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你之前提供的工事建造手册,我们在重点区域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老总指着一段已经完工的坑道说,“这种工事能扛住鬼子重炮的直接命中。”
沈舟弯腰进入坑道内部,只见墙壁厚实坚固,顶部呈拱形,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射击孔和通风口。
老总解释道:“这些工事互相连通,形成网络。一旦鬼子进攻,我们可以利用地道灵活机动,打他个措手不及。”
“这工程量不小啊。”沈舟估算着。
“确实。”老总点点头,“动用了数万军民,日夜施工。但很值得,这些工事就是我们的后盾,能大大减少伤亡。”
参观完主要设施后,天色已晚。回程路上,老总突然问道:“沈先生,你觉得我们还需要重点加强哪些方面?”
沈舟沉思片刻:“我看各方面都在有序推进,但有两个关键点:一是电力供应,二是人才培养。
没有稳定的电力,工厂就无法全力运转;没有足够的技术人才,再好的设备也发挥不出最大效能。”
老总深以为然:“你说到点子上了。电力问题我们正在解决,已经选址建设两座水电站。至于人才...”他叹了口气,“这确实是个难题。我们太缺受过现代教育的技术人员了。”
回到总部后,沈舟对根据地的建设情况已经有了全面了解。
“老总,这边的事情我都清楚了。”沈舟郑重地说,“我这就回去准备下一批物资,争取尽快运过来。”
老总紧紧握住他的手:“辛苦了!我们这边也会加紧训练和建设,绝不辜负你的期望。”
告别老总后,沈舟返回现代世界。
接下来的三周里,他马不停蹄地往返于两个时空之间,得益于空间升级,每次运输的物资量大幅增加。
第13次援助时,沈舟带来了完整的汽车生产线设备。
刘鼎带领技术团队日夜奋战,仅用一周就完成了安装调试。
“太先进了!”刘鼎抚摸着崭新的生产线,激动得声音发颤,“有了这个,我们很快就能造出自己的卡车了!”
沈舟又额外带来了一批精密机床和维修工具:“这些是备用的关键设备,万一有损坏可以及时更换。”
接下来的14、15两次运输,沈舟集中运送武器装备。
记得第一援助时候,5万支步枪就耗费了近600立方米,现在空间升级了,也不用像第一次用包装包裹了,一次就运送了近15万支步枪。
到第15次运输结束时,除了坦克和弹药外,五个新编师所需的武器装备已全部到位。
当然,除了迫击炮,八路军已经能生产了,也为沈舟节省了不少运力。
战士们领到新枪后爱不释手,训练热情空前高涨,原来库存剩余的56半子弹纷纷下发,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虽然仅仅过了半月,但这些精锐老兵不说各个都是神枪手,但射击水平也是肉眼可见的提高。
训练场上,坦克兵们正在练习步坦协同,T-34的轰鸣声中,步兵们熟练地跟随坦克推进,时而隐蔽,时而突击,配合日渐默契。
“注意间距!”教官大声提醒,“坦克停下射击时,步兵要立即散开隐蔽!”
而与此同时,情报部门传来消息:关东军的三个师团已经越过长城,正朝山西方向推进。
最迟一周内,就会进入山西境内。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78.com 手机版:https://m.bqg7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