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强大如司文兰也不由败下阵来,侧头看向傻乐的姜向北。 姜向北:“……” “还有没有包子馒头?卖点给你崔婶子。” “我也要买,我家老头也喜欢。”张贵英赶忙跟着道:“现做我也等得。” 送上门的生意不赚白不赚,姜向北立马点头:“有有有,婶子要多少有多少!” “一天天净说瞎话,国营饭店的大厨都没你能吹。” 丈夫不靠谱,生了个女儿就是缩小版的姜半,一得意就容易忘形。 生生又挨了一巴掌的姜向北眼睛都不眨地立刻改口:“馒头还剩一笼屉,包子就剩六个。” 急迫是急迫,但也没到端了人家锅的地步。 崔秀娥笑:“明天婶子买面粉和肉,两块钱帮婶子蒸一笼怎么样?” “我也出两块钱蒸一笼。”张贵英立刻道。 “成啊!”司文兰爽快接下这第一单生意,姜向北没有插话的权利。 包子就在姜家做,四块钱里包含了柴火和锅灶,蒸好姜向北亲自送上门。 两位婶子当下就各拿出两块钱……递给司文兰。 从头到尾,姜向北就是个工具人罢了…… “爸,妈不会贪了我的辛苦钱吧?” 姜向北亲眼目睹司文兰拿过钱揣进兜里,笑盈盈地和两位婶子客套几句后把人送出门。 她扒着门框,眼巴巴地问姜半。 姜半耸肩:“不好说。” “钱存着,等你上高中再给你。” 司文兰推着自行车走远,这钱……说没就真没了。 *** 钱没有,包子该蒸还得蒸,姜向北一大早起来就开始无偿劳动。 既然是无偿,家里能使唤的那就得全使唤起来。 包括话才刚能说清楚的夏宝华,那也得干活儿。 一墙之隔的院里也是一片热火朝天。 昨天男人们回来随便商量了两句,一致决定今天就把小菜园子拆除还原成青石板路。 正忙活着,一高一矮两道身影悄悄走了进来。 高个子的身着浅绿色军装,眉目疏淡,一双眸子锐利似剑,往那一站存在感十足。 稍微矮了点的那个嬉皮笑脸,虽然五官长得极好,却硬生生被表情带得歪七扭八。 “裴建,你咋回来了?” 崔秀娥抬眼看到本应该在隔壁市工作的大儿子突然回家,惊喜得连忙丢下手里的锄头。 “妈!你就看不见你小儿子也回来了吗!”裴玄不服气地挤到大哥面前,非要在妈面前找找存在感。 “边儿去!” 毫不留情伸手推开小儿子裴玄脑袋,崔秀娥满眼都是挺拔俊朗的大儿子。 他们家两个儿子。 老大是天上白云的话,老二那就是小河里的癞蛤蟆。 三水胡同小霸王裴玄是也,天天追鸡碾狗,路过的鸭子都能叫他拔下几根毛来。 崔秀娥和丈夫都怀疑是不是在医院抱错了老二,要不咋吃同样的饭能养出两个这么不一样的娃来。 “只要哥一回来,那我就是地里的小白菜,没人疼没人爱……”裴玄做鬼脸。 “去给你哥倒水。” 裴父裴军一开口,裴玄立刻挺直腰板,先来套立正敬礼,之后才一溜烟地跑回家去倒凉白开。 裴建喊了声“妈”,手已经解开衣扣脱下外衣,然后自然而然拿过了崔秀娥手里的铁锹。 “咋突然又还原了?” “大杂院没咱们以前的家宽敞,种点菜还不够煮碗面条子,不种了!” 当初撬地砖种菜裴建就不赞同,最后还是不得不帮忙撬砖。 这一年不到,又得把当初撬起来的砖全部填回去,体力活还是得他来干。 要不说……凡事得有始有终呢! 一一问候过院里的邻居长辈后,裴建忙活开来。 裴军又问:“这回放假来家休息几天?” 裴建在隔壁市区公安局上班,个把月回来一趟,遇上过年那阵忙的话两三个月才回来。 “这回回来就不走了!”裴建笑。 “出啥事了?”裴军和崔秀娥异口同声地问道。 “没出事,我就是调到洛川市二局,以后就在咱家附近上班。” “调回来?”裴军大喜。 “好事好事,以后咱们一家四口总算能团圆了。”崔秀娥笑。 “哥,喝水。”裴玄把温水硬塞给裴建,顺手把铁锹抢过来继续干。 “你先歇会儿,让你弟弟干,他一天天都不着家。” 崔秀娥眉眼弯弯,拉过裴建坐回自家门口,活儿就让丈夫和小儿子干。 “你回来得正好,今天咱家有好吃的,算你有口福。” 嘴巴上虽然嫌弃,崔秀娥心里还是心疼,裴玄刚挖没几下,崔秀娥就让他放下让裴军干。 “啥好吃的让妈这么高兴?”裴建笑得温和。 母子俩的目光都在裴玄身上。 在外头是调皮了点,但在家里光是听话这点就比好多孩子强。 “包子,隔壁院的姜爷爷你认识不?” “认识,以前读书姜爷爷还给我买过铅笔。” 裴建对姜家的印象非常好,胡同里的青年们最崇拜的莫过于姜爱国。 裴建后头去参军,可以说其中有一半就是受姜爷爷影响。 “包子是姜向北做的,别看人家年纪小,老能干了!”崔秀娥很喜欢这个眼睛很干净的小姑娘。 “向北?” 说到姜向北,那就不得不又看向自家铲土铲到家门口的弟弟。 姜向北是三水胡同里第一个打赢裴玄的存在,关系恶劣到两人见面都要朝对方吐口口水那种。 “假小子还会做饭?” 半是吃惊半是鄙夷,一铲子不偏不倚铲到了自家门槛上。 铲子上的土朝着崔秀娥脚飞去,洋洋洒洒落满了一地,泥点子溅得沙发后背都是。 裴玄:“……” 崔秀娥竟然没生气,只是凉凉指了指沙发:“要是洗不干净,过几天开学你就别想拿一分零花钱。” “都怪姜向北,每回遇上她准没好事!”裴玄气地直咬牙。 端着筲箕正往裴家走的姜向北:阿嚏—— “你回来也好,过几天我让你刘姨介绍对象,正愁你上班忙回不来相看呢。” 裴建腼腆地笑笑,倒是没拒绝相亲。 这个年代处对象大多靠熟人介绍,知根知底双方都放心。 裴建不仅没拒绝,还很热情地询问女同志的信息,从名字到兴趣爱好问得很是详细。 姜向北走进时,听到的第一句就是裴建说希望对方不要介意他工作繁忙经常加班。 “婶子,我送包子来。” 姜向北的突然出现不仅打断了母子俩聊天,还让不远处一个人影一铲子打到了自己脚上。 “滚回去做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