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458页(1 / 2)

<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更多的人来到了国营的店铺之中,大量的购买油、盐、酱。

又一次看到拿水缸过来买盐的人,少府的人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盐的价格都是固定的,并且各地均有出售。”

所以倒卖什么的别想了,卖不出价格来的。

大秦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彻彻底底的断了盐贩子的路。

“大人您误会了,我们是留着自己吃,自己吃的。”

毕竟现在的盐又不贵,买一缸也花不了多少钱。

发现这些老百姓死性不改,少府的人也不再劝了。

这些家伙想买就买呗!卖不出去也无妨。

反正盐这种东西能放很长时间,不用担心时间长了后不能吃。

隔了一段时间后,少府的人才发现自己误会了

原来那些老百姓购买大量的盐,真的是拿回去自己吃的,而不是出去当私盐贩子。

这样的情况实在是让人惊讶。

干嘛一下子买这么多盐?

快吃完的时候再来买不行吗?

一打听才知道,原来那些老百姓担心,这样便宜的盐以后不会有了。

所以现在多买一点,多存一点,避免以后不够吃。

这样的想法,几乎人人都有。

以至于油和酱都不受欢迎了,加起来都比不得盐的销售数量。

面对这样的情况,少府的人不慌也不忙。

毕竟当囤盐的热潮过去之后,油和酱就会成为大家的购买主体。

不知道多少人购买了大量的盐后,他们发现还有无数的盐出现在自己的眼前。

那些盐仿佛源源不断似的,永无停歇。

不仅仅如此,价格依旧便宜。

没有涨价,也没有降价。

老百姓们百思不得其解的同时,又心怀感激。

陛下实在是太好了,居然卖给他们这么便宜的盐。

当然也要感谢太华夫人,是她拿出了制盐的法子。

如果没有这两位的努力,他们也不会得到这样的盐。

即使是原本的六国子民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在成为大秦帝国的子民后的日子过得更好。

至少现在自己能够花少量的钱购买大量的盐,吃都吃不完的那一种。

仅存的六国遗民察觉到了这一点后,眼睛都红了。

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即使秦始皇死了,天下人也不会起义。

因为现在的日子比以前更好,谁也不愿意失去这样优越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谁也不知道未来的日子会不会更好。

不过有太华夫人在,有秦始皇在,想必是有这样的可能性的。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