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莉走到班级门口,往里面一看,只有三个脑袋。
张玉华,沈墨,还有一个徐启民;沈墨不去说,凭借两次测验的满分,在袁莉心中的地位急速上升。
另外两个张玉华和徐启民,同样的排在班级前列的人,属于袁莉的重点关注对象。
看了一下时间,快八点四十了。
八十年代没有很多娱乐,八点四十属于很晚的时间,袁莉想让这几个学生早点休息。
她敲了敲门,很是和蔼地说道:“时间不早了,明天还要早起,先回去休息,咱们磨刀不误砍柴工。”
沈墨抬起头,说道:“老师,我们再留一会就回去,九点之前一定走。”
“那就九点,可不能再晚了。不要因为晚上学习太晚导致白天精力跟不上,那样是得不偿失的。”
袁莉又叮嘱了一句,从班级离开。
冯晓峰说道:“阿姐,我觉得这几个学生不可能九点就走。”
“管宿舍的嬢嬢会来抓他们回去的。”
学校对初三的毕业生会有多一些照顾,但供电不可能一直继续,过了九点,教室的灯不一定能接着亮。
“真担心他们的精力能不能跟得上。”冯晓峰怕几个学生学伤了。
精力能不能跟得上?这是个好问题。
沈墨住校了,在学校的食堂打饭。
食堂伙食简单粗糙,除了便宜之外没有任何优点。
一群住校的同学每天就靠着食堂过活,幻想着回家之后能改善一下生活。
但回家也不一定能吃到肉,但总可以吃到几个鸡蛋,或者加点豆腐。
沈墨将近一个月没有回去看二叔了,他决定这个星期天回去一趟,再去买点好菜,叔侄两个享受一下。
明天要考化学?后面要考物理?好好好,赶紧考,考完了我把试卷带回去给二叔看,让他高兴高兴。
“沈墨,帮我看一下这道题。”前面的张玉华过来,朝沈墨请教了一个问题。
“我试试。”沈墨没敢打包票,接过张玉华的本子,看了一眼上面的题目,还好,不是很难。
沈墨在本子上写了个公式,往下写了不到三步,张玉华就说道:“谢谢,我知道了。”
题目是不能让沈墨全做的,他缺的只是一个思路,要是让沈墨全做了,他就失去了锻炼的效果。
“我觉得那个数学的满分是你了。”张玉华很肯定地说道。
“为什么不能是你?”沈墨很奇怪地问道:“你的数学一向很好。”
张玉华摇摇头:“我的数学只是同何竹青差不多,但其他科没有那么好,所以才把数学凸显了出来。”
“也不一定,你早上多背点单词,多背点课文古诗词什么的,语文和英语也能提高。”
“嗯。”张玉华还是喜欢数学多一点。
临近九点,管宿舍的阿姨过来抓人了:“整个宿舍,就等你们几个了!都给我回去睡觉!”
三个男生乖乖出了教室,和阿姨没有道理可以讲,也不好让其他的同学等他们。
借着剩下的电进行简单的洗漱,沈墨躺在了床上。
走读的同学这个时候没有睡觉的还有几个,但在学习的就没有几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