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没事,反正是练字。”他要了几刀纸,又对桓灵道,“阿灵,你帮我挑挑笔和墨吧,我分不清好坏。”
桓灵就在店里挑了相较来说好些的笔和墨,然后又在店里逛了逛,挑了些打发时间的书册。两人付过钱走到店门口的时候,梁易瞧见了门口卖的对联,打算买一些。
可对联上的内容尽是一些兴旺发财之类的字眼,太俗气,桓灵不喜欢。
“反正都买了纸笔,不如买些红纸回去,我们自己写。”
梁易面露难色:“自己写?”他那一手丑字,就算写出来也不好意思往门外贴啊。
桓灵嗔他一眼:“我写!”
走出了书画铺子,他们又买了许多点心,橘子。
梁易眼睛也不眨地让小二装了好几大包,桓灵:“这太多了吧,我们吃不了那么多。”虽然天气冷不会坏,但是这东西放久了就不好吃了,还是到时候买新鲜的好。
梁易:“送些去给万叔他们家,他们家人多,燕大夫也住那里。”
山村里边的大夫和老师会格外受到村民的敬重,尽管梁易早已经做了大官,依然没改变这个习惯。况且,他从前也真切地受过燕大夫的父亲老燕大夫的恩惠。
燕家世代从医,家学颇深。但老燕大夫妻子早逝,只留下一个女儿,没有男丁传承香火和这祖传的医术。
老燕大夫只好对外收徒,言明要未婚的年轻男子,学习医术的同时要给燕家做赘婿,既为传承香火,也为燕家医术后继有人。
他还真招到了那样一个人,也就是燕时晴的父亲。但那徒弟是个短命的,燕时晴还在牙牙学语时,他在山中采草药时跌了一跤,后脑正正磕在一块石头上,当场便没了命,他家里人还来燕家闹了好大一场。
丈夫离开后,燕大夫心力交瘁,又被他的家里人闹得不得安生。后来还是两边村子德高望重的老人出面说和,这才平息了这件事。
后来燕大夫也没有再嫁人或是招赘,一心一意带着女儿,跟着父亲学习医术,反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了附近几个村子里边名声响当当的好大夫。
听他这样说,桓灵道:“上次小萝卜头们很喜欢我给他们的石蜜,我们再买些糖吧,他们喜欢。还有华济,他也帮了我们,送些东西去他家吧。”
“华济就住万叔家。他没有其他家人了。”他的耶娘也都死于那场瘟疫。
梁易听桓灵的买了些糖,又买了几条活蹦乱跳的鱼,还特意买了个大木盆养着。
最令人惊喜的是,他们竟然碰到了有人卖牛肉。牛要用来耕地,轻易不能宰杀。就算是恰巧碰到了死去的牛杀出来卖,价格对普通人来说也贵得吓人,寻常百姓几乎没有机会能吃到牛肉。
梁易从前打过猎,山中什么肉没吃过,但还是认识江临以后,他才头一回吃上了这玩意。
摊主在热情推销:“上好的牛肉!家里的牛自己撞在墙上撞死了,不是病死的,大家放心吃。我也上报过官府,买了吃绝不会有麻烦。”
梁易瞧了瞧牛肉,也买了十来斤。
桓灵:“他说的是真的吗?真的不是病死的?”
“嗯。”
“你怎么知道?”
梁易:“病死的牛和撞死的,肉的颜色会不一样。而且我从前见过他,隔壁王家村的,他家真的有一头牛。方才我们用早膳的时候,店里边恰好有两个王家村的人说起了这件事。”
那两人正在抱怨,王家村好些人都想让牛主人将牛肉在村子里便宜卖,他们也好买些尝尝鲜。可牛主人却不肯让步,大老远将牛肉运到了县里边,卖的价也不是他们舍得掏的了。
桓灵:“好像是有这么回事,我也听到了。那就放心买吧。”
两人在县里转悠了个遍,能买的都买了。桓灵还特意挑了几匹布,买了针线。
梁易劝她:“针线费眼睛,直接买成衣吧。”
“我不是给自己买。反正在这里也没什么事情做,我绣绣花打发时间。明年回去家里又添了小娃娃,我正好给他们做些东西。”
东西都买齐了,两人在溪县最大的一间酒楼用了午膳,随后就赶回了村里。
梁易知道自己做的菜比不得建康的厨子,虽然他已经尽量换着花样做,但在见惯了诸多珍馐的女郎面前也不过是班门弄斧。到了县里边,他就希望能让桓灵换换口味,吃好一些。
第二日,梁易将买来的东西送去了村长家,小萝卜头们瞧着那些吃的,简直眼睛发亮。
他送来的不仅有糕点糖果,还有两条鱼和几斤牛肉。
华巧春也瞪圆了眼睛:“这么多东西,小山,这太贵了。这使不得。”
“婶子,你们也帮了我,这是应该的。”梁易坚持送了出去,然后很快离开了。
桓灵独自在院中写着对联,她写的是“政通人和”之类的。原本她叫梁易也送些对联给万家,结果梁易委婉道:“这些他们都不知道什么意思,村里人都更喜欢发财兴旺。”
而且腊月二十八了,万家应该早准备好了对联。
这话是实话,桓灵还是有些不高兴,她亲自写的对联难道还比不上路边随处可见的俗气对联吗?
“没有政通人和,怎么发财兴旺?”梁易走了后,她还在不忿地嘟囔。
这话脱口而出以后,她才意识到,发财兴旺本身就是政通人和的一种表现啊。
只是,政通人和是贵族居高临下的期许,发财兴旺是寻常百姓简单朴素的愿望。
——
他们到了万家村后天气一直不错,年三十却下了雪,虽然雪不算大,但扔给村子蒙了一层白,只适合在屋里边待着了。
这日的团圆饭,梁易用尽了他所有的厨艺做了一桌子菜,看着还算丰盛。
“我觉得你的厨艺进步了。”认真品尝过每道菜后,桓灵夸了夸他。她这是在刻意找些不相干的话题,以避开那炙热的眼眸。
因为前一晚梁易同她说,想要除夕夜圆房,她答应了。
自从那日歇晌时那样弄过,梁易就总用来作弄她。他一点点试探,桓灵一点点被他融化,情不自禁时也说过喜欢他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