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客人离开,沈墨先回去进行准备,邹经理没有安排他继续服务其他的客人,而是让他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
“小梅,等下给小沈送点炒饭过去,他今天可能要蛮晚。”
“哎。”小梅脆生生地答应了一声,继续忙活。
小小的单间,小小的台灯,沈墨伏在床边的小桌子上,翻着词典进行明天的准备。
窗外寒风呼啸,窗户偶有晃动,呜咽声倒是不曾停过。
沈墨很喜欢这种时刻,如果这个时候能有一杯咖啡,再有一本喜欢看的书,那就更完美了。
眼前有书,但不是小说,更不是散文随笔,而是英汉词典。
幻想中的美好只能享受到一半,这种外面寒风呼啸,屋内温暖惬意的感觉也是很好的享受;当然,还有不多时送进来的那碗蛋炒饭。
石库门二叔的宿舍里,几乎是一样的场景,只是沈川多了一个炉子,上面用一个搪瓷茶缸炖着豆腐和雪菜,收音机里放着广播里的歌曲,他则在美滋滋地喝着小酒。
这是之前喝剩下的,今天回来之后,虽然侄子的铺盖不见了,但却有一份成绩单压在桌子上。
年级组第一,还有四门课满分。
一个人的时候,沈川不舍得吃荤菜,有个豆腐他就会满足。
都说独酌无趣,但沈川不这么觉得,他只是有些不知道明天要怎么面对刘开阳他们。
刘玉林考多少他不知道,但肯定远不如侄子。
要是两个人不在一个年级,明天沈川会好好嘚瑟一把。
明天晚上再去找月芳一起吃个饭,聊一聊年前送节礼的事情。
侄子不是说给弄点猪头羊肉的?这个东西好!
吃着饭,喝着酒,沈川开始畅想明年中考之后的事情,明年侄子肯定能考上永兴一中。
永兴一中副校长罗远恒的家里,坐了好几个男人。
虽然时间已过八点,但这群男人的谈兴很浓。
张俊海带来的消息让这群男人在放假的头一天就开始期待明年。
“怎么样,老罗,这个分数你自己看。”张俊海抽着烟,脸喝得酡红,他醉眼迷离,但这几分迷离中却依旧有着得意的光。
“成绩是真不错!”对这样的学生,一中的几个人就没有不喜欢不想要的。
“这不是一般的不错,六个科目,四个满分!我和你们说,沈墨要是进了永兴一中,将来一定能考上震旦大学,哎哎哎,震旦大学!我说的是震旦大学,你们听到了没有?”
张俊海那股得意的劲儿从眼睛中溢出,在整个饭桌上流淌。
“听到了!我们学校又不是没有人考上过。”罗远恒又给张俊海倒了一杯酒,没有半点掉价的感觉,反而有几分殷勤的意思。
张俊海笑眯眯地看着老同学给自己倒酒:“那咱们就说说这个学杂费减免的事情。老罗,前阵子区二中老吴来过了,我不怕和你说,人家说的是学杂费全免!而且老罗我要提醒你,二中那边还没有人考上过震旦。你们琢磨琢磨沈墨的份量和二中的决心。”
沈墨肯定是愿意到永兴一中的,在座的没有人会怀疑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