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现大招全交了 第15章 “小璇……” “小璇?” 女孩迷迷糊糊地支起上半身,发现自己趴在收银台睡着了。褚央站在吧台外侧,略微担忧地皱了皱眉:“怎么在这里?担心着凉啊。” “唔……”褚璇揉揉眼睛,觉得脑袋昏昏沉沉的,像是被人闷头敲了一棍,有些刺痛,“打烊的时候说要等你,太困了就眯了一小会……” “吃饭没有?”褚央把外套脱下,披在她的背上,“我给你做糍粑鱼。” “好~”褚璇糯糯地应了声,和褚央锁门一起回到楼上的家里。褚央洗碗后走进卧室,发现书桌的柜子开了道口。 “小璇,你拿我东西了吗?” 褚璇探出脑袋,摇头如拨浪鼓:“没有哎哥,你是不是早上出门走太急忘了关?” 确实,今天早上他起得晚,衣服都没来得及扣好便匆匆下了楼。褚央拉开抽屉,文心兰送给他的药原封不动地躺在里面,注射器里的紫色溶液像是葡萄汁。 之后要跟着厉卿做内测,以防意外,还是带一管应急吧。 褚央考虑周全,撕掉注射器外表的标签,用铁盒装了放进背包。 第三十七届亚太青年哨兵圆桌会议开幕式前十天,最后一次整体彩排正式开始。柯游与袁莉带人在东湖宾馆走流程,训练场的厉卿更是忙得废寝忘食。 “停,虚拟设备的参数还要再降。”中控台的厉卿按下暂停键,“肌肉敏感度太高,长时间佩戴会干扰生物电,造成室颤……调到50试试。” “好的厉博士。” 褚央坐在台下看着厉卿,认真工作的哨兵神情严肃,护目镜下的双眼锐利如锋。不得不承认他的确有高傲的资本,无比清晰的头脑与言简意赅的指令共同组成了这位年轻而博学的首席。 他想起《向导学概述》中的某段话,人们对哨兵的期望总是更严苛,要求他们具备鞭辟入里的洞察力,以一敌百的战斗力,以及统筹大局的领导力。可正如宏观经济学中的不可能三角,这三种能力是很难同时达成的、尽善尽美的。哨兵都有软肋和缺点,向导从某种意义上是补齐他们的最后一张拼图。 那么厉卿的弱点在哪里呢?除了酒店顶楼那次意外,褚央还没发现过他有什么短板,与他共事的作战二队同样对厉卿评价颇高。 实在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角色啊。 “褚央。”厉卿走到台下,轻轻敲他的桌子,“体力还跟得上吗?” “没问题。”褚央撇嘴,他上午光顾着在一旁围观厉卿调参数,自己根本没干什么活,心底怪不好意思的。也许厉卿是被汉街的事故弄怕了,总算有了点把他当向导的觉悟,甚至给这位全场唯一的向导准备了巧克力、香蕉与能量饮料。 “好,大家准备吃饭,我们下午继续,辛苦各位了。”厉卿让作战二队的人先去食堂,问褚央要不要和他去开小灶。 “哪里?”褚央嘴上说着不要,眼中已经开始放光了,“这样……不好吧?” 厉卿双手抱臂,摘了护目镜看褚央:“行,那你去吃盒饭,我自己——” “哎哎哎,你这人啊,听不懂客套话!”褚央起身猛拍桌子,“走吧,我带你去吃地道宣江菜!” 钓鱼执法成功的哨兵微微一笑:“我给你当司机。” 两人就这样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训练馆,驱车溜进周围的新村小镇。这片居民区背靠宣大,房屋低矮老旧,街巷又特别狭窄。厉卿把车停在路边,跟着褚央晃进一条胡同,七弯八拐地找到一家店,小小的门面内坐满了食客,大多是学生。 “双喜铁板烧……”厉卿念出油乎乎牌匾上的店名,“这个吗?” “千万别嫌弃。”褚央誓死捍卫他的美食缪斯,“相信我,绝对包你满意。” 厉卿没摆架子,弯腰过了那道宅门,锃亮的皮鞋与长风衣形成亮眼而不合时宜的风景线。褚央倒是完美融入大学生群体,用软软的方言找老板要位置,和厉卿坐到了最靠里的桌子上,大眼瞪小眼。 厉卿不得不佝着背与他说话:“点什么菜?” “吃鱼啊。”褚央发挥地主精神,“他们家的烤鱼必点,其他的菜也都不会踩雷,你想吃什么点什么吧!” “你请客?”厉卿拿手机扫墙上的二维码。 褚央都被厉卿架上去了,不好再推脱,显得他多小气似的。于是狠狠心,咬牙答应了:“我请!” 哨兵的手指慢悠悠划过屏幕:“土豆,六元;娃娃菜,三元;蛋黄油条,七元……怎么这么便宜?” “因为附近学生多啊,价格贵了大家都不会来的。”褚央用筷子夹了一条开胃的酸黄瓜,“但是他们做的分量很足,所以你莫点多了,浪费。” “没事。”厉卿风轻云淡,“吃得完。” 热辣嘈杂的烧烤店人来人往,褚央与厉卿挤着一张巴掌大的小桌子,吃掉了两只烤鱼与满锅配菜。最后老板从厨房跑出来问厉卿要不要加菜,哨兵优雅地端着碗,一次性筷子抢走最后几片鱼头肉。 褚央对哨兵食量的认知上升到一个新高度,从前他见到的极限也就是赵培涵五分钟吃完两碗蟹脚面,今天一看当真是人外有人,行走的装逼厉卿也能拜倒在铁板烧的石榴裙下,暴饮暴食,啊不,进行成年哨兵必备的能量补充活动。 走在新村小镇的街巷上,老式广播里放着时髦的英文歌,大叔大妈们热情地吆喝褚央买水果,见他身后跟着的厉卿堂堂正正一表人材,将进攻目标转向他,大声问他有没有谈朋友,可以给他介绍自己家里的乖侄女。 “我发现你们宣江人很热情。”厉卿手里夹着玫瑰烟,“过分热情,自来熟。” “热情好客怎么啦?难道你喜欢别人都用鼻孔看着你,冰冰冷冷不打招呼吗?”褚央买了一串烤鱼,捧在手里慢慢吃,“但我尊的很好奇,你为什么就嗦说宣江话了……啊好烫!” 厉卿看他小口小口地张嘴,顺着鱼脊吮走细嫩的鱼肉,若隐若现的舌头将鱼肉刮碎,慢慢吞进肚里。 奇怪的吃鱼习惯。 “都说了是天赋。”厉卿低头点烟,粉色的玫瑰雾气一下吐到褚央的脸上,“再过一个月,讲不好我走在街上都能被当作本地人。” 学习一门语言,适应当地的食物,走过风情各异的街头巷尾,快速而自然地融入他们的生活。这是厉卿坚持了快十年的生活模式,最初他不得不逼迫自己用这种方法立足异国他乡,后来他掌握了其中诀窍,开始享受到一种无以言表的快感。 伦敦雾霭绵雨,爱丁堡阴霾多风,柏林的冬天漫长无望,里尔绿茵潮湿,有漂亮的远山和观光火车。他辗转数所高校,边完成学业边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