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一声:“大家先忙手里的事,几个负责九娘生产的人,赶紧把手里的事情交接出去!然后跟我走!” 李娇跑最快:“还得叫人去张家通知一声!” 于是大家各忙各的,终于井然有序起来。 但是大家看到还在原地急得转圈圈的杨元鼎,都觉得很碍事儿。 听云甚至嫌弃的说了句:“你还愣在这里做什么?你不赶紧回去陪九娘?!” 杨元鼎这才想起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于是赶紧一路跑回去。 说真的,当年在学校考百米的时候,他都没有这么拼过命。 回去之后到了张司九的跟前,杨元鼎还有诚心诚意的跟张司九道歉:“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是第一次,实在是没有经验,一下就慌了……” 张司九算是看出来了,杨元鼎不仅刚才没有冷静可言,现在他也没有。 所以张司九忍不住就笑:“慌什么?!” 杨元鼎握住张司九的手,也不掩饰了:“反正就是心里很慌,很害怕。” 他的手是湿滑的,不知出了多少手汗,比张司九的手出汗都多。 张司九强忍着没抽出手来,反握住他的手,宽慰道:“你别怕。我自己也摸过,孩子已经入盆了,胎位应该也是正的,而且本来也就快到生产的时间了,无非就是比预产期早了几天。都是正常的。” “而且我们也做了这么多的准备,任何突发情况都有办法应对。” 与其说是在安慰杨元鼎,不如说张司九也在顺道安慰自己。 毕竟虽然做了这么久的大夫,给这么多的妇女接过生,但是她自己亲自下场还是头一回? 反正也怪紧张的。 杨元鼎点了点头,又用手摸了摸张司九的肚子,贴到肚子旁边去跟孩子打商量:“一会儿你就乖一点,自己多使点劲儿往外走,出来了,爹带你吃香的喝辣的——” 这一句话成功的把张司九又给逗笑了。 她一笑肚皮就颤,:“他出来了,顶多也就能喝个奶。吃香的喝辣的……你这纯粹是骗小孩!” 杨元鼎故作镇定:“总能长大的。长大了,断了奶就可以吃香的喝辣的了。” 夫妻俩人这头说着悄悄话。 产房那头已经有条不紊的准备了起来。 看这个架式,张司九应该能够自己顺产。 当然,经过了最初的有点慌张之后,现在所有人都冷静下来,大家忙碌之余,甚至还有功夫聊个天,讨论一下不知是男孩还是女孩。 张家那边徐氏和张小山他们都赶过来了。 杨家那边的周氏也领着两个儿媳过来了。 要不是现在已经临近晚上,杨元鼎的祖母也要过来的。 不过大家都估计张司九应该是明天上午生产。 今天晚上也就只是预备工作而已。 张司九自己心里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慢慢也平静下来。跟杨元鼎说了一会儿话,缓和了一下情绪之后,张司九就让厨房那边赶紧做点吃的。 还给自己兑了一些能量水——其实就是饮料。 确切的说是功能性的饮料。 能够帮助提升体力,保证自己生产时候不会没力气的饮料。 当然不止盐糖水那么简单。 里头还加了一点点的西洋参粉。 为了更好喝,又加了点花露。保证喝起来是酸酸甜甜的,香喷喷的。 吃完了一大碗鸡汤面之后,张司九也没客气,就让杨元鼎在旁边守着,自己则是眯了一觉。 直到被痛醒。 宫缩越来越频繁的时候,张司九就再也睡不着了。 数着宫缩的间隔,等到时间差不多,张司九让杨元鼎抱着自己去产房。 徐氏和周氏俩人一听这话,顿时就知道这是时候到了。 于是两人都更紧张了。 俩人凑上来跟张司九分别说了两句话,鼓励了几句。 然后张司九就进了产房。 徐氏和周氏两人对视一眼,然后都各自去旁边祷告:虽然两人都不止生过一个孩子了,其实对这个流程特别熟悉,但到了这个时候,还是忍不住的紧张。 因为越是熟悉,就越知道这件事情的不容易。 程万里的妻子亲自来给张司九看了看,确定产程到哪一步。 看完了之后,她还宽慰张司九:“你也别担心,孩子已经在往下走了。我都快能摸到头发了。再过一会儿就可以用力。现在就是最难熬的时候。” 说完这些,他忍不住笑了笑:“其实你比我还清楚呢。” 张司九疼痛的空档,也笑着说了句:“不用安慰我,我都知道的。不过,事儿我都明白,就是这也太疼了——” 疼得她都快忍不了了。 此时此刻,张司九整个额头上全是汗。 都是疼的。 都是冷汗。 就连发际线都是湿的。 可即便如此,她也只能在疼痛来临的时候深呼吸,尽量让自己去缓解和忍耐。 并且要在疼痛的时候努力的去数宫缩时间。 这样才好确定自己什么时候可以用力。 提前用力的话,产道还没有完全做好扩张准备,很有可能会撕裂。 不仅如此,也会造成自己力气浪费,后期可能会力竭。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仿佛很快,又仿佛很难熬,张司九终于感觉到了那种像便秘一样的感觉。 而且宫缩已经频繁到几乎要连续起来。 张司九让喜梅端来饮料,一口气喝了三大口,然后一伸手:“扶我起来!” 第899章 不一样 张司九手一伸,喜梅和李娇就扶起了张司九。 然后把张司九扶着上了特制的产床。 这个产床是新研发的。 产妇在上头并不是平躺着,反而是上半身支高了一些,脚也有支架。 这个姿势,有点蹲着的精髓。 分腿,屈膝,胸尽可能靠近了自己的腿。 其实要是体力好一点,再是个二胎的话,张司九都敢试试蹲着生。 毕竟,蹲坑拉粑粑的姿势,其实是生孩子最省力的姿势。 其实这样比躺着生孩子要省力,也比单纯站着更容易让孩子出来,还不担心孩子摔了。 就是对体力要求有点高,腿还容易麻。 但这个产床折衷了一点,更好使劲,也不至于蹲着腿麻。 程万里的妻子珍娘,这会儿问了张司九一句:“一鼓作气?” 张司九点点头,咬着牙,额头上青筋都冒出来:“一鼓作气!你帮我!” 珍娘点点头,站在产床下方:“现在孩子的头顶都看得见了,很快孩子就能出来了!最多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肯定不行,张司九怕孩子窒息。 她心里预计的时间,是半个小时左右。也就是两刻钟