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路,要么就和其他胡人一样,离开千阳县,去其他地方,其他地方的官老爷没有胡县令这么凶狠,还是可以从官府那里拿到食物的。可是,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在所有人知道赛亚人就是缙人官老爷假装的时候,再也没有人可以离开千阳县了。” 其余胡人沉默,矿区中一个个胡人和缙人就是想要离开千阳县的下场。 “第二条路,就是学着种地。”埃尔文道。“缙人的县令老爷是个讲理的人,她真的愿意给我们田地,只要我们老老实实的耕种,我们一定可以养活自己的。我们不会种地,可是我们有眼睛啊,我们就看着缙人怎么种,我们偷偷的学,或许有很多地方我们学不到,我们第一年会失败,但是我们还有第二年,第三年,第十年,第五十年,我们不会种地,我们的爷爷的爷爷不会种地,我们的孙子的孙子一定会种地,和那些缙人一样的会种地。” 尼尔斯大声的道:“我们可以回到草原上去放牧!” 埃尔文悲凉的看着尼尔斯:“回草原?记得我们是为什么进了关中的吗?草原上越来越冷,草都枯死了,我们的羊群全部饿死了,其余胡人抢劫我们,杀戮我们,我们是活不下去了才进的关中啊。” 一群胡人都沉默了,对游牧民族而言草原不是家乡,游牧民族没有家乡,人到了哪里哪里就是家,他们想回草原不是想回到家乡,而是对种地,对未来的恐惧。 埃尔文平静的看着众人,慢慢 的道:“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我们只能相信缙人的官府,我们必须学会种地。”众人沉默许久,尼尔斯捡起了锄头,继续开始劳作,他们必须学会种地。 远处,一群胡人望着埃尔文等人,埃尔文等人的衣衫和缙人一模一样,又学着缙人的姿势种着地,可是金发或者红发在阳光之下显眼无比,一看就是胡人。 “叛徒!”那群胡人恶毒的咒骂着。 某个金发胡人厉声道:“只要我们所有胡人团结起来,缙人的官府就必须向我们屈服!” 其余胡人用力点头,不屑的看着远处种田的胡人,在缙人的关中的土地上根本不需要种地或者打猎的,抢劫缙人可以发家致富,去缙人的县衙闹事也可以衣食无缺。 金发胡人大声的道:“我们没有抢劫,我们伤人,我们就是想要吃饭,想要地方住,缙人官府必须管我们吃饭穿衣!” 一群胡人用力点头,就是这样!以往十年都是这样过来的,没道理忽然就没了衣服和食物,这不讲理。 金发胡人眼中闪过一道精光:“缙人的官府人不多,只有几十人,我们只要团结起来,我们的人就比官府多,他们就必须听我们的!”一群胡人用力点头,千阳县的衙役和士卒总共只有四五十人,胡人有多少?数千人呢!只要有几百人联合在一起,还怕了那几十个缙人士卒衙役吗? 金发胡人大声的道:“我们不是盗匪,我们只要衣服,食物,住房!我们只要活下去!” 一群胡人大声的呼叫,说得对!就是这样! 那金发胡人微笑着,虽然在千阳县的数千胡人的语言不通,互相不信任,有一些甚至还有些种族仇怨,沟通起来会很花时间,但是他很有信心,因为这是关系到所有胡人的利益的大事。 田地的另一头,一群官员仔细的测量着一块荒芜的田地。胡问静看着数据怒不可遏:“该杀!”一群官员很是理解,千阳县账面上的田地竟然比真实田地少了许多,只有三分之一略微多了些,这隐瞒田地的数字也太夸张了。 胡问静瞪他们,这些笨蛋完全没有理解她的愤怒,她会因为官员和乡绅勾结隐藏田地和人口而愤怒?偷税漏税又不是她的钱,她何必愤怒?从政绩上看,她有了两倍的隐瞒田地其实是大好事,起码大量的收入可以落在她的手中支配,不用交该死的脑残扶风王。胡问静愤怒的是这些荒芜的田地的主人呢?华夏土地上哪个地主原意舍弃田地?大量的田地荒芜,无非是地主已经死了,或者情况恶劣到宁可舍弃了田地也要离开千阳县。 想想这十年内胡人越多,千阳县荒芜的田地就越多,胡问静很容易就知道田地荒芜的原因惨烈不堪,而这惨烈的源头就是那个该死的扶风王殿下司马骏。 有官员小心的提醒:“纵然实际田地多了,若是答应其余县的移民每人三亩地,这田地肯定不够。”这条件实在是太好了,最怕会有数万人赶过来,千阳县哪有十几万亩荒芜的田地?这还没有说本县的人只有每户五亩,外地移民却有每人三亩的超级不公平带来的问题呢。 胡问静大惊失色:“就你这智商,也敢当官?” …… 县衙前。 数百移民眼巴巴的盯着胡问静:“老爷,真的每个人给三亩地?”周围上千的本地百姓围观。 胡问静斩钉截铁的道:“绝不可能!” 数百移民中立刻有人大叫:“官府说了给三亩地的,不能不承认!”有人激动地大叫:“要是官府耍赖,我们就去京城告御状!”数百人响应:“对,告御状!” 胡问静冷笑出声:“每人三亩地,有官府的告示吗?有胡某的亲笔书信吗?有皇榜吗?是哪个官老爷和你说的?谁告诉你的你就找谁去要啊!市井谣言也能信?每人三亩地,家中四个老人五个娃娃是不是要给二十七亩地,本官又不是你们爹娘,凭什么白送给你们二十七亩地?一群老弱病残能种地吗?难道还要本官给他们种地不成?” 上千本地百姓用力点头,老子祖祖辈辈都在这里才有每户五亩地,你丫拖儿带女就想每人三亩地,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数百移民愤怒的盯着胡问静,倒是并不意外,背井离乡是极其重要的决定,谁都仔细衡量过每人三亩地的谣言,没有几个人单纯的以为有这么好的条件。 胡问静慢悠悠的道:“本官可以看在你们远道而来的份上,凡是来了千阳县的外地移民,不管你们开垦多少荒地,本官可以允许每户有三亩荒地在两年之内免赋税,五年之内赋税只收一半,连续种植十年后免费归你们所有。”注1 数百移民中有人点头,与预料的最坏结果相比还算好了些,总归是有三亩地到手了,有人骂骂咧咧:“摆明了就是官府耍赖!我们不服!” 胡问静抬头看天:“不服气的可以回家乡去,本官不拦着。” 上千本地百姓大声的叫:“不服气回去啊!”“以为可以白拿百十亩地,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有几个移民面红耳赤,他们家中老老少少几十口人,若是每人有三亩地就是一百亩了,如今每户只有三亩荒地的免税权力,还要连续种地十年才归自己,那几十口人能够得到多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