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女性文学 > 重燃2003 > 重燃2003 第149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上一章 目录 站外搜索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重燃2003 第1497节(1 / 2)

<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不过这小子现在做的事情,也太重要了,倒也不能说完全浪费。

可心里总是有点儿不得劲儿。

沉默了半晌,姜院长长叹了一声,眼神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卿云选择了一条他认为正确的道路并在坚定的往前走着,且利国利民,这本身就值得尊重。

惋惜的看了他一眼,姜院长拍了拍他的肩膀,“孩子,既然做出了选择,就把路给走稳了!”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但更多的是一种释然。

他知道,卿云已经做出了选择,而他作为一个旁观者,只能尊重并支持这个年轻人的决定。

卿云感受到了姜院长话语中的深意,他的眼神坚定的回应道,

“您放心,我不会让关心我的人失望的,也不会让组织失望的。每一步,我都会走得坚实而稳健。”

姜院长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

你有着不凡的起点,也有着无限的可能。”

……

2004年1月1日11时燕京国新办招待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

来自国内外的媒体记者齐聚一堂,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主席台上,等待着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华科院副院长姜冕恒的发言。

姜院长稳步走上讲台,脸上全是自豪和从容。

“女士们、先生们,我荣幸地宣布,神舟五号飞船在经过了绕地球14圈飞行以后,于今天燕京时间6时23分在塞北中部地区安全着陆,航天员的身体状况非常好。”

老爷子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充满了自信和底气。

随后,姜院长详细介绍了飞船返回的过程,包括推进舱的分离、返回舱的再入大气层、降落伞的打开,以及着陆缓冲发动机的启动,每一个细节都展现了华国航天技术的精确和可靠。

“姜院长,您好,我是路透社的记者。请问华国未来在载人航天方面有什么计划?”

路透社的问题中规中矩,姜院长的回答也是四平八稳。

“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刚刚起步,任重道远,将按照我国政府早在10年前就确定下来的载人航天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在实现载人航天飞行之后继续努力实现以下目标:第一,实现在太空的出舱活动。第二,空间飞行器的交汇对接技术。第三,建立空间实验室。

通过以上目标的实现,把我国的载人人航天技术推进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为开发和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姜院长,您好,我是法新社的记者。请问华国是否有建造航天飞机的计划?”

姜院长闻言,心里冷笑了一声,而后开口回答着,

“我国没有建造航天飞机的计划,我们的技术路径与其他国家不同。

目前华国也没有达到那个技术高度,我们要解决的是基础的问题。”

姜冕恒的答复,让外国记者们嘴角露出了笑意。

承认差距就好,看来华国人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的实力只能在近地轨道上玩。

“姜院长,您好,我是朝日新闻的记者。请问华国在近年内是否独立掌握了太空技术?”

国内记者们闻言,后槽牙都要咬碎了。

飞船都回来了,还特么的都不算独立掌握?

意思是我们的上天,还是其他人的帮助下才成功的是吧?

众人将目光投向了讲台上的姜院长。

姜院长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

“我们的空间计划刚刚起步,空间实验室的计划,并不会向和平号或国际空间站这样的空间实验室追赶。

我们要解决的都是将来空间应用的最基础、最根本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应该独立掌握。

但是在掌握这些技术的时候,我们并不排斥外来的帮助,因为阿美莉卡和熊大比我们有经验的多,我们很愿意向他们学习。”

朝日新闻的记者虽然觉得姜冕恒的这个回答,太模糊太模棱两可,但也不好说什么。

而国内记者们的脸上,全是木然。

他们很想说,老爷子能不能不要那么实诚?!

全国群情激荡的时候,能不能说些提劲的话?

而且,他们也很是奇怪,这种话怎么能让这位爷来说?

不客气的说,这老爷子虽然年纪不小了,但却是国内最顶级的衙内。

他的身份,很难不让人去多想什么,他的话语,也很难不让人认为这是官方的定调。

台上的姜冕恒垂在讲台下面的手,拳头都捏紧了。

不过看见欧莓记者那笑容中明显的‘高人一等’和‘理所应当’,老爷子也笑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