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了!” 好一个先发制人。 莫丞被他气笑了,而莫才此时也开了院门,还来厢房敲门,说肖族长二人来了。 “待会儿再收拾你。” 莫丞捏了捏肖乐的鼻子。 二人收拾好后,人模狗样地来到了堂屋。 馒头正凶巴巴地咬着肖云的裤脚,它长大了不少,也丑了不少,如莫才所说,三条狗中就他们家馒头最丑。 这是肖乐永远的疼。 “哟,馒头很喜欢你啊。” 肖族长笑眯眯地对肖云道。 肖云自然知道这狗是他们家大狗生的,他无奈地想要伸手去摸馒头,不想馒头忽然大叫一声,接着倒在地上动弹了两下,就不动了。 “这、这是怎么了?” 肖云吓一跳。 肖乐蹲下身,用手指弹了弹馒头的狗头。 下一刻,宛如死狗的馒头顿时活蹦乱跳起来。 莫丞迎着爷孙二人诡异的目光,淡定道,“这是馒头喜欢的小游戏。” 莫才端着茶过来,见肖族长他们看向馒头,也笑道,“馒头可聪明了,我和肖乐教它假死,两次就会了。” 见馒头被肖乐哄了出去,肖云才缓过神,他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人教狗假死的。 “倒是有趣。” 莫丞闻言一笑。 其实这一次二人过来找他,也是之前莫丞提过一句在村里搞学堂的事儿,所有肖云回来后,肖族长便带着他过来了。 “就在肖家祠堂旁边修建学堂,咱们村里的孩子少,一间大屋子就足够了。” 莫丞道。 肖云和肖族长连连点头。 “我们肖氏一族会全力以赴,”肖族长说。 “村里其他人愿意来帮忙,我们也不会拒绝,”肖云看得很透彻,他们建学堂,最大的目的就是让族里的有天分的孩子,能在离家不远的地方读书,屋子是无偿建造,村里其余人家,若是愿意来的,就来。 不愿意来的,他们肖家人也不少。 “就是夫子……” 肖族长笑眯眯地看向莫丞,“不知道莫三郎可愿意……” “自然愿意的,”莫丞点头,又指了指院子里和馒头一起玩儿的肖乐,“我还有个小帮手呢。” “那是再好不过,但也要好好休息,身体最重要。” 这话让莫丞笑得真诚了些,“多谢族长关心。” 于是肖家要盖学堂的事儿,就在村里传开了,夫子是莫丞,也传开了。 “一年束脩得多少啊?” “还不知道,不过我家小子皮得很,也笨得很,反正我不去盖房子。” “我也不去,我家都是女儿。” “我倒是想去,可我家小子笨得很,算了,不去了。” 除了肖家的人外,还是有一小部分去帮了忙的。 不过半个月,房子便建起来了。 当天,肖族长就在肖氏祠堂外面请帮忙盖饭的人吃席,村长的脸色就不是很好看了。 “不过是仗着自己是村里的大姓而已!那学堂是为村子里的人盖的吗?分明是为了他们肖氏一族!” 第168章 病弱小叔子 村长这话里除了气恼以外,更多的是酸。 “行了,”一旁缝衣服的村长娘子白了他一眼,“大姓怎么了?人家好歹是村里土生土长的,我们祖上可是外来户。” “就咱们是?村里那姓柳的,姓王的还有那个姓赵的难道不是吗?” 村长越说越气,“我们家族怎么人丁不旺呢!说到底还是怪你们女人!生好几个,就那么一两个儿子,还都是没有出息的。” 村长娘子闻言呵呵一笑,“是啊,你说你娘也真是的,怎么生了那么多女儿,就你一个儿子,好不容易做了村长,结果还没有人家肖族长的面子大,啧啧,你娘白生了。” “你胡说八道什么!” “不是你说怪我们女人的吗?你娘不是女人吗?” 村长两口子大吵起来,把小辈们吓得上前拉扯开。 肖乐却在美滋滋地跟桌上几个玩得比较好的族人道,“我以后可以批改孩子们交上来的功课,放心,我一定好好改!” 他好歹也有工作的人了! “哪里没做好,你就打!” “对,你们打了,回家后我们再打!” 肖乐美得冒泡,肖老大更是美得浑身都飘起来了,“我家老二就是出息!瞧瞧都能帮孩子们看功课了!不瞒你们说啊,我们家双儿的功课,也多是我们家老二看得勒。” 完全把莫丞抛向了脑后。 十月份,孩子们陆陆续续走进了学堂,一共二十个人,最大的十岁,最小的六岁。 有十二个是肖氏一族的孩子,剩下的都是村里别家的孩子。 莫丞和肖乐也不要束脩,只需要家里忙不过来的时候,请这些家长去帮忙干点活儿,以往给工钱,这以后就不给了。 其实也就忙秋收的时候,这导致隔壁村也把孩子往这边送,但因为翻山越岭的,也不能跟老秀才抢生源,所以请肖族长出面,婉拒了。 因为二人都有了正经活儿做,肖大嫂还让肖老大去买了点不错的布料回来,给肖乐还有莫丞甚至连莫才都做了两身衣服。 莫丞还是第一次穿除了奶娘外的人做的衣服,而且还是和肖乐一样的颜色,只是花样不同。 他非常喜欢。 简单粗暴地直接给肖大嫂一个大红封。 肖大嫂要是不收下,他和肖乐就再也不回去吃饭了。 迫于无奈,两口子收下了。 打开一看,好家伙,五十两银票。 肖老大火急火燎地去退银票,结果莫家门都进不去,只有莫才哈哈的笑声。 而莫才直接去县城买了不少好吃的回来给肖大嫂送过去。 都说长嫂如母,他们就愿意这么“孝顺。” 至于长兄如父,没人记得这是什么意思。 转眼就是三年。 肖乐终于如愿以偿地和莫丞大和谐,如他所说,他确实是在床上怎么折腾都没问题。 可下了床,特别是冬天一到,又是病歪歪的样子。 咳嗽又吐血,哎呀,就是不死。 而三年过后,肖大嫂生的小女儿也两多了,可爱得很,非常受大伙儿喜欢。 张大壮也十七岁了,成了高高大大的小伙子,肖双也十六,去年中了童生,如今已经在县城最好的书院念书。 点心铺子的生意非常不错,肖大嫂去铺子后,张四就回家干农活,田地不能丢,这是他们庄稼人的定心丸。 张四和肖老大成了留守汉子,每日干活儿,吃饭就去莫家吃,小侄女被莫才带着。 快乐得很哟。 而如今点心铺子暂时关闭三天,因为张大壮要和翠红成亲了。 肖乐和莫丞把早就准备好的红封给了大壮,让他好好对翠红,要是有二心,他们就打死他。 张四夫妇也连连点头。 成亲那日,张四那几个哥哥嫂子也来了,如今张四家可富裕了,他们能多给些笑脸就多给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