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上一章 目录 站外搜索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121章(1 / 2)

<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姜芃跟在旁边目瞪口呆。

虽然知道这个堂妹力气很大,但也没想到能大成这样啊。

这可是七八十斤!

就抱这么轻松?

回到院子里,周芸正在准备晚饭的食材,黄瓜自然是上了餐桌的,第一份就是凉拌刀拍黄瓜,提前做了放冰箱里,等到六点半以后吃,就刚好入味了。

因此此刻,周芸正啪啪啪拍黄瓜拍得整个桌子都颤抖,焦糖、布丁都不想进去,太吵了。

外面守着蘑菇摊的小猫小狗也都时不时跟着抖一下耳朵。

懒洋洋睡觉的阿狸直接用白手套捂着脑袋。

陈阿英在煮羊奶,逍逍做完作业正跟姥姥一起煮羊奶,这孩子第一次喝过羊奶后,再也不愿意喝,直到这两天发现羊奶味道变好喝了,才愿意每天喝一杯。

见姜蘅和姜芃姐妹俩进来,两人看了眼,就被那两筐看着就分量不轻的黄瓜惊到了:“第一天摘就这么多啊?”

“这有六七十斤吧?”陈阿英估算着,羡慕道:“我就说这黄瓜花开得那么多,肯定结果也多,没想到第一天就这么多!”

姜蘅笑道:“应该还不止,我去称一下。”

前些天买了个大的秤,两筐子放上去,显示屏上的字数立马跳动,很快停在74斤的数字上,除去两个筐子本身差不多3斤的分量,这第一批采收的黄瓜就有71斤左右。

姜蘅跟三人说:“71斤。”

没自己种过菜的姜芃发出惊喜的欢呼:“哇塞!好多!加上晚餐的这十斤,那不是有八十多斤了?我之前网上搜了下,一百平差不多盛果期每天能收一百斤黄瓜,你这黄瓜地才开始就能有八十斤,没准过两天每天能收一百五十斤!”

种过菜的周芸和陈阿英则是倒吸一口冷气:“嘶!”

这都是什么品种啊?!

果也太多了吧!

姜蘅也期待:“要是能有这么多,那就太棒了!”

这两人的样子,看得周芸和陈阿英一阵酸,种了一辈子地的老手,跟个没见识似的。

聊了两句,姜蘅道:“大伯娘,我想吃葱油面,你会做吗?”

“葱油面?”陈阿英摇头:“不会,咋做的?有教程不?”

“有的。”姜芃一听也馋了,将手机拿出来,找到葱油面的视频递给逍逍,让逍逍拿过去给姥姥看:“小蘅种了一小片香葱,那葱老香了,逍逍放完了你就跟姥姥重新点开,我去摘一些送过来,很简单的。”

陈阿英冷笑:“这么简单你要不自己来?”

姜芃怂怂的不敢接话,抱着筐子走人。

自从她回来,她妈对上她就一肚子气。

姜蘅赶紧跟上。

院子里,陈阿英让逍逍等会儿放,她还煮羊奶呢。

——

来到小葱地里,两人蹲在那,一个拔小葱,一个掐小葱。

拔了是用来卖的,自己吃就掐着吃,回头还能继续长,跟韭菜似的。

小葱掐断迸发出汁水,那葱香味更浓了,姜芃被熏得一个劲儿吸鼻子:“这葱真好,就是数量太少了,还好作为调味料,一人也买不了多少,到时候肯定很多人都能买到,提高咱们的名气。”

现在卖菜群已经有两百多人了。

进展不算快。

有一点就是——货量太少了。

客人一单买得也多,姜芃自己送货的这一批就不说了,大部分都是固定客户,偶尔才会来一个新客户。

姜蘅摆摊稍微好点,但每天摆摊时间也就一个小时出头,根本等不及几个新客上门。

全靠大家老带新,但被安利的人,按照他们这边的消费,可能很大一部分听见价格就放弃。

而且不是所有客人都会安利给其他人的。

毕竟东西少,很多东西比如羊奶、鱼虾、之前的生菜、菠菜这些,基本都是靠先到先得抢到的,人多,抢到的几率就小。

因此这个摊位其实并没有被传开,比起这些菜品的品质和味道,卖菜群区区两百多人,简直配不上好么?!

只是蘑菇产量跟不上、蜂蜜太贵不适合普及、鱼虾更是断断续续的,生菜、菠菜数量太少,卖几天就要停二十天等待生长,完全不稳定。

也就现在黄瓜马上要大量上架,接下来番茄也是,这两种都是可以连续采收两三个月的蔬菜,黄瓜还好说,多的话应该一天不会超过两百斤,还算好消化,番茄就不一样了,四百平的面积,大番茄、小番茄数量都不少,不多吸引点客源,她都担心卖不完。

姜蘅一顿,倒是没想到这点,因为有冯助理那边、以及网店,她不怎么担心,但也觉得可以借此提升一下知名度,当即深以为然的点头:“有道理!那就……小葱也限购,这样能买到的人就增加了。”

姜芃匆匆掐了两把送回去,又过来帮忙拔小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