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在湖边驻扎处,随行的军医对着伤口连连叹气:“王爷,这伤口实在太深,谢郡丞恐怕是凶多吉少。”
桓煜大惊失色,握住军医的肩膀:“给他用最好的药!”
“好药自然都要用上,但恕下官实在不敢保证谢大人能够好转。”军医也很为难。
“你还缺什么药,我去城中找!”
“三郎。”梁易叫住他,“彭城郡最好的刀伤药自然都在军中。城里不会有更好的。”
“他不能死!”桓煜求助的眼神投向梁易,“大姐夫,他是为了救我。”
当时,桓煜要去小树林里方便,谢霁就一直跟着他想趁机问些桓荧的消息。少年烦不胜烦,快走到地方的时候才转过身警告他:“不许再往前跟。”
谢
霁就在附近等他。
而后,他只听到一声“三郎小心。”,就感受到一股巨大的撞击,同时颈后有温热的触感传来。
是谢霁的血。
来不及弄清情况,桓煜一手提裤子,一手抽刀,转身迎着那些贼人而上。这一两年,他的武艺精进了不少,没让他们再攻击到谢霁,只是自己受了些小伤。
若是梁易他们再晚来一会儿,说不定他已经能自己解决掉剩下的两个贼人。
“要不是那些人趁我方便的时候偷袭,我怎么也不会……”少年无比懊恼。
梁易:“战场上,敌人不管你在做什么。”
桓煜乖乖认错:“是我的警惕心不够。”他还拿不定主意,“大姐夫,我们要怎么办?”
谢霁的伤实在太重,深可见骨,尽管已经止住了血,后边能不能撑过来还未可知。
“我真不想他救我,我宁愿自己死也绝不愿欠他、欠谢家这个人情。”
第128章
华济推他一把:“说什么傻话,你若死了,你让将军和夫人怎么办?”
“可他为我挡这一刀,我便永远欠了他的。”桓煜情绪复杂地看向昏迷的谢霁,“我不愿欠谢家,哪怕一分一毫,更何况这么大的人情。”
——
与此同时,城内驿馆中的桓灵丝毫不知外面发生了什么事。她刚刚收到了建康的来信,心情非常愉悦。
金瑶也为她高兴:“这封信从建康寄到钟离郡,又被季郎君遣人转送过来,能到娘子手上真是不容易。”
女郎迫不及待打开了信封,除去几张写满了密密麻麻小字的信纸外,她首先注意到的便是两张有大团墨迹的纸。
信纸被很快打开,桓灵脸上也绽开了笑容:“这是……”
银屏接过她的话:“应是府上二娘子生的龙凤胎的手印!”
算算日子,两个小娃娃应该两个多月了,桓灵甚至能想象到妹妹是怎样带着他们印上这憨态可掬的小手印的。
她不禁感叹:“幼时我与阿荧总是形影不离。时间过得真快啊,我们都成了亲,她都已经做了母亲。”
其实,妹妹比她以为的要勇敢得多。敢爱敢恨,也懂得及时抽身。
金瑶嘴甜:“那是因为王爷爱重您,和您待在一起的时间都不够了,这才不急着要孩子。”
他们在避孕的事情,瞒不过两名贴身侍女。
银屏也道:“确实如此,世间许多人成亲就是为了能有个孩子,让妻子一个接一个地生。哪里愿意顾及妻子的身体和意愿。”
在婚姻中,桓灵确实感到很自在。梁易几乎不干涉她的所有决定,对她千依百顺。可为何她的妹妹就是不能得偿所愿呢?
想到这些,她心里就更厌恶前几日才见过的谢霁了。
这天夜里,梁易回来了。桓灵挺高兴,笑着迎上去:“夫君,怎么你今日有空回来?前几日不是一直在湖边守着?”
她朝梁易身后望了望:“三郎他们呢?你都有空回来,他们被什么事绊住了?”
梁易:“发生了些事。”
他将今天白日的事如实告知。
桓灵没想到谢霁居然会为桓煜挡刀,神情复杂地问:“那谢二现在醒了吗?”
梁易摇头:“还没有。”
“情况真的很严重吗?万一他死了,三郎岂不是要愧疚一辈子,谢家那群人也不会善罢甘休的。”
梁易将今日从陈极那里听到的消息告诉她:“据说他惹怒了他的祖父与大伯,这才被赶出了建康。至于为何会到彭城郡做郡丞,陈极也不大清楚,谢霁他有任命文书。”
桓灵:“难道是谢氏在彭城这边的人为他运作的?那时候新政还未推行,他又素有才名,想做官很容易。”
梁易:“陈极将消息转告给了谢氏在彭城郡这边的人,至于是否告知建康的谢章等人,就看他们族里自己的意思了。”
桓灵点点头。其实她也不想谢霁死,妹妹的孩子才来到人间两个月,生父就因为救孩子的舅舅而重伤离世,总不是好兆头。
于情于理,她都不希望谢霁撑不过去。
——
彭城郡在淮水以北,但大夏偏安南边。就算是国土北部的彭城郡,也算不上极寒之地。但冬日仍然寒冷难熬。外边是呼呼的风声,吹得驿站不甚结实的窗户哐哐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