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有一日,城中来了一个之前从未见过的人。
江止已经熟悉这座城里的每一个人,甚至每一块地砖。当这个人走入城中时,他第一眼就发现,之前未见过他。
这人穿一身破旧的道袍,虽然衣着朴素,但很整洁干净,慈祥又温和地看着他笑。
老道带着一把旧拂尘,另一手拿着一只虎撑,在摇动着,发出铃声,见江止看着他,便走上前,问候道:
“施主,可要算上一卦?老道游历四方,见识不算广博,但常为人答疑解惑。”
江止笑道:“你看我还有什么要算的?财富、寿命、姻缘、子孙俱已圆满,不需要你算,我已经知道结果了。”
老道仍微微笑着,道:“人皆有疑惑。施主每日看着这众生往来,难道没有疑惑的地方吗?富贵遮人眼,红尘迷人心。这浮华背后,施主难道不好奇是什么吗?”
江止听着,渐渐冷了神情,道:“你这老道,在此妖言惑众。”
老道并不生气,他将手中的虎撑送给江止,道:“施主无需生气,我将此物送给你。若你需要时,可用此物刺破虚幻之眼,睁开真实之眼,那时,你就知道真实是什么了。”
江止拿到那个虎撑,无师自通,将那虎撑掰成了两半。而虎撑末端有尖刺,恰似半月状,刚好用来刺瞎一双眼睛。江止心中升起一丝恼怒,再看时,那个老道却不见了。
这老道好生奇怪!怎么会让他刺瞎自己的眼睛?若刺瞎了眼睛,什么都看不到了,又怎会看到什么真实?
江止本想扔掉这个虎撑,但不知为何,还是把它揣入了袖中。
-----------------------
作者有话说:坏端端的,我竟然还存了下一章的稿,神奇了。
第124章第九世相忘于江湖2
江止回到家中找容禅,无论他何时找到容禅,容禅都是在书房中画画。这一次,他忽然烦躁起来,为什么每一次见到的画面都是一样的呢?他走过去,不由分说,将那满桌的宣纸扯了下来,说:“别画了。”
洁白的宣纸飞在空中,如蝴蝶一般。容禅提着笔,沾染了浓墨,没有生气,而是顺势道:“好,不画了。”
江止后悔了,容禅又说:“那我们去看看池子里养的鱼吧。”
容禅扶着江止的肩,两个人穿过几个月洞门,来到了一个精巧的小庭院里。庭院里有一个深深的金鱼池,周围植满了珍贵的奇花异草,金鱼池上漂浮着一些青萍。仆人送来了鱼食。容禅执着江止的手,和他一点一点喂水池里的胖金鱼。
池子里的金鱼有几条,江止也记得,一条金红色的,一条黑白花的,还有几条杂色的,有珍珠一样的鼓泡眼和柔软的大裙摆鱼尾。江止的心渐渐平静了下来,他对容禅说:
“对不起,我不该冲你发火。”
容禅笑笑,摸摸他的脸,没有在意。
江止平静而悲哀地想着,就连一起喂鱼这件事,他们也做过很多次了。他们的生活,像是在一成不变的重复。
江止对容禅说:“容禅,我们出去吧。”
容禅平静而淡淡悲伤地看着水面,手里的动作仍在悠闲地喂着金鱼,金鱼咕咚一声冒了个泡,为抢食跃出水面。容禅淡笑着看江止,说:“好啊,我们去哪儿。”
江止几分踟蹰,他从未离开过金陵城这个地方,最远,只去过城郊。因此他说:“我们到城外踏青吧!”对于更远的地方,他一无所知。
容禅拍打掉了手上的鱼食,笑着过来牵江止的手,说:“我们一起去吧。”他不对江止的想法提出什么质疑。
仆人为他们准备了马车和吃食,两人一同到城外的青山上,观景、游览、品尝美食。江止站在半山腰的青松亭中,看见除金陵城外,大地上再无第二座城的虚影。远处的天际呈淡淡的青色,好似有一些重叠的山影,又好似什么都没有。
江止问:“我们做了这么多的生意,为什么不到外地看看呢?商人总是四处奔走的。”
容禅抚摸着江止的手背说:“旅途奔波,这些事情,让管事们去做就好了。”
江止说:“我们的孩子呢?他们为什么不去考试、游历、巡视产业。”
容禅说:“他们去了外地,就没法在膝下孝敬你了,现在这样常常回来探望你,不好吗?”
江止沉默,他看着容禅,不知应相信谁。或者说,他为什么要因为一个突然出现的老道,而开始怀疑身边的这一切。
容禅说:“不喜欢这里吗?那我们去城西的大佛寺上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