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捞起来装到盆里,然后在回收站里称重付钱。 “这边的一毛,这边一毛二。” 两个盆里的鱼大小没多大差别,就是一毛的已经有些翻肚,一离开水的话很快就会死。 “我们买什么?” 在两盆鱼面前,姜成军犯了难, 算术姜向北不行,从箩筐里拿出纸笔递给姜向南。 “不用。”姜向南摆手,早在站长说出价格的时候他心里已经计算出结果:“买一百四十斤,剩下的再看。” 十八块,正正好好能买一百五十斤,但鱼又不是谷子,不可能正好。 看剩下多少钱再决定买多少。 前面的人都只是背着背篓,有大部分都选择了一毛的死鱼,最多的两爷子也就买了三十来斤。 等了好一会儿,终于等到姜向北他们。 “一百四十斤一毛二的。” 姜向北站上去就直接报数,然后把十个重在一起的箩筐摆开。 “一百四十斤?” 老板以为自己没听清楚,于是又特意问了遍。 一百四十斤不说,还是三个嘴上都没毛的男娃,看着就不牢靠。 这时候,什么话都不用说,姜向北从兜里拿出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难道还怕我们跑了啊!” 中年站长哈哈一笑,拍了拍肚皮:“你这个小同志说得对,只要你拿钱我都卖!” 一百多今鱼不是一两盆装得下,站长儿子干脆拿了大网去鱼塘里网。 姜向北就趁空把竹篓子都装上水。 来来回回跑了几趟,鱼还没装上,反倒叫站长的媳妇儿看上了一点不漏水的竹篓子。 “小同志,你这竹篓子哪买的?有好些年都没见这么好的竹篾手艺了。” “我爷是老木匠,他自个儿做的。”姜向北笑回。 “这样……”站长媳妇儿越看竹篓子越喜欢,爱不释手地摸了又摸:“你回去问问你爷卖不卖?卖的话我买二十个。” 他们家装鱼的盆全是塑料,不注意在哪撞一下就破了,木盆又重,不锈钢的那更是敢都不敢想。 比较来比较去,还是竹篓子最轻巧又耐碰,而且还编了盖子。 姜向北眼珠子一转,清了清嗓子:“我们也没卖过,不知道这竹篓子咋卖。” “大娘不会骗你,这么个大小的每个差不多六毛钱。” 一般的竹篓子肯定卖不到这个价钱,但能装水的就是稀罕货了,而且还是两层篾条。 “我回去问问我爷。”姜向北只说。 “成!你爷要是卖,那赶明儿你就直接给我带十……二十个过来。”站长媳妇起先比划的是个十,顿了顿又加到了二十。 看姜向北满脸为难地不知该怎么办好,又从兜里拿出两块钱递过去。 “这个钱就当定钱,你送来我再付剩下的。” 姜向北装作很犹豫地接下了钱,还是没给半句准话:“要是我爷说做不成,那我也一定把钱给您送回来。” “成成成,大娘瞧你这个小伙子就是个好同志。” 姜向北:“……” 她坚信,要是拿着钱就不回来的话,这位大娘肯定找不着她。 连性别都能认错,大娘眼神实在不怎么好。 “一百四十六斤,总共……” 站长拿出纸笔,姜向南已经迅速给出了答案:“十七块五毛两分。” “小同志数学不错啊!” 答案显然跟纸笔算出来的一模一样,老站长乐呵呵地冲姜向南拍了拍手:“就算你十七块五毛。” “那这条死鱼就送给我们吧。” 站长刚算完,姜向北就马上双手握拳笑嘻嘻地凑了上去。 从刚才起她视线就只关注着左边盆里那条要死不活的鱼, 这会儿是彻底翻了肚皮,看大小应该有两三斤重呢。 站长低头往盆里一瞅,咧嘴畅快大笑起来。 “送你了!” 在大人们眼里,孩子们贪小便宜的样子也让人愉悦。 要是换个大人来,多半只会给人斤斤计较的感觉。 这就是孩子们自带的“光环”,特别是懂事乖巧的更容易让人放松警惕。 回收站站长就被姜向北故意的讨好所迷惑,大手一挥就把这鱼送给了他们。 来时骑得飞快,回去时百来斤鱼加上水,姜成军骑得相当费力。 就算姜向南和姜向北在后面推,三人也用了一个半小时才送到了鱼站。 第一次当鱼贩子。 共卖了二十六快二毛八。 放在前世只是一块蛋糕的价格,他们足足从凌晨忙活到中午。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4-06-19 10:17:14~2024-06-19 17:35:0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67032849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章 ◎还便宜些◎ 洛川市,苏家塘水电站。 第一次赚的钱成功到手,兄妹三没忙着分钱,又让这二十来块成了下一次的本钱。 有了动力,他们比家里长辈们上班还忙。 早上四点半出门,忙活到中午,有时候还会帮鱼店老板到街上拉客户。 越是临近大年三十,来黑市买鱼的人就越多,他们这个鱼贩子生意眼看着越做越大。 大年三十这天,几人比往常还要早出门半小时。 姜成军骑着三轮车,车后边还拉着辆四轮手推车。 “哥,一会儿箩筐算账你盯着点儿,苏站长的二儿子不老实!” 姜向南缩在箩筐后头,脸被寒风吹得生疼,连带着声音都有些沙哑了起来。 前几天还热得穿褂子,一场冬雨之后早晨的风都冷得像是带了刀子。 姜向北跟回收站站长两口子也算慢慢相熟起来,多少也对他们几人的性格有点了解。 站长老口子是实诚人,对谁都和和气气。 就是站长二儿子苏明,抠搜小气不说,或许是看姜向北他们年纪轻,算账时会故意多报重量。 前几天兄妹俩忙着去鱼塘里挑鱼,就剩姜成军一个人称重。 结果到鱼店那一称,发现足足少了四斤,心不可谓不黑。 他就是算准姜向北几人只能在苏家塘这买鱼,就算吃亏也只能继续去。 “爷的箩筐我会看着,你没事去水库后头转转。”姜向南眸光闪烁。 “难道附近还有卖鱼的?” “站长媳妇儿买这么多箩筐,我不信全是她一家人用。” 姜向北瞬间明白,老哥前几天劝大家吞下这口气,不是想就这么算了,而是就等着爷的最后一批箩筐交货。 站长媳妇先前订购的二十个箩筐交货后,陆陆续续又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