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出租车,停在了老旧小区的门口。
周京泽付了钱,下了车。
傍晚的小区门口,正是最热闹的时候。几棵老槐树下,一群烫着卷发的大妈正聚在一起,唾沫横飞地聊着东家长西家短。
“哎,你们听说了吗?老李家那闺女,找了个男朋友,听说家里是开公司的……”
“真的假的?那可真是攀上高枝了!”
周京泽目不斜视地从她们身边走过,对这些议论早已习惯。
然而,他刚走两步,背后叽叽喳喳的声音戛然而止。
死一般的寂静。
紧接着,一道充满了惊喜和不确定的声音响起。
“那……那不是老周家的……京泽吗?”
“唰——”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了周京泽的背上。
下一秒,原本坐着的几个大妈,像屁股底下装了弹簧,猛地弹了起来,脸上瞬间堆满了菊花般的笑容,快步围了上来。
“哎哟!真是京泽啊!放假回来啦?”为首的张大妈一马当先,嗓门洪亮,热情得像是见到了失散多年的亲儿子。
她就是那个曾经在楼道里,最大声说周京泽“考不上大学,以后只能去打工”的人。
“是啊,京泽!哎哟,看看这孩子,去北京读了大学,整个人的气质都不一样了!就是……瘦了点,在学校是不是吃不好啊?”另一个王大妈挤上前来,一边说一边上手就要去捏周京泽的胳膊。
周京泽不着痕迹地侧身,避开了她的手。
“可不是嘛!北航啊!那是什么地方!咱们这小区,飞出了金凤凰了!”
“京泽啊,我家那小子,今年也高三了,成绩不太好,你有空能不能……给他辅导辅导?大妈不让你白帮忙,给你包个大红包!”
“去去去,你那儿子是块什么料自己不清楚?别耽误京泽的时间!京泽啊,我女儿也在北京工作,长得可水灵了,要不我把她微信推给你,你们年轻人多聊聊?”
一张张热情洋溢的脸,一句句肉麻的恭维,像潮水一样将周京泽包围。
他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在人群的缝隙中,朝着家的方向挪动脚步,嘴里发出几个单音节的回应。
“嗯。”
“还好。”
“不累。”
好不容易挤出包围圈,逃也似的上了楼。身后,那群大妈还站在原地,望着他的背影,满脸都是与有荣焉的感慨。
“嘖嘖,看见没,这就是读书人的气质,多沉稳!”
“是啊,不像我家那混小子,一天到晚咋咋呼呼的!”
……
周京泽掏出钥匙,打开了家门。
一股浓郁的饭菜香味,混杂着家的味道,扑面而来。
“回来啦!”
母亲系着围裙,从厨房里探出头,看见是他,脸上的笑容立刻绽放开来,快步走过来,接过了他肩上的双肩包。
“怎么不提前打个电话,我好去车站接你啊!快,洗手,饭马上就好了!”
客厅的沙发上,父亲周建国正戴着老花镜,拿着一块干净的软布,小心翼翼地擦拭着一个挂在墙上最显眼位置的相框。
那相框里,裱着的不是全家福,也不是什么山水画。
而是一封鲜红的,印着烫金校徽的录取通知书。
听到开门声,周建国猛地抬起头,看到是周京泽,他的动作顿了一下,然后清了清嗓子,试图用一种平淡的语气掩盖自己的激动。
“嗯,回来了。”
他放下手里的布,站起身,上下打量着自己的儿子,那眼神,不再是恨铁不成钢的失望,而是一种他自己都没察觉到的,混杂着骄傲、满意和一丝小心翼翼的复杂光芒。
“学校……还习惯吧?”他憋了半天,问出一句。
“还行。”周京泽应了一声,走进洗手间。
很快,一桌丰盛的晚饭摆上了桌。红烧鱼、糖醋排骨、可乐鸡翅……全都是周京泽以前最爱吃的。
饭桌上,母亲不停地往他碗里夹菜,嘴里念叨着:“多吃点,看你瘦的,在外面肯定没好好吃饭。”
父亲周建国端着酒杯,喝了一口,脸颊微红,也笨拙地夹了一筷子排骨放进周京泽碗里。
“那个……你们飞行,是不是……就是开飞机?”他斟酌着词句,想聊点儿子专业上的事,却又不知道从何问起。
“嗯。”周京泽咬着排骨,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