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是一日不如一日,又何必多此一举? 所以这次欧阳修率文武百官上书官家阻止变法,其中就有苏轼。 一想到这里,苏辙就觉得头疼。 毕竟王安石也好,还是苏辙也好,那都是不折不扣的犟牛,他谁都说服不了。 等着冬雪洋洋洒洒落了几场,又至腊月。 今年因有史宛陪着,程氏腊月里并不十分繁忙,闲来无事就念叨起远在他乡的苏八娘与苏轼起来:“太初又升官了,八娘一家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也不知道她那一双儿女还记不记得我,不过记不记得也无妨,只要他们过的好就行。” “倒是六郎,我实在放心不下,他从小到大就是小孩子心性,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哪里能照顾好迈哥儿?” “凤翔府那地方比不上汴京,缺医少药的,若是病了,连个好大夫都寻不到。” “关键他们身边也没个老人照顾,关键时候也不能替他们出出主意……” 她可真是将儿行千里母担忧演绎到了极致。 苏辙见状,便与史宛商量给程氏买个宠物回来,有猫儿狗儿的陪着,程氏也能分分神。 这一日他又是休沐时,正欲出门去看看王巩家刚出生的小奶狗儿,谁知他还未走出院门,元宝就兴高采烈跑了进来。 因跑的太快太着急,到了廊下,他更是摔了个狗吃屎。 即便如此,他笑的嘴角还是咧到了耳后根:“少爷,少爷,好消息……” 苏辙连忙上前将他扶了起来:“什么好消息值得你这样高兴?” “少爷,六少爷回来了!”元宝笑的眼睛都看不见了:“您说,这是不是天大的好消息?” 苏辙微微一愣。 他下意识觉得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自苏轼离开凤翔府后,他好几次都梦到自己去了凤翔府探望苏轼或苏轼回来汴京,每每做到这个梦时,梦里的他有多高兴,醒来之后就有难受。 如今他更是顾不上元宝,匆匆朝外走去。 惹得元宝跟在他身后道:“少爷,您慢点,您慢点,当心也摔跤了!” 苏辙哪里慢的下来? 他匆匆朝门口走去,刚走到一半,就碰到迎面走来的苏轼。 将近两年的时间未见,苏轼长高了,长黑了,也长瘦了,唯一一样的是他看到苏辙那一刻,眼中的笑与从前是差不多的。 漫天大雪。 苏轼的笑容是格外耀眼。 苏辙扬声道:“六哥!” 苏轼亦道:“八郎!” 阔别将近两年的兄弟终于再次见面,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这一刻,向来沉稳的苏辙满脸笑容,很是少见。 苏辙直道:“六哥,你怎么突然回来了?” 他觉得奇怪。 一来苏轼并未提前与他说自己要回汴京之事。 二来从凤翔府至汴京路途遥远,苏轼哪里有这样多的假期? 三来今日王弗等人也跟着一并来汴京,苏迈年纪尚小,哪里经得住这般舟车劳顿? 等着兄弟两人走进屋,苏轼这才解释起来:“……如今我与陈、希亮陈大人虽关系仍不算和睦,却也不像从前一样针尖对麦芒似的,因先前凤翔府的知府宋选被罢免官职,凤翔府不少官员都跟着罢了官,一时间府衙人手不太充裕,每至沐休时总要呆在府衙。” “如此一来,我差不多近一年未曾休息过,所以就想着将这些假期攒起来,好能回来汴京一趟。” “至于为何先前没与你们说起这事儿,不过是想给你们一个惊喜!” 苏辙在他肩上狠拍了两下:“你啊你,怎么还像小孩子一样。” “先前给我送了鹦鹉不够,年礼到了除夕这日送过来也就算了,怎么这样大的事都不提前说一声?也难怪娘常说你都是当爹的人,却是一点都没变……” 另一边的王弗与史宛并非第一次见面,再加上两人都不是那等内向的性子,略说了几句话后就熟络起来。 王弗更是道:“……自郎君去了凤翔府之后就一直惦念着八郎他们,夜里做梦都喊着八郎的名字,这次他有足够多的假期,我与迈哥儿提前一个月出发,乘坐的马车上面的东西不仅一应俱全,更是又大又舒服。” “我与迈哥儿乘坐的马车走的很慢,后来郎君又乘坐了一辆马车追了上来,所以我们这才能一起来汴京的。” 史宛笑道:“六哥果然聪明。” 王弗也跟着笑了起来:“不过是思乡心切罢了。” 很快一家人就围在一起用起午饭来。 桌上摆的全是苏轼爱吃的菜,像什么炙羊肉,糖醋里脊……还有杏花楼最近新推出颇受好评的三丝拌面,铜锅串串,满满当当摆了一大桌子,真真是比过年还要丰盛。 苏轼等人面上的笑容更是挡都挡不住。 苏辙更是道:“六哥,六嫂,你们还有什么想吃的吗?若是有,先说一声。” “晚上要厨房做,若是厨房做不出来,要杏花楼那边做了送过来也行。” 苏轼离开汴京这么久,除去想念家人,也想念汴京美食,连连说够了。 接下来,他更是吃的是狼吞虎咽,连连道:“说来也是奇怪,家中的炙羊肉的做法与我在凤翔府吃的炙羊肉做法是一模一样,可我却觉得家中的炙羊肉更好吃些。” “不对,是好吃很多。” “难不成是汴京的羊与凤翔府的羊不一样吗?” 苏洵又为他夹了一筷子炙羊肉,道:“好吃你就多吃些。” 程氏抱着几个月的苏迈舍不得撒手,越看越觉得胖孙儿可爱,抽空扫了苏轼一眼:“不是家中的炙羊肉好吃,是因你回来后心情好了许多,所以吃什么都觉得好吃。” 说着,她更是皱眉道:“你说你,真是胡闹得很!” “迈哥儿这样小,这么冷的天,怎么能带着他回来?若是路上有个三长两短,我看你们怎么办!” 苏轼嘿嘿一笑,程氏这般态度,在他的意料之中。 程氏自说自话道:“幸好咱们迈哥儿听话,若不然,娘娘可是要狠狠训斥你爹爹的!” 众人是笑声连连。 苏轼更是偷偷与苏辙道:“……我看娘也太偏心了些,有了迈哥儿,连我这个亲儿子都顾不上。” “不过娘这反应,比我想象中要好上许多,我还以为她会狠狠训我一顿了!” 苏辙笑道:“若娘知道你说这话,定又要说你是个没良心的。” “你不在家的这些日子,娘日日牵挂着你,娘之所以这样疼惜迈哥儿,不过是因迈哥儿有你小时候的影子罢了。” 苏轼看了看苏迈,又认真想了想:“应该不是吧。” “我觉得我小时候应该比迈哥儿长得好看许多!” 程氏知道他们兄弟两个感情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