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暮色》奇迹,《赤壁》坑壁
《暮色》创下的奇迹远不止如此!
在第一天创下北美地区3800万美金、全球7000万美金的票房纪录后,第二日更是再攀高峰。
北美地区5400万美金的高额票房,不仅超越了北美专业机构的预估,更是及其接近《蜘蛛侠3》单日最高5900万的记录;
而全球票房更是达到了恐怖的9800万,距离单日破亿也只差两百万美金而已。
好莱坞都震惊爆了,几乎所有媒体的影视版块,都在疯狂报道关于《暮光之城》的消息。
“《纽约时报》影评版:水晶皮肤与永生之吻:《暮光之城》重新定义吸血鬼美学,好莱坞迎来新黄金时代。”
“《好莱坞每日报道》:
《暮光之城》以6000万成本两天狂揽全球1.7亿美金票房!Sum导演投资缔造吸血鬼经济神话!”
“《综艺》:
从小说到银幕,Sum以精准目光捕获青年之心,全球票房验证‘粉丝苏经济学’!”
“《暮光之城》强势霸榜,好莱坞再起IP热潮!”
…
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的高管们纷纷将电话打进了绯红影业的办公室,无一例外都是冲着《暮光之城》续集来的。
但今时不同往日,经过《鬼影实录》《招魂》系列的成功,绯红影业早已在好莱坞站稳脚跟,各大院线对它的青睐程度丝毫不亚于传统六大。
在这个行业里,资本从来看重的只有利润。
院线方才不在乎背后的金主来自中國还是好莱坞——反正该给的分成一个子儿都不会少。
即便是那些由六大控股的院线,在真金白银面前,所谓的“阵营立场”也得给商业利益让路。
更何况绯红和华纳的密切合作人尽皆知,谁也不想把这块肥肉彻底推到竞争对手的餐盘里。
“好莱坞从来就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苏牧把玩着手机,看着又一个未接来电轻笑。
在这个名利场里,只要你能带来票房,他们甚至愿意把你供上神坛——中国导演又怎样?
在一众来电中,华纳的理查德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这位老相识直接拨通了苏牧的私人号码,而且绝口不提《暮光之城》续集投资份额的事。
“苏,我们谈谈《暮光之城》的IP开发吧,”理查德在电话那头开门见山:“小说周边、联名商品、主题乐园…这里面的利润空间大得超乎想象。”
在找苏牧之前,理查德已经尝试的去找了一趟斯蒂芬妮·梅尔,结果可想而知。
苏牧他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当初购买版权时,他就把影视改编权和所有衍生权益一并收入囊中。
“三种方案,”理查德显然有备而来:“要么华纳直接买断,要么你们自己开发,或者…”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由我们来运营,利润分成。”
好莱坞巨头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此——他们从来不只是电影公司,而是一个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从唱片发行到主题周边,从流媒体到出版业务,他们能把一个IP的价值榨取得一滴不剩。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投资数亿的大片,光靠票房经常难以回本——真正的利润往往藏在衍生品的货架上。
不然投资四五亿美金的电影,就算全球狂揽十亿美金都很难回本。
实则这十亿票房带来的分成利润,跟卖衍生物带来的收益差不多。
以《暮光之城》首部预计5亿的票房来看,其衍生价值至少1亿起步,更何况它的核心受众是消费能力最强的年轻群体…
“授权开发,利润分成。”苏牧最终拍板。
他计划绯红影业起码还要在好莱坞深耕十年,等到18年左右再考虑退出北美市场,自然不会做杀鸡取卵的蠢事。
至于具体条款?自然会有专业的财务团队去和华纳慢慢扯皮。
…
国内这边,苏牧的手机同样响个不停。
各路朋友纷纷来电祝贺,有简单道喜的,有表达羡慕的,最离谱的当属陆征,居然问《暮光之城》里能不能加个华人角色…
“想什么呢?”苏牧直接回绝了这个荒唐的提议。
正说着,韩叁坪的电话打了进来,言简意赅地让他去中影一趟。
自从升任董事长后,老韩的做派是越来越讲究了,重要事项非得当面谈不可。
苏牧猜测八成是位置越高越要谨言慎行,电话里说话不方便。横竖闲着也是闲着,苏牧决定去会会韩董。
“阿姨,韩叁坪找我谈点事,我先过去一趟。”苏牧起身整理衣领,朝厨房里忙碌的刘小丽说道:“等茜茜醒了您跟她说一声。”
“这丫头!”刘小丽擦了擦手,佯怒道:“都日上三竿了还赖床,看我待会不收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