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6(1 / 1)

脆回道:“走。” 那就走起,趁着天没亮,两小孩留纸条一张,表示他们还要继续旅程,便牵着驴子,背着猫,悄悄离开了吉家村。 秋瑜看到吕瑛走前还留了碎银子,作为昨晚的食宿费,以及买下那匹厘锦的钱。 他牵着驴,背着猫,抓紧时间带吕瑛到了山巅,远方是碧海蓝天,旭日自海平面处缓缓浮起,水中影如流动的黄金。 吕瑛站在山崖边,刘海拂过雪白的脸,波涛拍打着岸边礁石,朝阳映在浅色的眼瞳。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历天又复入西海,六龙所舍安在哉……” 吕瑛在海风中念诵李白的《日出行》。 “秋瑜,李白说太阳像是从地底升起来的。” 秋瑜:“就我们眼前的风景来看,太阳是从海底升起的,当然,更大可能是我们脚下的球和太阳一起转圈,转着转着,我们的球就转到了能照到太阳的一面。” 吕瑛回头笑道:“看来你更信张衡说的浑天如鸡子?” 秋瑜:其实我信的是人造卫星。 接着他听吕瑛说:“我也更信张衡的说法,不然没法解释为何我们在海上的时候不能看到远方所有的船,所以海面一定不是平直的,它有弧的。” 小朋友用手比划了一下,蹦蹦跳跳到秋瑜身边,拉住他的手摇了摇:“走吧,天地浩大,还等着我们去看呢。” 秋瑜顺着他的力道往前走,懒洋洋道:“怎么,你想把这天地都看上一遍吗?” 吕瑛摇头:“人生短暂,要看尽世间山水是不可能的,能赏日月更替,看四季花草,体会人生百味已是难得,而且有些事,我只要看一遍就知道其他地方也一样。” 秋瑜:“比如?” 吕瑛将一缕碎发别到耳后:“比如苦。” “我跟着娘去过湖广,看过滨州,如今又绕琼崖岛旅行,痛苦的人占了人间九成,有些人已经痛到觉不出苦了。” “人生下来就是要吃苦的,世人皆苦,我也不例外,我原本是这么想的。”吕瑛的神情柔和起来,他抬头看着秋瑜,微笑道,“但现在我觉得人间没那么苦了。” 秋瑜:“是什么让你改了念头?” “因为娘,还有你。”吕瑛又甩了甩秋瑜的手,秋瑜的手比他大许多,轻轻一握,就将吕瑛的手包起来。 “我的身体不好,以前常因此心怀苦闷,自觉活得拘束,可是方才看到朝阳的时候,我明知身体不会因看到朝阳变好,心里还是好快活。” “秋瑜,你我皆为世人,我会在苦闷时因你、因朝阳心中快活,世人会如此吗?” 秋瑜想了想,嘿嘿一笑:“这个啊,未必是朝阳,但要让人乐呵的法子可多了,我给你表演一个?” 此时已是承安七年的一月,再过二十六日便是除夕夜。 他们下了山,到了万州,秋瑜不知从什么地方弄了唢呐锣鼓过来,趁着集市,让吕瑛背着猫包牵着驴站边上,他自己咳了咳,吹起一首过年时超市里常放的《步步高》,这曲风就两字,喜庆。 秋瑜的神态也喜庆,他端着唢呐一边吹一边遛跶到路人身边,一脸讨好和乐呵,不一会儿,就有个背货的苦力咧嘴,笑出一口白牙,拿了一枚铜板要给他。 秋瑜连连摇头,跑回到驴子旁边,放下唢呐,拍着手。 “各位父老乡亲,大家好,我叫秋瑜,不是水里那个能吃的鳅鱼,我姓秋,秋天的秋,今儿来这是给大家逗乐子的,大哥大姐们就站这,等我把段子讲完了,各位乐了我高兴,不乐我就再给大家吹一首乐的。” 他对吕瑛招手:“那什么,瑛子啊,愣着干什么?敲啊!” 吕瑛眨巴着大眼睛,举起铜锣,敲了一下。 秋瑜指着他:“嗳,这么好看的宝宝给我敲锣,今儿肯定走好运,让我想起来那福州有个妈祖娘娘庙,娘娘灵验,信她的人多,想去她那求好运的人也多,有一天我也去那,见着个老胖的孩子,也要爬上山拜妈祖,爬到一半呜哇。” 吕瑛走过来问:“你哇什么?” 秋瑜:“那胖孩子走一半就滚下山了,辫子都滚得散了。” 吕瑛:“哎呦。” 秋瑜:“胖小子滚到山脚,碰到一还俗的和尚,瘦得和麻杆一样,脸发黑,他一看胖小子的头发,突然悲从中来,哭了。” 吕瑛:“怎么哭了?” 秋瑜:“我也奇怪呐,就问你哭什么呀?他说我病了,现在特愁。” 吕瑛:“愁什么呀?” 秋瑜:“愁没头发呀,你看别人家有年轻人病得没了,爹娘一哭,亲朋好友说句白发人送黑发人,可怜呐。” 吕瑛:“是可怜。” 秋瑜:“可要是那没头发的呢?那不就成白发人送秃子了吗?” 吕瑛:“嗨。” 吕瑛配合着秋瑜讲了好几个段子,周围不知何时挤满了人,所有人都在笑。 其实秋瑜的段子都是临时编的,一点诗意和雅气都没有,听了他的段子,人们也不会吃得更饱,住上更大的屋子,可是那些总是泡在苦水中、木讷无言的人却都在此刻停住了脚步,笑得露出满口牙。 吕瑛看着他们的笑,第一次深刻的感受到一件事,那就是这些衣着残破、满面风霜的人与他是一样的,他们都是人。 他将那句“人生下来就是要吃苦”的念头在心里碾碎,残渣扔到脑后,又掏钱买了满满一锣的糖,送给所有来听秋瑜讲段子的人。 人群中有个黑乎乎的厘人小孩,他跟着一个提着野鸡野兔的男人身边,应是猎户家的孩子。 吕瑛发糖发到他面前的时候,小孩看着吕瑛精致的面孔,瑟缩着不敢伸手接,脸上浮起一抹肉眼可见的红,他的猎户父亲在他后脑勺上轻轻拍了一下。 “杨秀,要说谢谢。” 厘人小孩从腰上解下一个海螺塞吕瑛手里,结结巴巴地说:“谢、谢谢。” 第20章 天梯 从万州走到陵水,再从陵水走到澹州,秋瑜就成功抵达了天涯海角。 此处现在还不叫天涯海角,附近的大港却依然繁华,总有洋番驾船来此,港口热热闹闹的,人声鼎沸,而苦力和水手们或推或扛着货物,为主家卸下一船又一船财富。 吕瑛的小册子终于写满了,全被塞到老驴子的褡裢里,秋瑜知他爱惜书册,便用那块从厘家买的厘锦做了个双肩背包。 针线在厘锦间穿梭,勾勒,秋瑜念诗:“游子手中线,瑛瑛背上包,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吕瑛捂着嘴偷笑,又咳了几声,秋瑜将披风裹他身上,又将胖子塞他怀里暖手。 慵懒的橘猫翻滚着露出肚皮,吕瑛挠了挠:“你怎么说是游子手中线呢?我还以为你会说鳅鱼手中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