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3(1 / 1)

幸明晓是非。 禹朝不是二十一世纪,这里没有义务教育,没有道德法制课,也没有让老百姓好好过日子的土壤。 吕瑛看着洞口外的雨水,语调平静:“如果那个菜霸没有杀人,只是欺行霸市的话,我应该不会杀他吧。” 秋瑜:“那你会怎么做。” 吕瑛:“嗯,应该是和我娘一样,把他扔去读书吧,不过他做的错事很多,所以他要一边读书,一边做苦工弥补自己的错才行。” 小朋友从秋瑜手中接过烤热的饼子,低头努力啃着干巴巴的干粮,小脸蛋鼓鼓的,可爱得不行,秋瑜看着他,却莫名有了落泪的冲动。 秋瑜曾以为秦湛瑛最大的价值是他完成了大一统,这已是足够惊人的功绩,让秦湛瑛在很多年后还让史学家们、历史迷们念念不忘。 可现在秋瑜却发自内心地为那个二十七岁就离开人世的秦湛瑛感到难过。 因为在他面前的这个瑛瑛没有指责出身不好的人愚蠢卑劣,也没偶居高临下地说“何不食肉糜”,他公正客观地评价了一个菜霸的人生,为其没能走上正道而遗憾,他可以感知他人的不幸,有共情能力。 未来的瑛瑛又很有能力,有足够的暴力去碾压一个社会里吃人的部分。 禹武宗死得太早了,《禹史》中有许多与他相关的内容都没能详实记录下来,甚至有些部分还被文官集团和他的继承者更改,所以关于武宗生前如何执政,后世的史学家们也还在研究中。 所以,瑛瑛,如果你没有在二十七岁那年就死去的话,结束征战后,你会如何改变自己统治的国家? 被文官指责为暴君的你会改变这个世界吗? 你能让“羊二姐”们不用十二岁就嫁人,然后在婚姻中饱受煎熬吗? 你会让无数个“陈大牛”吃上清清白白的饱饭吗? 历史上的你是否想要改变这些人的命运,却因疾病而不得不提前离开人间? 若秦湛瑛真的想过为那些人做点什么,那他离世的时候,一定抱有太多太多的遗憾。 太遗憾了。 第18章 叛逆 雨停后,山路越发不好走了。 驴子年纪也大了,吕瑛对为难年老的生物没有兴趣,跳下驴来,挽着秋瑜的胳膊,打算自己走。 只是一些很陡的坡路实在不好走,秋瑜将猫包挂驴子脖子上,俯身将小孩背起。 吕瑛靠着他的耳朵问:“秋瑜,你累不累?” 秋瑜:“不累,我在武当山的马步又不是白蹲的。” 吕瑛听得笑出声来,声音甜甜软软,绑头发的绸带有一截垂到肩上,随着秋瑜的脚步,在半空中一甩一甩,俏皮得很。 其实秋瑜也不光是靠马步蹲出来的体力,身体天赋也给足了加持,他前世是排球运动员,不仅有傲人的身高和适合打球的身材比例,骨骼密度、耐力也超过常人,但国际赛场本就是怪物的聚集地,秋瑜并不是身体天赋最出挑的那一波,他的绝活是发球技巧,走的是技术流的路线。 直到穿越以后,秋瑜的新身体在天赋方面比前世那个国家级运动员还要更胜一筹,连武当派的掌门看了都要将他收入门下,有这么好的身体底子撑着,坎坷崎岖的山路也就拦不住秋瑜的步伐了。 琼崖岛的山青翠碧绿,养眼得很,秋瑜哼哧哼哧地爬,累了就找块干净点的大石头两人肩并肩坐着,一边看来时的路、远方的山,一边聊天。 吕瑛出门时带了好几本空白的册子,如今已有三本被填满,秋瑜借来翻了翻,发现吕瑛学母亲将各地的物价都记了下来,吕瑛问了他几个和民生有关的话题,包括湖广的一些风俗。 秋瑜是大族子弟,自小不是在家读书,就是上山习武,实则对民间也了解不多,只好说:“湖广地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风俗就是过早了,我们很重视早餐。” 吕瑛:“湖广的早餐很好吃吗?” 秋瑜竖起大拇指:“超好吃,改天我给你做个热干面,对了,我们那的米酒也好喝,可惜我不会酿。” 小孩子觉多,都是还在长身体的年纪,聊够了就靠着彼此睡一觉,吕瑛娇小又绵软,抱起来和个小娃娃似的,睡着后小身体一起一伏,让人满心安然。 秋瑜看着他的睡颜,发现这小孩虽然娇气,出门这些天却没喊过苦,适应力挺强的,难怪以后会身先士卒上战场,与将士同吃同住了,看来老吕家那彪悍的基因在瑛哥身上也不是全无存在感。 就这么爬了一整天的山,他们终于在一处山头撞上了厘家人。 厘人是琼崖岛最初的开拓者,居此地多年,平时在山中聚居。 两小孩隔着老远就听见几个青年男女在对着唱歌,可见虽然没到春天,但年轻人谈感情不分季节。 秋瑜的手搭在眉间:“厘人流行以歌会友。” 以前只有到旅游景点才能看到这个场面,可惜医学牲忙得要死,根本没空出门玩。 吕瑛又骑驴背上了,他提议:“秋瑜,你也去唱一段吧。” 秋瑜:“这是和厘人打交道的方法吗?” 吕瑛面不改色,肯定道:“是啊。” 那好吧,唱一段。 秋瑜气沉丹田,张嘴,嘹亮的歌声响彻山头。 “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 吕瑛差点从驴背上跌下去。 那几个厘家男女停下来,目瞪口呆看着这边,他们听不懂秋瑜唱什么,却被歌声的豪迈吓到了。 其中一个妹子眼尖,看到了吕瑛,指着他说了句什么,几个厘家男女就都过来行礼。 吕瑛点头,用厘家话和他们说话。 秋瑜收声,瞪着吕瑛:“原来你和他们认识啊,那你还让我唱歌。” 吕瑛别开脸,解释道:“我家从曾外祖母的母亲那一辈起就是厘人首领,我们家感知天气的能力也是从厘族先祖那儿传下来的,我外祖现在也是琼崖岛上所有厘人的头领啊,每年各村寨都要派人到我们家的。” 吕家发家史的开头便是厘家姑娘吕荷实在受不了官员、倭寇的双重压迫,忍无可忍提着剑,带着族人把骑他们头顶作威作福的人都砍了。 厘人本就有让女性做头人的传统,砍完所有敌人后,吕荷自然就成了厘人头领,这位子沿着血脉一路传到吕房身上,以后还会传到吕晓璇、吕瑛身上。 这些年吕家的海贸货物不光是琼崖岛的糖、水果、洋番带来的香料和奇巧玩意,还有厘族的织锦和药材,吕家会把厘族的产出换盐、农具带回来,送上山,可以说握住了全族命脉,又有雨神后裔的头衔,地位很是尊崇。 “我船上的丰收、芋头也是厘人,想走出大山的厘家儿郎都会加入我外祖的船队一起跑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