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有一事吾与奉孝之见不同。自三皇五帝以来,历经尧舜禹,继而至夏商周,后有秦朝,先汉已去,今处后汉。试问,自始便是儒家治天下?
未来必有更适宜之制度,以治天下。天下数万人必择一条于己最为有利之路。奉孝只因处此时代,便自然而然以为如今之制度已然深入人心,觉未来之人必定唯有依循旧制方能保其利益。
但未来之人,所思所想未必如此。
奉孝莫非以为,昭国百工崛起之后,吾不会予他们身份待遇提升,不会使其掌握权力?此等人岂会欲归旧制?他们自会为己之利益而争斗。
故而,有些事情,除非将其尽皆诛灭,否则奉孝所思必定不会发生。”
第132章
杨秋离开之后,郭嘉作为客人留宿在了荀谌的府邸之中。
夜幕降临,荀谌的府邸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
府中的灯火摇曳,郭嘉独自坐在屋舍里,面前摆放着几本从荀谌那里借来的关于天文历法的书籍。
主要是张衡的《灵宪》,还有《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一些著作。
这些书籍承载着先人们对宇宙的解释,郭嘉轻轻翻开书页,完全沉醉在了书籍内容之中。
夜已深沉,窗外的明月高悬,洒下一片银辉。郭嘉却依然在书海中遨游,不知疲倦。
第二天早上,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大地上,郭嘉带着浓厚的黑眼皮,以及一双熊猫眼出现在了荀谌的面前。
他的面容略显疲惫,但眼神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友若兄,昭国着实便利,想看什么书,随时都能找到。
若我还在颍川,这般书籍恐怕得托朋友才能借来一观。
这些书籍极为深奥,我昨夜简单地看了一遍,只觉知识浩瀚似海洋,恐怕我穷极一生也难以完全领悟这些书籍中的知识。”
颍川郭氏治学的是小杜律,作为郭家的旁系子弟,郭嘉自然从小学的就是家学,研习律法。
待到长大之后,颍川学风浓厚,自然会学习其他儒家典籍,也会学习一些兵法策略。
按照郭嘉未来的人生经历,他应该是比较擅长的是兵家之术,所以在曹魏集团承担的也是军事方面的辅助,而不是跟内政有关。
因此,在算术、天文历法方面,郭嘉虽然有所接触,但绝对算不上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