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许多接受过记者采访过的乘客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陆良辰一家人。
更有记者将这些消息梳理汇总,在电台上征集陆良辰和其他救援人员的线索。
陆家。
一家子人是通过电台得知知道陆良辰乘坐的火车出现事故的消息的。
陆母攥着半导体收音机的手不住颤抖。
“老陆,我记得良辰这孩子......”
剩下的话,她不敢说出来。
“没事的,没事的,你没听,咱儿子是救人的英雄,他好好地活着呢。”
“对对对,你说得对,老陆,我要去车站等着他们。我要亲眼看着他好好的。”陆母很着急。
但却被陆父制止了:“我们去了车站,也未必能找到他们,不如安心在家里等着。”
家里其他人也忙劝着陆母。
陆良谨也从单位急匆匆地赶回家,陪着父亲和母亲一起等弟弟的消息。
陆家姑姑和陆家小叔两家人也急急忙忙到了陆家老宅里,一起等候消息。
就连一贯以来泰山崩于前都能面不改色的陆家老爷子,也在书房里焦急地踱步。
与此同时,列车正缓缓驶入某个小站。
姜海棠透过车窗看到了站台上举着“向英雄学习“横幅的人群。
只等车上的人下车到了站台,记者立即举着采访本蜂拥而上。
“同志,请问您是127次列车上转过来的乘客吗?”
“同志,请问您参与了127次列车侧翻的救援工作吗?”
“同志,您能说说当时的具体情况吗?”
……
列车缓缓前进,姜海棠说:“有点吓人。”
“等下车之后,我们从侧面直接离开,不会遇到记者。”
姜海棠点头,她相信陆良辰有能力将她和小桃子躲开记者带出去。
列车很快在京城站停靠,这是本次列车的终点站,下车的人格外多。
陆良辰和姜海棠混在人群里,陆良辰拎着行李,姜海棠抱着小桃子,三口人悄无声息地躲开记者离开了车站。
记者没有找到陆良辰,但找到了金又晴等几个知青,也见到了赵晓梅和陶玉和祖孙。
金又晴是个喜欢说话的姑娘,难得遇到采访,当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不过她并不知道姜海棠和陆良辰的工作岗位。
这个漏掉的信息,被随后接受采访的陶玉和老人补充全面了。
至此,陆良辰以及姜海棠的信息被记者全面掌握,并且通过报道广而告之。
第147章回家了
而这时候,陆良辰已经带着姜海棠到了家了。
陆家住在大院里,大院的青砖围墙上“欢度春节”的红色标语在夕阳下格外醒目,几个孩子正踮着脚往路灯上挂红灯笼,说不出的岁月静好。
陆家有一栋单独的小楼,从外表看,是三层小楼,红砖青瓦,很是漂亮,门楣上新贴的春联墨迹未干,“东风浩荡革命形势无限好,红旗招展生产战线气象新”的对联在冬日的余晖中泛着光。
门前,两株老槐树枝桠上积着未化的雪,已经挂上了红灯笼,十分喜庆。
但姜海棠知道,能住在这个大院里的,没有一般人,能在大院里住上一栋三层小楼,更不可能是一般人。
姜海棠两辈子也没有进去过这样的地方,一时之间有些胆怯。
原本活泼淘气的小桃子这时候也安静暗下来了,紧抿小嘴,一言不发。
陆良辰握住姜海棠的手:“不用担心,我家里人都是极好相处的。”
姜海棠点点头,跟着陆良辰进门。
铸铁暖气片散发着融融暖意,将严寒隔绝在大门之外。
门内的五斗柜上摆着一个用炮弹壳改造的花瓶,里面插着几枝腊梅,旁边摆着几张照片,照片里有一张是陆良辰穿着军装的照片,剩下的,姜海棠不认识。
“可算到了!”率先开口的是一个中年女子,看着也就四十岁不到的样子,穿着藏蓝涤卡列宁装。
接着又是一个女人,看着比方才开口的年龄大一点:“良辰啊,知道火车出事的消息,我们是真被吓到了,好在你们都好好的。”
“小姑,二婶,劳你们操心了,我没事,好好的。”陆良辰笑着,显然和家里人的关系不错。
“爷爷、爸、妈、姑父、我回来了。”
陆良辰依次向长辈们打招呼,然后又给姜海棠介绍了一遍,最后才介绍自己身边的人。
“这是姜海棠,我对象。这是小桃子,我女儿!”
陆良辰介绍这两人的时候,胸膛挺起,十分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