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很少来,这是凌游第一次到六附院,他把车停进停车场,步行上楼。 今天的急诊人不多,但由于小孩子看病,一般都会跟着两三位家长,所以儿科的等待区依旧喧闹,他看到杨亚桐从抢救室跑出来,接过护士手中的一叠检查单,又跑了回去。 凌游穿过急诊,门诊,路过便利店买了瓶水,在住院楼一层大厅的角落里坐着。不上班的日子,时间过得很慢,让他怀疑脑科医院有股神秘的力量,每天都暗杀掉他的几个钟头。 他在旁观,看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的病区介绍,专家展示;看匆匆而过的医生护士们,以前他也曾是其中之一;看人来人往,看医院里最常见的红尘喜哀…… 不知过了多久,坐得有些累了,他在指示牌上找到17楼,小儿外科,是杨亚桐工作的地方,出电梯,透过玻璃移动门,看见他跟着一个个子挺高的人从走廊经过,那人应该就是他的导师。他边走边听,点头,记笔记。 凌游刚才在楼下,见到不少实习生或者刚刚工作的年轻医生,有惶恐,有忐忑,有茫然,又想起几年之前自己实习的时候,也会慌,也会被骂“这都记不住你这几年学了什么”,可他的桐桐就是不一样,他有天赋,有毅力,自信坚定,从容乐观,在凌游心里,他已经是个外科医生了。 收到杨亚桐发来的微信,“已经收住院了,今天不手术,下周一做,我大概十分钟之后到停车场”,凌游转身下楼,在这个陌生的医院,他是旁观者,是个游荡在另一个世界里的亡魂。 杨亚桐上了车,也不启动,只呆呆地坐着。 凌游问:“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他表情怔怔的:“没出事,我好像……三十多个小时没睡觉了,头有点重。” “那你过来,我开。” “你,能开么?” “就这两步路。” 车还没开出停车场,杨亚桐就睡着了,胖大海在后排,也睡着,这是一段无声的路途,凌游的心里居然体会到久违的平凡恬静。 开到公寓楼下,杨亚桐在过减速带的时候醒了,四下张望,又笑吟吟地盯着他,凌游被这莫名而来且意味不明的笑意搞得毛骨悚然。 “你……笑什么?” “你没把我送回自己家。”凑到他耳边,杨亚桐轻声说,“你果然还是想要我在这儿陪你。” 第四十七章 本我自我超我5 杨亚桐每周给孙奚打两次电话,这次他们聊到凌游似乎很难适应不上班的时间,总是一个人坐着不动,不找他硬聊就不说话,不给他放在面前也不吃,说不上非常抑郁,却一直没有表情没有喜怒。 孙奚建议给他找点需要专注的手工来做,比如画个数字油画,串个珠子之类的,他说:“我们康复科上个月还搞了个作品义卖活动,书画陶艺卖得最好。有个阿姨,以前也是病人,后来出院空闲了就来康复科做志愿者,她做的羊毛毡小动物特别可爱,几个年轻人还帮她搞了个微店。我那天中午吃完饭过去看了一眼,感觉他们比我还快乐。” 于是杨亚桐这天早晨出门之前,给凌游安排了任务,做两套胖大海的冬装。 太久没给胖大海做衣服,凌游连她的尺码都忘了,要重新量一遍,小狗很乖地接受测量,微微抬起头,垂着眼俯视他,竟还真像个高傲的公主。 凌游揉了一把她的脑袋,丢了个网球到阳台,让她自己去玩。 他拿起剪刀时便感觉到的不对劲,到了用针的时候,愈发明显:他的手在抖,控制不住地抖。 握紧拳头又松开,还是抖,泡在热水里,感觉身上都出了层薄汗,却丝毫没有缓解。他索性不管,只是再拿起针,怎么都扎不进正确的位置,却戳到了手指。 一点点疼,居然获得了片刻平静,只缝了两针,手又开始颤抖起来,他用了些力气,让针尖在左手手掌划出一小条痕迹。然而没过多久,身体似乎已经耐受了疼痛,便不再抵抗颤抖。 焦躁是燃起的火,蔓延至这个房间的每个角落,意志和病态对抗,双方都不肯妥协,僵持不下,直到凌游握住针,向自己的手掌猛戳下去。 鲜血有一股荒诞的味道。 晚上九点,凌游的手机响起视频请求,他切换到语音:“喂?” 杨亚桐略带嗔怒:“怎么还不给看啊?” “有事吗?” “这会儿刚忙完,看看你怎么样了。” “我很好,不忙就去休息,回头来病人了又没办法睡。” “呸呸呸,不许胡说!” “没事我就挂了。” “哎——急什么啊,给我看看你给胖大海做了什么样的衣服呗。” “没做。” “没做?为什么?” “不想做了,她有很多衣服穿。” “可是人家小姑娘就是喜欢新衣服啊。” “她跟你说的?” “那倒没有,但是你以前每次给她做,她都能高兴很久的你忘了么?” “忘了。去睡觉吧,我吃了药,困了。” 杨亚桐刚想表达不满,却突然冷静了下来:“凌游你怎么了?” “没怎么。” “可我早晨出门的时候你明明答应得好好的,怎么说不做就不做了?” 凌游怒道:“就是不想做了行吗!我累了!你能不能放过我!” 杨亚桐一愣:“那你,睡觉吧。” 挂了电话,他竟然像是被凌游吓住了一般,心里有些不安宁的怯懦,但随即又被一个声音打散,穆之南敲了敲值班室的门:“亚桐来,跟我上个急诊手术。” 医院里的玄学又一次应验,准得让人不由心生敬畏。 导师边走边说:“是个妇幼送来的新生儿,产检查出心血管畸形,出生之后发现实际情况更严重,不仅仅是左心发育不良,心脏位置也有问题,心跳骤停过两次。如果不手术,孩子应该活不到48小时。” 烛火一般的生机,他们要把这孩子抢回来。 穆之南切下一块组织:“这个送病理,我总觉得不太对劲。” 杨亚桐问:“老师,这种程度的左心发育不良,即使撑过了三期手术,之后很大可能也需要心脏移植,对吧。” “对,差不多50%。” “不知道出生之后这样的情况,他们后悔了没。” “自己生养的孩子,哪有这么痛快割舍的。更何况有些时候,人总是要做一些明知不可为的决定。” 公寓里。 杨亚桐给他设定的吃药提醒响起,凌游关掉闹钟,却没吃,他正在电脑上看这些药的相关研究。 偶尔感觉好一些,便捡起被他扔在一边的布料,继续缝,这个动作重复过好几遍,每次的想法都是,再试一次,说不定做得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