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火星》开机,饿狼环伺
第二天,一切设备就绪。
开机拍摄。
“哗哥,准备好了没?”
“准备好了!”
“那开始了,”苏牧提醒着,同时对着一旁的景田小声说道:“好好看,好好学!”
“明白,苏导——”
景田语气坚定,神态果决的看着剧场中央。
“呵呵,”苏牧轻轻一笑,坐到监视器面前,拿着话筒喊道:
“第一镜第一幕,Action!“随着苏牧导演的指令,刘德哗饰演的宇航员开始了他在火星上的孤军奋战。
镜头前,刘德哗瞬间进入状态,将一个被遗留在火星、随时可能因制氧系统崩溃而丧生的植物学家演绎得淋漓尽致。
拍摄第一天,刘德哗就展现了惊人的专业素养。
在生活舱场景中,他仔细清点着每一件物资:压缩饼干、水袋、医疗包…
手指在计算器上快速敲击,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完美呈现了一个科学家在绝境中的精确计算。
“Cut!过!”
苏牧盯着监视器赞叹道,“哗哥,那个计算时无意识咬下唇的细节太棒了!”
“哈哈,谢苏导,”刘德哗笑着说道:“这都是见小李(助理)平时帮我整理行李时发现的,觉得蛮形象。”
转折点出现在检查队友行李时,刘德哗饰演的主角突然僵住,然后颤抖着从柜子里抽出一个真空**袋——里面是几颗干瘪的土豆。
后面也是整部电影最理智、最搞笑的种田环节了。
中华儿女最喜闻乐见的事情就是种田,穿越了种田、重生了种田,看小说都喜欢种田流;
现在到了火星,也没忘记这项血脉里传承的神技。
给他一块土地,一些种子,就能种出一片朗朗乾坤。
刘德哗蹲在搭建的火星温室里,一边拌着“有机肥“(其实是特制的巧克力酱),一边对着镜头吐槽:“这可是我和队友们几个月的'心血'啊…..”
“咔!”苏牧走过来指导,“哗哥,拌肥料时可以再嫌弃一些,想象这是真实的…...”
“不行…我让工作人员给你弄一份真实的过来?”
“打住打住!”刘德哗连忙摆手,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我倒是无所谓,为了拍戏嘛,就是我怕到时候观众朋友们受不了。”
“哈哈哈!哈哈哈…”
众人一阵哈哈大笑。
这场戏最终呈现的效果既励志又幽默,完美诠释了中國人“有土就能活”的生存智慧。
当刘德哗捧着第一株火星土豆苗时——这不再是一部科幻片的戏剧,更是对人类顽强生命力的礼赞。
…
或许是《火星救援》的大投资拍摄,也让国内不少影视公司起了拍大制作科幻片的念头。毕竟牧神出品的诸多系列电影,从未发生过亏损。
连他都开始拍摄大制作科幻片,显然是国内票房体量足够了。
苏牧的其他片子,他们不敢跟风,剧情片怕剧本跟不上,但青春喜剧片、科幻片还是可以试一试的。
王京就立项了一部《未来警察》,制作成本近两亿,中影投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