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戚鸿朗回来后,立刻将装满录像的通讯器交给了姜知序。
他脸上的兴奋之色尚未褪去,意犹未尽地说:
“其实……享受着他们那种震惊又羡慕的目光,感觉还不错!”
这趟给戚鸿朗整爽了。
一路上,戍卫号那些士兵们艳羡的目光就没从他们身上挪开过。
就连白山,也是见猎心喜,在旁敲侧击询问这个外骨骼装甲能不能出售。
作为领头的,戚鸿朗堪称风光无限,哪还有出发前那副不情愿的样子!
姜知序一边打开视频,一边随口说道:“行啊,下次跟敌方交涉也是你亲自去,让你多享受几次。”
戚鸿朗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但他张了张嘴,见视频已经开始播放,终究没敢出声打扰。
视频从戚鸿朗下车的那一刻开始。
透过镜头,姜知序也第一次看清了白山其人。
对方比他想象中要年轻得多,大概也就三十岁的模样,但相貌和气质却很符合姜知序对这类人的刻板印象——面容坚毅,眼神清正。
仅仅是站在那里,就有一股正气扑面而来。
他身后的那些战士更是如此,一个个脊梁挺得笔直,队列整齐划一,如扎根大地的青松。
这一瞬间,姜知序心中又萌生了为国家就业率做点微小贡献的念头。
但这个念头很快便被他掐灭了。
原因无他,这种军事素养过高、且拥有坚定信念的队伍,用着太烫手!
“二级城市,就是大啊!”
随着镜头深入,姜知序也看到了「戍卫号」的全貌。
它果然已经转为定居模式。
巨大的城市主体完全展开,无数设施、管道和粗大的电缆以它为中心,如蛛网般密密麻麻地蔓延向四周。
“「戍卫号」长331米,宽152米,高43米,它的最高时速是45公里。”
戚鸿朗在旁边适时地补充道。
姜知序疑惑地瞥了他一眼,“长宽高能目测出来就算了,行驶速度你是怎么知道的?”
戚鸿朗耸了耸肩,“白山自己说的。”
果然,视频的下一秒,白山开始给戚鸿朗介绍「戍卫号」,其中,就有戚鸿朗报出来的这些数据。
“……啧,这体量,都赶上一艘航空母舰了!”
毕竟是能容纳一万人生活的城市,还要容纳各种杂七杂八的设施,这体积就不可能小得了。
其实严格来说,它比航空母舰更大,因为它不仅内部填满了设施,连甲板往上三十米,也有各种各样的设施。
‘移动城市的材料、动力系统,简直是黑科技。’姜知序心想。
陆地航母,居然还能维持四十多公里的时速,放到前世……旧世界,恐怕是个人都要说一句离谱。
不过话说回来。
既然二级城市的体积已经这么大,那么作战方式肯定会发生变化。
比如最基本的一点,防御方式将从“躲避”和“硬抗”,逐渐转变为“拦截”。
其次,常规战斗部队的地位将急剧提升。
就像海上的航母必然会配备护航编队一样,二级移动城市恐怕也需要类似的支援。
若是单打独斗,高速的地面部队和空中部队将成为主流。
若是联盟作战,那么豢养一批一级城市作为“护卫舰”,恐怕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一级城市体型小、速度快,内部还能容纳装甲单位,拥有自我维修能力,用来突击、骚扰、护航,再合适不过。
‘难道,这才是高级区域的战争大趋势?’
姜知序越想越觉得这个推论合情合理。
“城主,我们要进入地下了。”
戚鸿朗的声音打断了姜知序的思绪,他将目光重新聚焦于视频。
画面中。
白山正带领着戚鸿朗一行人,沿着一条宽阔的台阶拾级而下。
几条色彩分明的粗壮电缆也顺着阶梯,一同向着深不见底的地下延伸。
大概走了半小时——这一部分被戚鸿朗快进跳过——后。
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