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一结束,所有人的弦都绷紧,距离高考没多少时间了。
体育音乐美术这种课想都不要想,大家都很自觉,不再留有指望。
王革私下里吐槽:“沈墨,你说巧不巧?这几个老师好像商量好了一样,生病的时间都挺配合。”
但说归说,这个时候万一哪个老师进来给他们正常上课,他自己也会心慌。
卢清和冯苍也发现自从上了高三,沈墨几乎要赖在学校里了,只是偶尔一个周末会同王革张玉华还有王浩他们出去稍微吃点像样的饭菜改善一下生活。
让他们两个比较郁闷的是,自从沈墨考到了第一名,就站在那里不肯挪窝了;冯苍回到了之前的状态,每次考试都要收着,卢清一个人冲击沈墨,每次都差那么几分。
“下次沈墨要是再请吃面,千万不能去了;别人请吃饭求办事,他请吃饭掉分数。”
冯苍不同意:“我要去!高考夏天,他肯定不会请吃饭的,估计考完之后会有冰棍。哎,卢清,你说他还剩多少钞票?”
“你还惦记他的钞票?想给花完呀?”
“谁要花完了?”冯苍委屈死了:“我……我是想说,够不够他大学用的……”
“大学?你还操大学的心啊?”
“你不晓得?今年开始,要交学杂费和住宿费了,一百多呢,我是担心沈墨没有。”
大学在改革,刚好从沈墨这一届开始;原有的人民助学金在1988年停止发放(师范生除外),沈墨他们每个月会有十块多的补贴用来吃饭。
同十年前相比,这十几块钱的购买力有所下降,只能保证沈墨吃饭。
卢清还真没关注:“要一百多……”她替沈墨算了一下,说道:“够的。他在大学里肯定还会拿奖学金的,怎么会不够?”
现在大家知道沈墨的经济状况还是高二刚开学的时候炒股赚的那一千多块,应该还能剩不少。
几天之后,班主任余平钧也同大家说了高校的收费状况,班级里登时一片哀嚎。
“叫什么啦?不想掏这个钞票可以不去!我同你们讲,高考之后,多少人想掏这个钞票人家都不要的!认真复习!”
七月一到,天气炎热,但梅雨依旧没有结束。
大家反复检查着自己的准备,沈墨拿出钢笔,在纸上写写画画,确认笔迹不会洇湿在纸上才放心;他还准备了两支圆珠笔,以预防万一。
毕竟钢笔字更漂亮,能在答题的时候收获阅卷老师的好感。
永兴一中作为市重点,是高考的考点之一,沈墨他们不用车马劳顿去别的学校参加考试,饮食住宿都在本校,占据主场优势。
沈川和许月芳很惦记侄子,眼看要高考了,侄子还没把东西往回带。
“考试的时间是789三天对吧?”小沈航将近两岁,可以在地上乱跑,但这个时候却开始挂在母亲的身上不愿意下来了。
“对的!”沈川看着日历,算道:“9号刚好是星期天,老婆,我们去接小墨。这个时候不要过去,他一向主意大的,我们过去他还要在抽时间出来,不好的。”
汪霞屏听着有趣:“你们真当他能考上好大学了?”
沈川觉得可以揭开谜底了,但许月芳不肯:“那要是小墨考不好,怪谁啦?”
汪霞屏便不说话,二儿媳妇说得太有道理;她对沈墨没做指望,但要预防沈墨甩锅,二儿媳妇的提醒很及时。
“那9号去接他好了,我带航航在家里等着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