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阴曹地府并不是域主所编撰的,而是真实存在的,就在洞的另外一侧。
域主所做的事情也很简单,那就是豢养鬼祟,让鬼祟一步步的,从最低级的游魂,进化成浊鬼,然后进入鬼蜮。
阳世、阴冥,是所有域主的两个养殖场。
一个养人,一个养鬼。
人可以变鬼,鬼也可以变人。
不过后者,不能在阳世阴冥中进行,只能在鬼蜮中进行。
当浊鬼进入鬼蜮,就要在鬼蜮中生存,赚取金钱以用于获得阴德。
这些阴德,可以让浊鬼们重新化作人形,进入阴曹地府之中。
域主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化作人形的浊鬼,送入阴曹地府。
为什么这么做?
自然是为了阴德!
域主说到底也是鬼,只不过是最强的鬼,最有智慧的鬼。
域主们其实早就可以通过第十八层的洞,前往阴曹地府,在那边重新生活。
但域主们并不愿意就这么过去。
如果就这么过去,那他们只是那无数城池中,普通的一员。
所以他们需要积攒阴德,积攒足够多的阴德之后,再穿过那个洞,来争取更高的地位。
比如,那一城之主。
如果说阳世、阴冥是地府的自留地,那域主们所管理的鬼蜮就是阴曹地府的放养场所。
阴曹地府需要鬼,但不需要没有秩序的鬼。
所以就出现了域主这么一个被阴曹地府默认的‘农场主’。
只要域主能为阴曹地府提供被‘培养’过的鬼,那地府就会给域主返一笔阴德。
这笔阴德,比域主培养一个‘人’消耗的阴德多。
有点类似九出十三归。
所以域主致力于培养‘人’,从而达到积攒自己阴德的目的。
等到阴德积攒到足够多的时候,域主就会离开,然后重新从自己所在的域里面挑选下一个域主,如此循环。
不过这里面有个问题,那就是阴曹地府并不允许域主牧人。
也就是不能豢养人,来制造鬼。
所有的鬼祟,都是阴曹地府从各方世界收拢之后,再统一扔给所有域主去‘培养’的。
正常的情况是,一个人死后,魂魄会入阴曹地府。
走了一遍阴曹地府的流程之后,魂魄本身也会迎来一次加强,直接达到浊鬼的程度。
这时候的魂魄还不懂什么是秩序,所以就会被扔给域主‘培养’。
但大夏所在的这方世界,却不是这样。
十八层幽冥的结构,以及鬼蜮在外的包裹,让阴曹地府没能发现这方世界内部还有一个人类世界的真相。
也许阴曹地府盯着某个世界去看的时候,什么都逃不过祂的眼,但祂没有精力去盯着每一个地方。
如此,也就让大夏这方世界,变成了一个没有受到阴曹地府关注人类世界。
这方世界的人死后,魂体不会被阴曹地府所收纳,只会变成最低级的游魂。
要么在阳世中游荡,要么被吸入阴冥之中自由生长。
虽然这种方式培养的浊鬼很慢,但耐不住数量多,基数大。
而且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浊鬼,是独立于阴曹地府之外的浊鬼。
毕竟阴曹地府每次给域主们的浊鬼数量是有限的,想要积攒足够的阴德,所需要的时间也几乎是一成不变的。
但有了大夏这方世界的存在,这些域主积攒阴德的速度,就会加快。
所以,掩饰大夏这方世界的存在,是所有域主的共识。
但林子大了,总会有特别的鸟。
域主中,也不例外。
《镇物大全》这本书,之前就是一个域主,就是一个特别的鸟。
姑且将其称为镇域之主。
镇域的域主在积攒阴德的过程中,一直在十八层的洞口,观察阴曹地府的一切。
他不像是别的域主,偶尔在送‘人’来的时候,看一次。
他是除了送人来时候休息一下之外,其他时间都在看。
看的多了,镇域的域主就愈发的向往阴曹地府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