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童州通往高平的官道上,时不时就能看到拖家带口逃难的灾民,有的是一个村子一起走,也有是同姓同宗族一起走,有些独姓的,不想落单,便跟在大部队后面,这样如果路上遇到情况,也能有照应。
他们全都听说了,那高平出名的土匪多,不过最近这些年好些了,没听说有劫道的,不过人离乡贱,谁知道那里的人会不会欺生,人多在一起,总归会好一些。
小石村地方偏僻,距离最近的村子也有几十里,一年到头也没有货郎会来这里,今年破天荒来了货郎,只不过货郎带来的却是坏消息。
小石村没人相信,他们很少见到外地人,更不相信外地人。
他们破口大骂,认为货郎别有用心,货郎差点挨打。
次日,小石村里最有本事的后生从城里回来了。
他是个牙人。
十二岁时被后爹赶出家门,吃了很多苦头到了城里,因为嘴甜,被一家铺子的东家看上,留在铺子里当了小伙计,他能言善道,长大后凭着一张巧嘴做了牙人,风风光光回到小石村,成了小石村里人人羡慕的出息人。
他这次回村,是来接老娘的。
不是接老娘去城里享福,而是要带老娘去高平。
“你们知道吗?咱们这里要发洪水了,有人挖出了石人,石人上有上天的示警,哎呀,你们爱信不信,我是一定要把我老娘接走的。”
牙人没管自己的后爹,背上老娘就走,后爹的家人阻拦,他被人打得鼻青脸肿,却依然背着老娘离开了小石村。
“天呐,他都被打成猪头了,还是要带走老娘,莫非这里真的要发洪水了?”
“肯定是真的,他是牙人,村长说了,牙人是在衙门里登记上册的,认识官老爷的,他一定是从官老爷那里得了准信,冒着挨打的风险,回到村里接老娘。”
“我看不仅是在官老爷那里得了准信,他不是说了吗,老天爷显灵,石人示警。”
“要不咱们也出去避避?”
“能去哪里呢,咱们出了村子哪里都不认识。”
“那天的货郎不是说可以去高平吗?”
“高平在哪里,我都没有去过,也不认路。”
“鼻子下面有嘴,不认路可以问啊。”
谁也没想到,第一个离开村子的人家,竟然是牙人的后爹家,自家婆娘走了,有出息的养子也走了,他们当然要去找,不就是高平吗,他们也要去高平。
看到他们走了,有人去找村长,他们也想走。
而此时,泥鳅和沈望星,陪着沈观月一起,已经到了高平。
他们不是空手来的,他们带来了二十车米粮。
高平收留灾民,灾民能开荒,可是也要至少明年才能种出粮食,这一年里,没有朝廷的赈灾粮,灾民们吃什么?
何知州望着站在面前的小小少年,以及少年身后的二十车粮食陷入了沉思。
“小公子,请问尊姓大名?”
“就叫我观月公子吧。”
第262章上山(两章合一)
观月公子!
这个名字很快便在百姓中间传开。
与此同时,童州连降暴雨的消息也传到了高平。
童州下雨了!
大雨倾盆,来势汹汹,就像是把天捅出了一个洞,下得人心惶惶。
说来好笑,童州城以及下辖的县镇村,抢在暴雨来临之前往高平逃难的,多是贫民百姓,而城里的大户人家,反而按兵不动,这些要么是不相信,要么是相信了却不肯走,四皇子要来了,这是他们距离天皇贵胄最近的一次机会,千载难逢,舍不得错过。
城西韩家。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少奶奶在屋里坐立不安,她娘家早在几天前就已经动身前往高平,娘家姑姑嫁到高平。
她爹已经托了姑姑在高平置办宅院,一来不用寄人篱下,一家老小住得也舒服;二来无论水患的传言是真是假,置办产业总归不会出错。
娘家临走前,大哥特意来找自己,问他们要不要一起去,她问了夫君,夫君不但说她短识,还嘲讽娘家人云亦云,气得她在床上躺了一天。
雨一直不停,三年前才修缮的屋子居然漏雨了,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韩大郎正在发脾气,他的书被雨淋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