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ovelcontent" class="novelcontent">崔衍昭有点诧异,但还是善解人意道:那就别要了。
然而还没说完,王清又道:但臣对陛下一片尊崇之心,陛下所赐,臣不敢辞。
崔衍昭:
一旁,王适安冷嘲地笑了一声。
崔衍昭想到明天就要加封王适安,今天需要写加封王适安的诏书,抬头看看已经不早的天色,急迫感油然而生。
如果没有其他事,各位便请回吧。
王清和谢珉刷了波存在感,加上明天还要筹备重大项目,当即就告退了。
王清和谢珉都走了,王适安还没走。
没了外人,崔衍昭现在面对王适安,尴尬之情就忍不住冒了出来。
他沉默了会,最后问:眼下大军仍在北方,大将军何时回去主持大局?
王适安凝眉:陛下不欲臣留在建康?
是因为怀疑他会篡位吗?
他也知道有许多人怀疑他这次回到建康就是为了篡位,但他行的正,自然不在乎那些无影的揣测。
只是想到崔衍昭也这么想他,他心里便十分不舒服。
崔衍昭发现连王适安也学会了乱脑补的不良习惯。
应该是脑补了很严重的东西,杀气都溢出来了。
崔衍昭选择无视,因为就算不无视他也做不了什么。
他道:朕希望大将军长留建康,可大将军志在四方,朕不能因一己私欲限制大将军。
反正王适安早晚都是建康宫的主人,长留建康没毛病。
王适安:陛下真心如此作想?
崔衍昭:嗯。
嗯过之后,为了表现得更真诚,他决定点个头。
这时,他的手腕忽然被王适安捉住,放在王适安腰上。
崔衍昭:!
王适安把他困得很紧,他感觉到了莫大的压力。
王适安轻笑: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1
崔衍昭:
虽然穿越过来后就恶补各种古文化,但听到王适安引经据典地突然表白,他还是忍不住脑子一空。
王适安到底是什么意思?
可能是才亲密过的原因,他听到这句话,一时间心跳快了些,有种想表白回去的冲动。
但想想他的身份,想想他总结出来的江南王朝的周期律,想想他大概率活不过两年的人生,那阵冲动又湮然无声了。
崔衍昭适时露出听不懂的尴尬神情。
只要他听不懂,就没人能破他的防。
谁都别想破他防御。
王适安:
崔衍昭一幅没听懂的样子,王适安忽地有些担心孩子出生后的教育问题。
但看崔衍昭茫然又无辜的神态,他也实在无法忍心苛责。
古文晦涩,理解不了也不是崔衍昭的问题。
而且那些文士难道是吃干饭的吗,还要崔衍昭亲自来教导孩子?
思路通达后,王适安也不介怀这个了,直白了当道,天下佳人再多,臣心中也只有陛下一人。
他想,外面的天地大,崔衍昭肯定是担心他在外面迷失,不想让他离开建康的。
被王适安看着,崔衍昭有些不自在地别开视线。
朕知道了。
他只能说出这么一句话。
一阵无言。
不知过了多久,王适安凑近是耳边,语调轻快含笑:天色已晚,路途昏暗,臣今夜可留宿否?
*
第二天。
崔衍昭袖里揣着昨天在王适安睡着后连夜赶出来的加封诏书,期待地看着殿下百官。
时间太紧,他只来得及写一封诏书,其他都需要百官安排。
他相信百官的效率,百官当然是比他专业的。
封国公的内容比较多,总百揆,加九锡这些都需要在这一步走完。
封国公和封王也就是名义不同,现在攻克封国公这一步,以后封王和禅位都会进展得很快。
这么一想,退休的时间也快到了。
如果能安稳落地就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