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32(1 / 1)

造了一段让“死人开口说话”的法医传奇。 宋慈六十岁高龄的时候完成了《洗冤集录》这部旷世奇作。 这部著作包含了检验总说、验伤、验尸、辨伤、检骨等在内的53项内容。并对犯罪、犯罪侦查、法吏检验格式程序等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3]。 书中宋慈不仅创造了众多理论知识,还把自己二十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真实案例编撰其中,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很多检验方法,现代依旧在用,书中科技含量是真的高! 后世很多法医著作也是以这本书为蓝本,而且这本书还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传到海外,对整个世界的法医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奠定了宋慈世界法医鼻祖的地位。】 大秦 世界公认? 真有这么厉害吗?天幕出现以来,还是第一次用到这个词。 法医学之父,法医鼻祖,后世居然如此推崇令史(秦朝的验尸官),这有点出乎他的意料。 不过能让死人开口说话,怎么做到的? 死人怎么会开口说话呢? 秦始皇百思不得其解。 “李斯,死人可会开口说话?” 被点到名的李斯心中一惊,如临大敌道:“天幕说的未必真是让死人开口,而是通过验尸从尸体上得到指证凶手的线索。” 求求了,别什么都问他,尤其是这种关于死人的,他害怕。 秦始皇将刚才听到的内容细细一想,颔首道:“唔,有点道理。” 李斯松了一口气。 扶苏第一次听到这种言论,不知不觉入了迷,优秀的人不会被固有的思想禁锢,他会创作属于自己的思想。 他心中怦怦直跳,似乎悟到了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悟到。 半晌,扶苏抬头看向如高山般存在的始皇,或许他终其一生也无法越过这座大山,但他想试着做一些曾经想做却不敢做的事。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都麻了,所以这个宋慈是个比包拯还厉害的人物对吧? 但为何出现在大宋啊! 这样的人怎么就不能出现在大汉,刘彻忿忿不平道,“电视剧是什么?”为何可以让人声名远扬? 三个字他都认识,但合起来就成了一种他不认识的东西。 “禀陛下,之前那本《传播学》中曾提到过电视,是和报纸一样的传播媒介,但传播速度优于报纸。” 有才华的人比不上会宣传的人?刘彻看着天幕若有所思。 他好像明白了点什么。 狄仁杰如果他记得没错的话,好像是唐朝的,唐朝、宋朝都有这种断案如神的人,怪不得如此热度如此之高。 他的大汉,武将有了;文人嘛,司马相如算一个,这断案也不是不能有。 唐太宗时期 贞观群臣们惊讶于“让死人开口”的言论,直呼这怎么可能。 李世民的关注点却在于:“狄仁杰这名字好熟悉啊,是我们大唐的人吧?” 众人闻言立即停下讨论,记忆力最好的杜如晦最先想起来,他颔首道:“正是,狄仁杰是高宗朝的人。” 杜如晦说完瞬间明白了李世民的心思,“此人年纪和高宗相差无几。” 李世民笑了,“不错不错,能和包拯、宋慈相提并论,这狄仁杰肯定是个能人。” 而且听天幕的意思,狄仁杰在后世的名声比宋慈大,和包拯差不多。 这包拯是大宋顶流,狄仁杰想来也不差吧。还是和他儿子一朝的,和他儿子年纪差不多,嘿嘿,等天幕说起狄仁杰时,没准能薅羊毛呢。 李世民:“回头仔细查查这个狄仁杰是个什么来历。” 君臣二人打的哑谜,在场的聪明人都听出来了,就是听出来了才无语,和下一任皇帝年龄相差无几,那不就是还没出生吗? 这能查到什么? 唯有武将和一些文臣听得一脸茫然,不是,天幕不是在说宋慈和《洗冤录》吗?怎么就扯到狄仁杰身上了? ** 宋仁宗时期 赵祯听得目瞪口呆,半晌才道:“包爱卿,此人成就不在你之下啊,想不到两百年后,我大宋竟会出现这么一位惊才艳艳之人。” 那是南宋啊,经历过国耻,被打得偏安一隅的南宋,都还有这样有希望“天下无冤”的官员。 包拯听到宋慈突破常规,亲验尸体,心中也是感慨万千,“臣远不如矣。” 赵祯道:“都是我大宋的股肱之臣,大宋有诸位爱卿,乃幸事也。” 然而大臣们并不开心。 儒学兴盛的宋朝,朝堂上的大臣有几个不是出自儒家。 脸色能好看才怪,虽然天幕这回没有明着说儒家哪里哪里不好,但众人还是觉得脸疼。 什么叫优秀的人不会被固有的思想禁锢,会打破常规创作属于自己的思想。 这不就是在说他们不行,所以才会被思想禁锢吗? %¥…* 【所以《洗冤录》真的是一部很牛的巨著,虽然里面有些不符合现代科学的理论,但瑕不掩瑜。在没有现代精密仪器的古代,已经相当难得了。 好了,说完《洗冤录》的来历和过人之处,我们接着往下看书里的内容。 展昭接到要去公主府抄书的任务时,表情是这样的:(ΩДΩ) 他当时心里想的是:有没有搞错啊,他是个带刀侍卫,干的是保镖的活,这抄书什么的,不是应该让师爷去吗? 但包拯指名让他去,还说是公主的意思。 这也就算了,关键在他应下之后,包拯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去公主府要小心些,小心公主。 展昭内心:??这是几个意思啊!? 翌日,展昭来到公主府。 出于上次来得太早赵凌舒还没起床,这次展昭是巳时过半才来的,也就是上午十点钟。 赵凌舒把上次案子用到的验尸方法详细的说了一遍,包括现场勘察,判断是不是第一案发现场、受内伤后的常见症状和尸斑等验尸等。 说完之后,赵凌舒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主要两人目前的情况,仿佛像是老师抽背课文一样,赵凌舒觉得自己就像是个被抽背课文的苦逼学生。 哪怕那个老师是个年轻帅气的小哥哥也不行。 于是赵凌舒提出去游湖,讲解一下溺水而死和死后抛尸的不同,以及落水之后的急救法等。 赵凌舒根本没等展昭回复,自己就安排好了画舫。 展昭还能说什么,只能跟上。 然而游湖并不顺利,两人刚上船没多久就发现了岸边有躁动——有个钓鱼佬钓上来一具尸体。 赵凌舒对此震惊不已,感慨道:原来就算在古代,钓鱼佬也是除了鱼什么都能钓上来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