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还璧 > 分卷阅读30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09(1 / 1)

三人在公馆里重新聚首的时候,正是晚饭时分。 “图纸如何?”傅承勖问。 宋绮年和袁康不约而同地指了指脑袋, 他们都练就了过目不忘的本事。二十多张图纸,只用看一遍便全记了下来。 傅承勖赞叹不已。 袁康又道:“我留意了一下,大堂里有三个便衣,其中一个是郭仲恺的人,姓陶。” “郭仲恺动作真快。”傅承勖道,“我前脚把计划告诉他,他后脚就派人到银行里蹲守魏史堂了。” “花旗银行也不过如此。”宋绮年讥笑,“半个小时内,警报就被误触了两次。他们没有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吗?” 宋绮年和袁康将报警器的图纸默画了出来。傅承勖立刻让人根据图纸,在地下室复制了一套系统,供宋袁二人练习。 袁康他们过去遇到比较难的任务,也会做模拟训练。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复制出一套先进的机电系统,是他们千影门绝对做不到的。 落后了。 袁康心想。 宋绮年总和他说,社会科技正在飞速发展,工业化的时代,手艺人也得与时俱进。 她都给店里换上了最新式的电动缝纫机,女工们的工作效率极大提高,让她家的工期比别家短了好几天。 没想哪怕做个贼,也得跟上科技的步伐。 既然要引魏史堂上钩,就得做得尽可能的逼真,让他相信傅承勖是真的要偷银行。 所以宋绮年和袁康制定计划的时候,是按照最正规的行动来做的。 这就意味着,不光要弄清银行内部结构,还要摸清楚银行整套安保体系是怎么运作的,管理人员有什么弱点可以利用,以及,如果触发了警报,警察会在多少时间内抵达。 于是,在宋绮年和袁康专研报警器的时候,傅承勖带着阿宽在银行后门外的酒楼里开了一个包厢,一边吃菜听戏,一边将银行保安巡逻的规律,换班的时间,尽收眼底。 直到深夜酒楼打烊,两人才结账离开。 突然,两个醉汉在银行西南处的墙角打了起来。 那里临着一条小巷子,又没有灯,最为偏僻。如果不是墙内的狼狗大吠,旁人很难注意到出了事。 片刻后,几个保安手持棍子跑了过来,把醉汉赶走了。 “两分钟三十五秒。”傅承勖看了看表,“反应有点慢。” 别说宋绮年和袁康这种老手,就连傅承勖,这时间都足够他翻墙而入,跑进银行大楼里躲起来了。 “要没有狼狗示警,可能来得更迟。”阿宽为傅承勖拉开了车门。 美国人开的大银行,财大气粗不说,又配备了最先进的警报系统,自然觉得没人敢觊觎。久而久之,安保方面就掉以轻心了。 接下来就该测试警察的出警时间。 “有必要吗?”宋绮年问,“郭仲恺的人不是全天都守在银行里的?一有动静,他们就能冲进来。” “他们只能起到盯梢的作用。”傅承勖道,“一旦有情况,他们也需要从警局召集其他警员支援。” 袁康摩拳擦掌。 “这是这家伙最喜欢的环节了。”宋绮年告诉傅承勖,“过去每次这类行动都是由他策划的。看巡捕房被自已耍得团团转,他比做大寿还开心。” 测试警察出警时间很有讲究。 首先要制造一个严重事态,警方才会立刻出警。可又不能造成人员伤亡,搞得收不了场。 袁康对着北平地图研究了一番,将道路交通等情况考虑了进去,选中了一家颇有名气的金店。 “这家店和花旗银行虽然隔得远,但属于同一个片区,都归这间警局管。”袁康在地图上圈圈点点,“从警局去这家公司,和去银行,所用时间差不多,都是十分钟左右。” 袁康和阿宽假扮成买到了假金子的顾客,去店铺里闹事。 店铺老板自然不肯认账,同袁康他们争吵了起来。 袁康假装暴怒,掏出一块砖头,砸烂了店铺的窗户。阿宽则一连打翻了三个试图赶人的伙计。 老板以为遇到了劫匪,急忙报了警。 袁康和阿宽这才骂骂咧咧地走了。 老板急忙招呼着伙计清点货物。好在只有窗户被砸了几个,金货并没有少。老板这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足足过了近二十分钟,警车才抵达。 宋绮年讥嘲:“这速度,等警察来了,贼人都已经逃出北平城了。” 傅承勖道:“花旗银行比金店重要很多,警方反应时间应该会稍微短一些。” “那么,就算十二分钟好了。这时间也足够劫匪跑老远了。”宋绮年道,“他们该庆幸咱们没有真想打劫。” “要真打劫,时间选在下午五点半后最好。”袁康道。 “五点半后?”傅承勖不解。 宋绮年解释:“银行五点半后不再接待客户,进行当日的结算工作。这个时候,银行里闲杂人少,保安已经累了,却还没到换班的时候。” “还有,六点是政府部门和公司的下班时间,银行又位于北平的闹市区,交通肯定会十分拥堵。” “警察就算接到报警,赶过去也会花更多的时间。”傅承勖明白了。 “到时候我们进银行就和进自已家一样,想干吗就干嘛了。”说到这里,袁康无不遗憾地一声长叹,“要是这一次我们是真的偷银行,那该多好!” 宋绮年和傅承勖都一时无言以对。 最后还是傅承勖转移了话题。 “啊,都这个点了。”傅承勖看了看表,“绮年,咱们还要去陈教授家吃饭。” 第七十章 将计就计 陈府位于胡同深处,轿车只能停在路边。宋绮年和傅承勖两人在迷宫一般的胡同里穿梭许久,才终于抵达。 泥巴路,灰墙乌瓦,一株三角梅从墙头探出脑袋,花朵艳丽,给古城破旧的民居增添了一抹亮色。 宋傅二人特意选在清晨还算凉爽时出门,可站在陈家门口时,都已汗流浃背。 耳中突然听到一阵欢笑声,宋绮年扭头望去,一群孩子正在胡同口玩耍。 烈日当空,胡同里一丝风都没有。可孩子们毫不在乎,自得其乐。 这里的一切都让宋绮年有一股说不出的熟悉。 “绮年?”傅承勖唤道。 宋绮年才把注意力转移了回来。 陈家的漆门已经十分斑驳,台阶缝隙里长着杂草。陈教授长期住在上海,他妻子儿女也不在北平,家里的屋子想必缺乏照料。 傅承勖上前敲了敲门。 院内无人回应。 “是不是时间太早了,陈教授还没有起床?” “也不早了。”宋绮年道,“陈教授有早上起来打太极拳的习惯。” “那就是出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