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捕快千恩万谢,他们活了这么多年,见到了很多被拐走孩子的家庭,从来都没有一个找回来的,现在这样也真的算是幸运了。 “娘,我们搬家好不好?”英莲给弟弟掖好被角之后看向封氏说道。 “英莲怎么想起来搬家了?在这里住着不好吗?”封氏不解,他们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了,搬家还能搬去哪儿? 英莲一张小脸紧皱着,“这里也不是不好,我只是感觉这里有些不舒服,太压抑了,总感觉喘不过气儿来。” “怎么会呢?是不是你身体不舒服?”封氏连忙摸向英莲的额头,儿子这算是刚刚过了一劫,女儿可千万不能再病倒了。 英莲摇摇头,“我没事儿,就是感觉四周的墙太高了,很压抑,但是走出那条巷子就没事儿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你也别想那么多了,等开春了带着你们姐弟俩去庄子上住几日,也好轻松轻松。”封氏虽然觉得英莲说的有些夸大其词了,但这几日她出门的时候也的确是有这样的感觉,在家中也不是见不着太阳,就是感觉眼前没有外面的光亮。 住了几十年了,搬家是不可能搬家的,过几日去庄子上住一段时间兴许就好了。 但是封氏万万没想到,他们刚刚去庄子住下没几日,就在他们家旁边的葫芦庙着了一把火,风向巨变,把他们家也给烧着了,被邻居浇灭之后已经是烧的只剩下一副空架子了。 突遭横祸,让他们夫妻俩在悲伤的同时又很庆幸,他们没有在家中,如若在家中说不定人也会有危险,现在只是损失一些钱财物件而已,人还没事儿。 人在遭遇横祸的时候只能如此安慰自己,甄家经过这一次火灾,家财损失了大半,并且房子烧的太厉害了,重新装修也是一笔银子,现在甄家无法拿出来这笔银子,只能是在庄子上常住了。 也好在前两年封氏置办了一个铺子,还可以收租子,也是一笔收入,不然光靠着庄子上的收成恐怕是难以维持一家子的开销。 云梦知道甄家的事情是在尘埃落定之后了,她没想到甄家竟然会接二连三的出事儿,紫玉在醒了之后同她说,他是看到有人抱着甄言承要走,他出言阻止,这才被一同抱走的,这么说来他也是受了无妄之灾了。 知道事情之后去了甄家的庄子,发现甄言承额间的黑气消散了,这才松了口气,看来甄家的变故到此为止了,以后也不会再有这么惨痛的事情发生了。 “我们夫妻俩烧香拜佛了一辈子,没想到老了反而落到了这个地步。”封氏叹息一声, 也难怪封氏会怨怼,这短短几日好甄家遇到的这两件事情无论哪一件,都不是小事儿,“否极泰来,接下来一定不会再发生这种的事情了。” “我不是怨怼,只是老爷他……”封氏满面愁容,“突然遇到这样的变故,老爷他也心中烦忧,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家中遭祸,他却无法给家中带来生计,已经好几日未曾认真用过饭了。” 甄士隐是个文人,家中有祖业,和封氏成亲多年,无论是庄子上的事情和在外面买了个铺面,这些事情都是封氏一直在做的,甄士隐喜欢读书,也结交了很多的文人学子,以文会友。 早些年也参加过科举,但身上也只是有个秀才的功名而已,本来家中还算是富裕,也用不着他用自己的文学赚钱,现在家中遭遇横祸可他年纪也大了,去书院私塾做教书先生他也没有那个精力和体力了。 这么看来,甄士隐的确是个百无一用的书生。 “也好在之前老爷一心求贤,为表诚心,给承哥儿请的先生教了三年的束脩,也许过了三年之后就能好一些了。” “一定会好的。” 英莲过了年就已经七岁了,也知事了,知道家中着了大火,家中所有的东西都烧毁了,连同她放在梳妆盒里面的和紫玉彤玉的来信,全都烧了个干净。 闺阁少女,玩伴很好,同龄的玩伴更少,她还是很珍惜和紫玉彤玉的感情,故而写了两封信请云梦带回去给他们,表达她的愧疚之情,希望他们不要生气她没有把信件保护好。 紫玉彤玉知道这是天灾,自然也怪不到英莲身上,也都回信,请人送到甄家的庄子上。 “爷,这就是去年童生考试时候林霜玉的考卷。”一栋典雅的宅子里面,小太监把一份试卷送到人胤禟手中。 胤禟根据之前和霜玉的交流,觉得以他的才学,不应该就连一个秀才都考不上啊。 仔仔细细的看了一下这张考卷,胤禟叹息一声,知道霜玉考不上是有原因的。 宋朝时候,李清照独树一帜,在所有女子都将自身价值体现在嫁的夫君和生的孩子身上,李清照醉心诗词,不依附于男人,在她知道第二任丈夫娶她只为了她家财的时候,她不惜一同入狱也要和离,最后是她的才学救了她。 从前他也很不理解李清照这么做的原因,认为她能够赢是侥幸,她这种方式太蠢了,一不小心就会把自己的性命打进去,根本不值得。 直到他看到了清朝的灭亡,二十一世纪新时代是女性的崛起,他知道李清照是超新人类,她那么做并且不惜一切代价,只是因为想做而已,她无法委曲求全的和一个觊觎她家财的人在一起。 看着林霜玉这篇文章胤禟也有同样的想法,他的文章独树一帜,如果成功便是推陈出新,但一旦失败了,便是众矢之的,这样的文章出现在一个童生的笔下,在那些考官看来就是不切合实际,天方夜谭。 即便他父亲是当朝四品,林家袭过列侯,在姑苏也是望族,但这篇文章,不会给予通过,也许让志同道合的人看到,说不定林霜玉会一举成名,可即便是他,也不能保证这种标新立异的文章面世,会不会成为众矢之的人人攻之。 “林如海可知道你拿了出来?” “林大人不知,这是奴才去找这次童生考试的考官要的临摹,并非原版。”小太监回答道。 胤禟点点头,把考卷卷起来,扔进一旁的火炉里面,火苗燃起,考卷瞬间被吞噬在火焰当中,成了一堆黑灰。 “爷是觉得林家公子写的不好?” “措辞严谨,有理有据,上品文章。”有才华的人一定会发挥出来自己的才华,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但林霜玉现在还没有成年,以后的路还很长,有的是他施展才华的地方,他也不多此一举了,让他过早的出现在众人面前反而会成为众矢之的,亦或者是另一个方仲永也有可能。 小太监见胤禟不愿意说,也没有再问,这些事情本来了就不是他们奴才应该问的,往一旁的火炉里放了几块上好的银丝炭,火炉燃的更旺了,躬身退出房内。 胤禟走到窗边,将窗户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