!
不仅将朝野稳稳托住,还将其发展至巅峰,将当年桑弘羊提议‘屯田轮台’,拔高至‘西域都护府’】
秦
苍龙种!
朕也想要!
看看胡亥不孝子,再瞧瞧汉宣帝。
慕了!
秦始皇想到‘真命天女’带来的帝国双壁、辅助权臣,还有将汉带向巅峰的苍龙种,他就好酸!
为何朕无真命天女!
他跟汉武帝同样是严法□□,为何汉武帝就能得苍龙种续帝国国祚?
就凭他是天选之猪?
刘彻(跳脚):朕是大汉天子,是金龙化身,不是猪,不是猪!!
听见没有!
汉
刘询听着霍光二字,下意识地用手摸过手臂,脸色变得晦暗不明。
霍家一门显贵,霍光更是翻手废帝,尊位势大,大到他与他同乘一车,都觉如芒在背。
朝上中郎将、奉车都尉、侍吕、给事中、曹大夫...全是霍氏族人占据,甚至连宫中卫尉都是霍光女婿担任,他能不行吗?
当年汉文帝在宫中无法安睡,汉景帝被中尉相逼无法入寝...他同样不敢酣睡,怕合眼一睁,汉家汉山改刘姓霍!
“父皇...”察觉到自己袖子被人扯住,刘洵回过神,低头摸了摸儿子柔软的发顶,勉强扯笑意,轻声道:“无事,一切都过去了。”
他垂下眼,霍光辅助三代君王,有功于大汉,但你的家族...霍显毒杀平群,霍成君想毒杀奭儿,霍禹造反...
朕留不得!
唐
李世民翻着手中汉书,手指滑过汉臣列传,突然发现刘氏奇异之事:
刘家天子托孤能力...似乎强得有些过分!
汉高祖指定周勃、曹参,汉文帝留下周亚夫、晁错,汉景帝留下窦婴...甚至到三国时期昭烈帝也有诸葛亮托孤...
心中泛起酸意,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但晚年能顾托得人国祚延续,何等有幸,又是何等的眼力?
与东汉少主国疑相比,汉武帝手腕堪称一流!
唉,不知大唐国祚几何,玄宗带大唐至巅峰,又亲手将它推向深渊的谶言,李世民就坐立难安,恨不得天幕立马讲解大唐。
可惜...天幕还未讲‘凤帝’一朝,李世民抬手按了按眉心,默想:不知他大唐能否提成在‘龙凤猪’后?
(芜湖!终于讲完了!
刘昭咽了咽干渴的喉咙,准备说个结束词,就看见屏幕上飘过一句黑粗的弹幕‘霍去病卫青谁害的?’
??
大兄弟整我呢?
不想说了,累!
谁知李老师突然出声:“既然有人问你就说说吧!”
刘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