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王忠磊的和解之心,阳子的愚蠢之意
《投名状》率先上映。
也算是接上了《暮光之城》的接力棒,首日接近3000万的票房,也让寰垭、中影等投资公司一阵狂喜。
李连劫、刘德哗等人的号召力,也让圈内一众影视公司眼热不已。
特别是李连劫,贵虽然贵一点,但确实物超所值呀!
…
“加大宣传,加大投入!”
寰垭总部内,林建跃欣喜的声音彷佛要传遍整个港岛。
“趁着《叶问2》还没有上映,一定要最大程度的榨出《投名状》的潜力,我不想电影刚上映,就负面新闻满天飞!”
“收到,林总!”
…
除开寰垭的加大投入,港岛诸多院线对于《投名状》的支持也是不遗余力。
甚至有院线站出来说,在圣诞档期——也就是内地的贺岁档之间,不会拍《投名状》、《叶问2》之外的影片。
准确来说,港圈那些院线甚至最初打算只排《投名状》,连《叶问2》都不排片。
毕竟《叶问2》虽然有英煌的投资,但是主控人是谁,大家都一清二楚。
光牧传媒找上门签订发行合同时,那些院线负责人甚至直接将上映时间排到了元旦之后。只不过还不等阳守城发飙,牧神嘉禾的负责人便直接送上了一封信函:港岛牧神嘉禾院线会给予《投名状》与其他院线对《叶问2》相等的排片!
简而言之一句话,《叶问2》在你们那儿多少排片,在我这就多少排片。
至于潜在意思的话就不用明说了——不止是牧神嘉禾,还有内地的牧神院线。
牧神院线连《色戒》都能直接禁掉,更何况区区《投名状》。
你陈可欣难不成比李铵还高级不成?!
…
尽管港圈那帮人对牧神的霸道恨的牙痒痒,却不得不承诺在《叶问2》上映时,给予不低于40%的排片!
至于其他影片,比如《集结号》,那还是再等一等吧~消息传回华宜兄弟总部时,王忠军和王忠磊两兄弟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大哥,跟港圈那帮人的吃相比起来,苏牧简直算得上正人君子了!”王忠磊一拳砸在办公桌上,震得茶杯叮当作响。
确实,在一片站队声中,唯有苏牧旗下的牧神嘉禾院线保持了难得的冷静,承诺会根据《集结号》的市场表现合理排片。
在一片否认声中,竟然显得尤为可贵。
王忠军冷笑一声,指尖的雪茄在空气中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忠磊,你把苏牧想得太简单了。他要做的不是某个圈子的霸主,而是整个华语影视产业的王者。”
“这种小打小闹的排挤,根本入不了他的眼。”
“甚至港圈搞这种小动作,他也要第一个站出来当和事佬,为的是什么?不就是博一个华娱影视圈的好名声!”
王忠磊犹豫片刻,试探性地开口:“大哥,其实…我们和苏牧未必非要势同水火。”
他谨慎地斟词酌句:“细数下来,我们既没动过他的蛋糕,他也没刻意打压过我们的项目。”
“也就冯晓刚的项目…...”话未说完,就在王忠军恨铁不成钢的眼神中戛然而止。
“除了晓刚,我们华宜还剩什么?”王忠军的声音陡然拔高,在空旷的办公室里回荡。
艺人群?王静錵出走时带走大半精锐,后来补充的湾湾艺人不过是权宜之计。
没有影视资源作饵,这些艺人随时可能另攀高枝。
看看橙天的前车之鉴就知道了——即便有王静錵坐镇,除了押注吴语森的《赤壁》,在业内还有什么声响?在这个大导演决定公司生死存亡的时代,光线在紧密联系陈佳尚等港导,星美抓住个陆钏也当成了宝,英煌被姜闻坑掉了6000万,还不是只能以“千金买马骨”来聊以安慰…
没有王牌导演的影视公司,注定是行业里的二流玩家。
华宜能稳坐业内第二把交椅,靠的不是王氏兄弟的运筹帷幄,而是冯晓刚这块金字招牌。
放眼整个华语影坛,能做到部部赚钱的导演只有两个——牧神的苏牧,华宜的冯晓刚!
即使被苏牧有心排片针对,冯晓刚的电影依旧能温稳盈利。
再加上苏牧的强势排外,才让那些互联网新贵、地产大亨们退而求其次,将热钱源源不断注入华宜。
若不是这些资本合力把华宜的灶台烧得通红,公司早就在行业的寒冬中凉透了。王忠军真正恼火的,不是弟弟想与苏牧和解的提议,而是他至今看不透这盘大棋的玄机。
是的,他时常被冯晓刚的固执气得跳脚,但在找到下一个“冯晓刚”之前,华宜与这位臭嘴导演就是命运共同体。
冯晓刚与苏牧的恩怨,就是华宜与牧神的恩怨。
这个死结,在找到替代方案前,注定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